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2015-12-08 06:27杨威
中外医疗 2015年34期
关键词:阵发性良性手法

杨威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建湖 2247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杨威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建湖 224700

目的 探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同时选取同期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8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复发率为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发生了短暂性眩晕。该病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特定头位引起的阵发性眩晕,且伴有眼震症状,多数患者在翻身、躺下、前倾、后仰等时发生,患者不伴有耳鸣或者耳聋,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法复位治疗为主[1],为探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标准[2]。心脏疾病、患有中枢神经病变及眼震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2.3±6.7)岁,病程1 d~8年,平均病程(4.5±2.1)年;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2.4±6.5)岁,病程2 d~8年,平均病程(4.6±2.0)年。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手法复位采取Epley法和滚转法,Epley法:嘱患者取卧位为坐位,头

偏向患侧并转45°,保持该头位后让患者快速躺下并头悬30°后,经过中度头伸位,头快速向健侧旋转45°,并将卧位改为侧卧位,最后慢慢再回到坐位同时将头部向前倾30°,每个体位均保持1~2 min,或者患者眩晕消失。滚转法:使患者从仰卧位连续向健侧翻转3个90度体位,每个体位均等到患者眩晕消失后再进行一下体位。药物治疗:采取前列地尔联合红花注射液,前列地尔(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65)10 ug,加100 mL生理盐水进行静点,1次/d;红花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01421Z148)静脉滴注,20 mL/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应用,1次/d。疗程为7~10 d。

1.2.2 对照组 单纯应用手法复位治疗,具体操作同治疗组。

1.3 疗效判定

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感和眼震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眩晕感和眼震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且具有加重的症状。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其总有效率为8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经过一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2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2,P<0.05)。

3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体位改变进而诱发的一种短暂性眩晕。很多学者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是由于脱落的耳石在头位变动时,震动内淋巴进而引起两侧前庭功能平衡失调[3]。因此,耳石复位治疗是有效且无创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原理在于针对不同的半规管结构,借助定向头位活动及摆动,使管石根据自身的重力作用自行回到耳石器内,进而不再对对半规管内流体力学产生影响。手法复位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患者易于接受[4]。

丁家夯[5]研究中表明,单独采取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较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一些,高亚丽等[6]研究也表明,单独采取手术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有效率也可达到95%以上,尽管很多患者在进行手法复位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也仍有患者改善不明显。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7],这可能是复位后椭圆囊斑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对于这类的患者还是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一些。

本文采取的药物治疗中,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前列地尔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静脉注射用前列地尔制剂,由于脂微球的包裹,前列地尔不易失活,且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从而发挥本品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改善内耳血供障碍,两者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前列地尔还具有稳定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本文研究中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复发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复发率为20.00%,比较差异显著,这与文献研究大致相同。黄汝成等[8]研究也同时指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该病,患者的有效率达97%。

综上所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取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1]盛习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12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5(12):65-66.

[2]黎鹏.Epley法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11):982-983.

[3]胡旻雷,尤克,陈宁,等.通心络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1):855.

[4]韩倩,张淑香,原红艳,等.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研究 [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5):543-545.

[5]丁家夯.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58-59.

[6]高亚丽,张之福,万敏,等.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和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5,13(5):113.

[7]邢九冬,魏礼梅,梅远伦,等.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J].右江医学, 2014,42(4):427-429.

[8]黄汝成,孔杰.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5):72-73.

Analysi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YANG W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Jianhu County,Jianhu,Jiangsu Province,2247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ly 2015 were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Other 30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manipulation therapy.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20 cases were cured,9 were effective,and 1 was ineffective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6.67%,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15 were cured,10 were effective,and 5 were ineffective with a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83.33%,therefore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recurrence rate was 6.67%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20%in the control group,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m,P<0.05.Conclusion Manual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drug therapy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due to its remarkable effect 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

BPPV;Manual reduction;Drug therapy

R274

A

1674-0742(2015)12(a)-0134-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4.134

2015-07-05)

杨威(1974.5-),男,江苏建湖人,本科,神经内科,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方面。

猜你喜欢
阵发性良性手法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层递手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