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维修与管理

2015-12-08 20:58侯立满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自动化

侯立满

摘 要: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危险、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现自动化设备早已经大量的在国内制造业中运用,做好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工作,除了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为企业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部门的实际实践中总结了出‘全 员 预 防 性维修体制。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管理;预防性维修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219

0 引言

全员预防性维修:全体人员参与为排除生产设备本身的失效和生产计划外中断的原因而制定的一种措施,对生产设备的异状进行提前发现、维修的一种措施活动。

1 自动化设备的要求及特点

(1)自动化设备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维修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维修,而是需要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对维修人员综合技能要求很高。

(2)由于制造业的特点,需要全天式生产,要求维修人员多班次配合生产,建立以机台为单位的“全员预防性维修”体制,使维修主体得以统一。

2 全员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2.1 维修组织机构

维修主体主要是由维修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组成,将人员细分到每台设备,对设备进行管理,设备故障处理的记录,问题点进行班次交接使得责任明确,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了预防性维修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2.2 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1)预知维修。不但能够避免突发故障,而且可防止不必要的过剩维修。在自动化生产设备上,应用预知维修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的故障时间把损失降到最低。根据设备备件的磨损特性诊断出备件的磨损规律,在备件因磨损产生故障前对其进行维修。使用高精度设备诊断工具对设备进行周期无损检测,大大提高预知维修的准确性。

(2)日常维护和点检管理。由于自动化设备需要不间断生产,应把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最少,因此设备平时的维护保养相当的重要,每天开班前要对设备各个项目进行逐一点检,对点检项目要及时记录,对有问题的项目进行分析是否需要维修调整,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设备维修。

(3)维修周期与计划控制。定期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的停机检修计划及停机时间必须合理安排,我公司一般安排在10月至次年5月,避开生产高峰期。平时对设备点检问题点记录,对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只需要对设备进行基本保养的,可以减少设备维修时间,对发现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但不影响设备正常的生产,可以利用设备停机时间、生产间隙或者整体保养时对其进行维修,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设备的维修时间,使设备最大效率化生产。全员参与预防性维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员素质,因此对人员培训十分重要。我公司始终保持不定期的学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的基础知识:电气系统、气动系统、控制系统、机械部分等,设备管理维修基础知识、设备管理工具的使用、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措施,加之技术人员的自主性学习、相互交流学习,大大的提高了相关技术能力。

(4)TPM活动的推行。T P M小组由一线员工组成,一般6人左右,组长自由选举 坚持每周会议,时间40分钟左右,各TPM小组进行评比,对优秀的TPM小组进行奖励。 TPM 小组活动目的是通过相互尊重、全员的参与来实现系统的综合性效率。把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问题全部解决,使设备效率最佳,产量最大化,产品品质最优,成本最低化。因此,能提高业绩、也能成为有展望的工厂。把企业的发展和每个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其目的。 在TPM里,把这种思考和行动转换成为重复小组的展开活动,TPM小组织活动的目的可以说就是TPM的目的。

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①根据企业TPM总计划,制定本小组的努力目标;②提出减少故障停机的建议和措施,提出个人完成的目标;③认真填写设备状态记录,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④定期开会,评价目标完成情况;⑤评定成果并制定新目标

3 备品配件的管理

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备件种类多而杂,特别是进口设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技术最先进,导致备品配件价格特别高、货期不稳定,我们做如下:

(1)标准组件国产化:气动元件、霍尔、光电传感器、液压元件、电气元件以及齿轮、橡胶吸嘴、传送皮带、轴承、滑块导轨等,生产设备机械零部件自行加工。

(2)坚持备件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按照行业标准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备件的种类,使设备备件具有互换、通用化。将设计标准、功能、结构相同,参数、尺寸不同的备件,整齐摆放,使备件系列化。

(3)设备备件使用寿命更换周期确定,每个备品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根据设备配件平时更换维修记录,计算出配件的更换周期,做好库存。

(4)备件的费用管理:根据备件的使用周期,使用数量,购买加工周期,确定安全库存,避免过多库存占用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根据设备维修更换记录,再根据设备状态、产量、维修更换使用标准,确定设备备件、消耗品的使用量,使其定量使用,减少过多的浪费使用。

(5)安全库存管理:对库存数量进行可视化管理,使备件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备件的使用情况,及时查看备件实际库存,根据库存量确认是否购买,确保配件最低安全库存。

(6)备件登记制度;备件进入仓库进行入库登记,备件分类整齐摆放好,维修人员在领取备件时也需要进行登记,并通知备件管理人员,可以有效掌握备件的实际库存量。

4 全员预防性维修的优点

通过实践,以生产为主体的预防性维修具有以下优点:

a.生产设备的维修计划制定、维修的实施都是生产部门,而生产部门又是维修的主体,能够对设备进行快速及时的维修,提高了自动化设备连续性生产,维修的效率化; b.强调设备状态监测与管理,采用预知维修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故障,减少故障停机损失,提高生产设备的综合效率;c.维修主体主要为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生产作业人员,公司领导直接监督管理,以维修的效果、设备的效率、维修的时间等做为考核的参考指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维修主体预防性维修的持续性和主动性;d.通过预防性维修活动的持续,维修主体整体素质,技能都都到非常大的提高,对企业的管理,设备的管理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张映红,莫翔明,黄卫萍主编.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自动化
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