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

2015-12-08 06:27刘秀梅
中外医疗 2015年34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出血量

刘秀梅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兴化 225721

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对比

刘秀梅

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兴化 225721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收集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2例)与开腹手术组(32例),开腹手术组患者按照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腹腔镜手术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感染率。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大小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和感染率亦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

喘嗽宁片;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型;临床疗效

临床表明,子宫肌瘤是所有女性生殖器中发生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大约为25%,尤其在40岁左右的女星群体中具有很高发病率[1]。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因该类肿瘤为良性,因此可对患者实施子官肌瘤剔除术治疗。以往的时候主要通过开腹肌瘤剔除术或子官切除术,虽能够成功的剔除子宫肌瘤,但在剔除的过程中也会对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患者手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而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大力推广,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逐步引入了微创手术,腹腔镜子宫剔除则是典型的微创手术类型,且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和大力的临床案例证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给予患者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与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对比情况()

组别 手术时间(min)切口大小(cm)术中出血量(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d)住院总时间(d) 医疗费用(元)开腹手术组(n=32)腹腔镜手术组(n=32)tP 131.5±7.4 74.4±4.8 36.6203<0.05 7.7±0.8 1.4±0.2 43.2176<0.05 162.6±6.9 46.4±3.5 84.9597<0.05 40.4±3.9 16.8±2.2 29.8147<0.05 7.9±1.1 3.4±0.5 21.0674<0.05 6481±146 5295±122 35.2619<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收集该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一致的手术指征:患者均有明确的保留子宫的要求;患者的紫铜大小均小于妊娠3个月;直径超过3 cm的多发子宫肌瘤数量在5个以内;子宫肌瘤的位置在肌壁间突向浆膜面或者浆膜下;患者的单发子宫肌瘤直径在10 cm以内;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组(32例)与开腹手术组(32例),腹腔镜手术组年龄27~51岁,平均年龄(37.53±10.16)岁,患者的体质量数为22~26 kg/m2,平均体质量数(24.05±0.64)kg/m2,子宫肌瘤数目:有19例为单个,15例为多个,子宫肌瘤大小为2~8 cm,平均(5.14±0.68)cm,有9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子宫肌瘤类型包括:有4例为浆膜下肌瘤,有3例患者为阔韧带肌瘤,另外27例患者为混合型;开腹手术组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37.89±10.44)岁,患者的体质量数为22~27 kg/m2,平均体质量数(24.46±0.71)kg/m2,子宫肌瘤数目:有18例为单个,16例为多个,子宫肌瘤大小为3~8 cm,平均(5.26±0.72)cm,有10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的子宫肌瘤类型包括:有5例为浆膜下肌瘤,有4例患者为阔韧带肌瘤,另外25例患者为混合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体质量数、子宫肌瘤数目、子宫肌瘤大小、腹部手术史、子宫肌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开腹手术组患者按照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治疗,手术操作严格按照《妇产科手术学》[3]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进行,对所有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并按照规范开腹进入腹腔,在肌瘤突出处将肌层切开,并将子宫肌瘤剔除,最后对患者实施缝合,并关闭腹腔。

腹腔镜手术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叮嘱患者保持平卧,按腹腔镜子宫剔除术操作规范在脐轮下缘作一长度为1 cm的切口,并对患者实施气腹针穿刺,将CO2气体注入为患者建立人工气腹,注意将气腹压力控制在13 mmHg左右,并对患者实施Troear穿刺,置零度腹腔镜对子宫肌瘤、盆腔脏器等情况进行详细的探查;另外是在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作一长度为1 cm的切口作为第二孔,在下腹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外1/3处作一长度为5 mm的切口作为第三孔,对患者实施Trocar穿刺放置手术操作器械,在此操作过程中将患者头部调低30°,并根据子宫肌瘤的位置、体积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如患者为带蒂电凝蒂部后切断,如果患者为蒂粗者,则采用2-0号薇荞线对患者实施“8”字缝合止血。如果患者没有带蒂子宫肌瘤患者,则应采用催产素注入肌瘤旁的子宫肌层,计量为10单位,并给以患者20单位的缩官素加液体持续静脉滴注,充分利用单极电钩在子宫肌瘤最突出的位置将肌瘤假包膜切开,其长度大约为子宫肌瘤的3/4,切口后通过大抓钳对子宫肌瘤进行钳夹,边牵拉边将肌瘤向一个方向旋转,其目的主要是使肌瘤于包膜内分离剔除肌瘤,在对患者电凝基底部后将其切断;对于子宫肌瘤体积很大的患者应先采用腹腔镜肌瘤粉碎器粉碎后取,然后再利用2-0号薇荞线对子宫肌瘤腔进行缝合以及对盆腔进行冲洗,并详细检查子宫壁切口是否出现渗血情况,再将CO2气体排除,给予患者实施皮内缝合皮肤切口。

1.3 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感染率[4]。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进行表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对比情况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和感染率对比情况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镇痛药使用比率以及术后感染率分别为9.38%、3.13%,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43.75%、21.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和感染率对比情况[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中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阴道不规则性出血等症状,出血量较多可引发贫血等后果[5]。在所有的子宫肌瘤手术方法中,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最为常用的类型,这种手术能够很好的保留盆底解剖生理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还能够确保患者子宫生理功能的正常,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得到保留,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影响到患者的下丘脑-原垂体-原子宫轴-原卵巢[6]。

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又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以往时候应用较广泛,该手术的优势是手术操作不会受到子宫肌瘤数量、部位以及体积的影响,而这种手术是在开腹状态下进行手术,严重干扰了患者的腹腔,加上腹腔切开会造成较大的创伤,不仅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及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且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瘢痕,影响外形美观[7]。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子宫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临床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是减少了手术创伤,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和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手术后更短的时间内便可恢复,且一般不会出现瘢痕,不会对腹部美观造成影响]本研究认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整个过程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能够获得更好的手术暴露,并能够避免由于腹壁肥厚或者肥胖患者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等意外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切口大小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比率和感染率亦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表明了腹腔镜下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这一结果与唐满意等[8]学者报道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给予腹腔镜下剔除治疗临床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同时住院时间短,恢复较快,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但医生在进行该项手术操作时必须具备良好的手术技巧,尤其是在镜下缝合的处理上,同时,患者必须具备腔镜下剔除治疗的适应证,才能更好的将该项手术技术的临床价值发挥出来。

[1]黄敏玲.子宫肌瘤剔除术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比较[J].中外医疗,2010,29(27):93.

[2]谢海容.宫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1,30(12):13.

[3]杜鹏.论113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6):71,73.

[4]方慧芬.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9):1077-1078.

[5]董轶美.瘤体血运止血带阻断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51(34):83-84.

[6]姚雯,郑道英,李小梅,等.3种术式剔除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4(8):184-185.

[7]陈卫东.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3,18(9中旬刊):620-621.

[8]唐满意,李平贵.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1,24(8下旬刊):46.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the Removal of Uterine Myoma

LIU Xiu-m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Xinghua Dainan People's Hospital,Xinghua,Jiangsu Province,225721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the removal of uterine myoma.Methods 64 cases with uterine myoma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32 cases)and open surgery group(32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ment mode.The open surgery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and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And the duration of procedure,length of incis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length of stay,medical expenses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e ratio 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open surgery group,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group had much shorter duration of procedure,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length of stay(P<0.05),obviously shorter length of incision(P<0.05),obviously 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medical expenses(P<0.05),significantly lower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e ratio and the infection rate(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better than open surgery for the removal of uterine myoma.

Chuansuning tablets;Exacerbation of heat-type bronchial asthma;Clinical efficacy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4.028

R737.33

A

1674-0742(2015)12(a)-0028-03

2015-09-05)

刘秀梅(1975.08-),女,江苏兴化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