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

2015-12-08 06:27林绿红白旭纯
中外医疗 2015年3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化对象

林绿红,白旭纯

1.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1;2.泉州市安溪县医院检验科,福建安溪 362400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评估

林绿红1,白旭纯2

1.厦门市中医院检验科,福建厦门 361001;2.泉州市安溪县医院检验科,福建安溪 362400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检验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最佳项目检测进行论证,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4例健康人群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G、TBIL、ALT、ALB分别为 (23.24±7.13)、(38.71±5.49)、(1.31±0.19)、(97.32±14.33),对照组患者的 A/G、TBIL、ALT、ALB分别为 (15.03±5.38)、(45.37± 2.18)、(1.64±0.23)、(29.56±9.11),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等相关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要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准确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常规生化指标检查及生化新指标检查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途径进行。

慢性乙型肝炎;血常规检查;常规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新指标检查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简称乙肝。慢性乙型肝炎在发病初期基本无明显病理特征,发展至中期后患者可出现恶心、乏力、肝区疼痛等相关临床症状[1]。乙肝病毒在诊断检查时期呈阳性,如能够在及时发现与确诊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手段

进行治疗,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同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也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查与诊断便显得至关重要。为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在慢性乙型肝炎当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该研究特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检验结果分析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为时间范围,整群选取此期间内在该院进行诊治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并将此期间内该院进行体检的44例健康人群作为该研究的对照组患者。该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自愿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该研究。观察组对象中共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48.72±6.91)岁。对照组对象中共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48.61± 6.87)岁。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新指标检查。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分类;常规血生化指标检查包括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丙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生化新指标检查包括腺苷脱氨酶(ADA)、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并行t检验,同时将P<0.05作为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对象的TBIL、A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ALB、A/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表1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注:两组研究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组别TBIL(μmol/L)ALB(G/L)A/G ALT(U/L)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P 23.24±7.13 15.03±5.38 2.23<0.05 38.71±5.49 45.37±2.18 2.39<0.05 1.31±0.19 1.64±0.23 3.28<0.05 97.32±14.33 29.56±9.11 9.24<0.05

2.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对象的ADA、TB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

表2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

注: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组别ADA(U/L)TBA(μmol/L) PA(mg/L)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P 24.22±13.27 9.31±2.68 2.22<0.05 61.28±31.17 5.33±2.23 3.55<0.05 123.47±22.61 323.37±34.78 16.22<0.05

3 讨论

该研究特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新指标检测项目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ADA、PA、TBA等相关指标,具体如下:①ADA是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酶类,作用机制在于可对腺嘌呤起到催化效果,促进次黄嘌呤的生成,进而促使其氧化成为尿酸向人体体外排出,可直接对人体肝内残存病变及肝细胞恢复情况作出反映[3-4]。②PA属于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人体产生肝脏疾病时,PA将更为敏感,在PA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患者预后较好,病情出现改善时,PA将出现迅速升高。③TBA是一种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而成的结合型胆汁酸,人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进入血中的胆汁酸含量可出现明显的提高,由此得知,血清TBA的升高可与肝细胞的损伤程度成正比[5-6]。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G、TBIL、ALT、ALB分别为(23.24±7.13)、(38.71±5.49)、(1.31±0.19)、(97.32±14.33),ADA、TBA、PA分别为(24.22±13.27)、(61.28±31.17)、(123.47±22.61),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等相关指标差异显著,上述相关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工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进行诊断时可用于进行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分析。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及生化新指标检测,可为患者后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与该研究取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有效的指标检测是提高诊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1]吴运平.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2):2254.

[2]常丽娜,王金萍,施卫兵,等.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术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3,17(1):51-52.

[3]刘晓彦,马丽娜,雒夏,等.肝硬度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2):119-122.

[4]崔莎莎,郑伟,许云,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 35(22):3046-3050.

[5]匡莉,陈萍,郭鹏,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36):88-90.

[6]靳松,郑慧,朱圣涛,等.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1):1671-1673.

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outine Biochemical Test Item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LIN Lv-hong1,BAI Xu-chun2
1.Clinical Laboratory,Xia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amen,Fujian Province,361001 China;2.Clinical Laboratory,Anxi hospital,Anxi,Fujian Province,3624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related inspection items of chronic hepatitis B,and to demonstrate the best project detec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4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this study,at the same time,44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of this study,routine blood index,routine biochemical index,biochemical new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A/G,ALT,TBIL and ALB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3.24±7.13)、(38.71±5.49)、(1.31±0.19)、(97.32±14.33)and (15.03±5.38)、(45.37±2.18)、(1.64±0.23)、(29.56± 9.11)of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blood index,routine biochemical index,biochemical new index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of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routine biochemical index and biochemical new index insp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way.

Chronic hepatitis B;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routine biochemical index inspection;biochemical new index inspection

R446.1

A

1674-0742(2015)12(a)-0170-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5.34.170

2015-09-05)

林绿红(1966.6-),女,福建厦门人,大专,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生化。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生化对象
神秘来电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散瘀消癥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