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2015-12-08 06:27黄华丹李冬连
中外医疗 2015年34期
关键词:小剂量肌瘤体积

黄华丹,李冬连

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妇科,福建龙岩 364000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黄华丹,李冬连

福建省龙岩市第三医院妇科,福建龙岩 3640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整群选取的该院收治的2013年6月—2015年4月对6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12.5 mg/d,连续3个月治疗的临床观察数据,并与治疗前作自身对照。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患者的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以及半年后患者的雌激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降低机体的激素水平,并且临床上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保守治疗的理想选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肌瘤;小剂量米非司酮;临床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来自于患者子宫内未分化的叶细胞[1]。子宫肌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疼痛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目前,子宫肌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清除,大部分学者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孕激素水平较高有关[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保留子宫,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该院妇科门诊治疗的69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探讨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子宫肌瘤患者非手术治疗提供

更多选择,为临床上该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69例均为整群选取的2013年6月—2015年4月就诊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条件符合:年龄在31~40岁之间,有正常的月经周期,宫体增大达到2个月妊娠大小,但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彩超检查符合子宫单发或多发肌瘤的声像学特点。根据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肌壁间肌瘤患者35例,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3例,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0例,子宫颈肌瘤患者7例,混合性子宫肌瘤患者4例。36例患者均合并贫血,占总数的52.17%。所有病例在开始药物保守治疗前均告知保守治疗的效果可能是暂时的、有限的,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体重变化,可能影响肝功能。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组除外以下任一条件:①剖宫产半年内、人流后3个月内或产后哺乳期的患者不能使用[4];②月经不规则或进入围绝经期者(FSH>20 mmol/L)③有心肝肾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从月经周期的3~5 d内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批准文号:H10950203),给药剂量为12.5 mg/d,连续3个月为1个完整疗程,均在睡前顿服,所有入选患者均完成连续口服治疗2个疗程[5]。

评价指标为:治疗开始当日上午10 am前抽取肘静脉血,并完成超声测定子宫体积以及子宫肌瘤体积。血清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由检验科完成,质控符合福建省医学检验标准。所有检测在治疗开始当日完成,并于第二疗程开始日、第二疗程完成次日复查。

1.3 同时观察指标

患者的月经量、月经周期、B超子宫内膜厚度、血色素、肝酶、体重等进行观察。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子宫体积和肿瘤体积比较

所有患者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78,t**=34.466,P<0.05),治疗半年后患者的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994,t**=49.571,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子宫体积和肿瘤体积比较[(),cm3]

表1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子宫体积和肿瘤体积比较[(),cm3]

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后 子宫体积 肿瘤体积治疗前(n=69)治疗3个月(n=69)治疗6个月(n=69)324.7±13.7(271.8±10.7)*(240.7±10.1)**88.6±7.4(46.9±6.8)*(27.4±7.1)**

2.2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3个月以及半年后患者的雌激素、卵泡刺激素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ta=55.455,taa=5.789,P<0.05;6个月:ta=61.686,taa= 6.247,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表2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注: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 雌激素(pmol/L) 卵泡刺激素(μg/L)治疗前(n=69)治疗3个月(n=69)治疗6个月(n=69)348.7±21.6 158.4±18.6a151.7±15.4aa16.7±3.7 13.7±2.2a13.5±2.1aa

2.3 69例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个月时的月经量、痛经时间、B超子宫内膜厚度、血色素等与治疗前有了显著的差异,具体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月经状况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血色素()

表3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月经状况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血色素()

注: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 月经量(mL)痛经时间(d)B超子宫内膜厚度(cm)血色素(g/L)治疗前(n=69)治疗3个月(n=69)治疗6个月(n=69)113.21±0.23(80.32±0.26)b(56.89±10.32)bb4.32±1.07(1.02±0.08)b(0.02±0.01)bb1.43±0.38(0.85±0.02)b(0.23±0.12)bb86.7±14.7 110.1±11.3 132.3±10.5

以上研究结果并没有出现无效病例,所有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月经量明显低于治疗前,痛经时间也由原来的(4.32±1.07)d变为(0.02±0.01)d,血色素经治疗后明显的增加,经B超检验子宫内膜厚度也明显的减少,子宫体积与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

患者治疗3个月后出现闭经的例数为49例,比例为71.01%,治疗6个月后出现闭经的例数为63例,比例为91.83%,(χ2=9.288,P<0.01)。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当月经恢复正常后,患者的经期明显减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并未对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患者并未发生体重增加现象,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肝以及肾功能经检查后均处在正常状态中。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肿瘤妇科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是处理较大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6-7],子宫也有着重要的内分泌功能。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微创,也更多的要求保留子宫。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是患者与医生的共同期望。

米非司酮属于化学合成类固醇,结构上与于炔诺酮较为类似,能够高效地竞争孕酮的受体,从而阻滞孕激素的活性,是临床上常用的孕激素受体阻断剂[8]。此外,该药物还具有抑制PR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以及抑制子宫肌瘤病灶中的上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减少子宫肌瘤的血供,降低子宫内动脉流血量,促进肌瘤病灶体积缩小。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同时伴发出现贫血的患者,该药物能够到达止血、减少月经量以及纠正患者贫血的效果。

相关研究[9]报道显示应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可以有效的抑制子宫肌瘤患者内肿瘤的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本次研究结果与该报道结果具有一致性。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所有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患者的子宫体积以及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以及半年后患者的雌激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降低机体的激素水平,并且临床上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经腹部超声检查子宫肌瘤消失或缩小70%,是保守治疗的理想选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1]杨幼林,郑淑蓉,李克敏,等.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10):49-51.

[2]韩丽,马汝平,汤洁,等.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与单纯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J].职业与健康,2014(4):574-576.

[3]Tajima S,Yonezawa I,Waki M,et al.Massive hemoperitoneum following spontaneous rupture of an arterial aneurysm overlying a uterine myoma[J].Int J Clin Exp Med,2015,8(2):3002.

[4]李剑兰,宋美兰,封全灵,等.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的循证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7):4574-4576.

[5]耿中花.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8):89-89.

[6]李克敏,毕慧,郑淑蓉,等.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1):67-69.

[7]黄起.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2):931-932.

[8]闫海珍,解凯辉,张惠英,等.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8):967-968.

[9]李正香.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0例[J].陕西中医,2014(9):1197-1199.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Low-dose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Huang Hua-dan,Li Dong-lia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Longyan Third Hospital,Longyan,Fujian Province,364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effect oflow-dose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of uterine fibroids.Methods Clinical observation data of three consecutive months of treatment of 69 cases with uterine fibroids using mifepristone 12.5mg/d from June 2013 to April 2015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pretherapy.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Uterine volume and tumor volume of all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therap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after six months of treatment,Uterine volume and tumor volum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pretherapy,and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P<0.01).after 3 months and six months of treatment,Estrogen,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and progesterone level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therapy,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w-dose mifepristo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is significant,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growth of tumor tissue and reduce the body's hormone levels and there was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ly.It is an ideal choice for conservative treatment,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Uterine fibroids;Low-dose mifepristone;Clinicaltherapeutic effect;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4

A

1674-0742(2015)12(a)-0144-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4.144

2015-09-20)

黄华丹(1974.9-),女,福建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

猜你喜欢
小剂量肌瘤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
VPA-906A型全自动小剂量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