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的地市级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研究

2015-12-08 11:18张杰朱方敏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台账普查水利

张杰 朱方敏

摘 要:质量控制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地市级普查机构在普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地市级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从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发布等四个阶段进行地市级水利普查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关键词:水利普查;地市级;全过程;质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248

0 引言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通过此次普查查清了各类水利工程数量、分布等基础信息,摸清了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了解了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掌握了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状况,形成了各级水信息数据平台,为水利建设、管理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了可靠参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质量是水利普查工作的生命,质量控制是确保水利普查成功的关键。水利普查是专业性普查且为第一次开展,其呈现出涉及概念广、普查对象多、时间跨度大、技术复杂、调查对象分散、工程环境较差等特点,在普查工作开展进程中,为了确保普查数据来源可靠、规范完备,确立了全过程、全员与分级分类质量控制的原则。水利普查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开展,主要数据通过县级普查机构获取、初次汇总并上报,地市级普查机构在工作中起着传达上级普查机构信息,直接审核县级数据这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省级普查机构所处层级较高、面对数据量大、县级情况难以全面掌握,不能细致审核的情况下,地市级普查机构对质量数据保证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地市级水利普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对保障整个普查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正式开展普查工作前,应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为清查登记阶段工作奠定良好条件。地市级普查机构在本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加强质量质量控制。

(1)注重普查方案编制。在编制普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的差异对工作开展的影响,要广泛征求各方、各部门意见建议,组织水利、发改、财政、交通、农业、林业、电力等行业专家反复论证,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兼顾各方实际。

(2)注重工作人员选聘与培训。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两类人员的选聘必须按统一规定执行,着重选择业务能力、责任心、协调能力相融合的人员担任。由地市级统一安排培训,培训过程中,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的基础出,结合本地市实际,有侧重的讲解。为了保证水利普查专业性与授课方法的统一,最好由水利科研机构或水利院校人员与本地专家联合担任。

(3)注重已有资料收集整理。为了提高普查的针对性,本阶段应充分利用各部门已有成果,如统计年鉴、国土二调、污染源普查、经济普查等成果,对各县上报的普查对象初始名录清单进行审核。由于台账建设的动态性与持续性,地市级尤其应做好台账建设名单的审核,可以召开专题复核会议的形式对各县上报名录进行审核,以便台账建设年度伊始就能及时获取动态数据。

(4)注重宣传发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普查环境,争取各企事业单位及人民群众的支持,需通过各类媒体资源进行广泛宣传,使水利普查方式方法、意义深入人心。可以通过平面广告、车载广告、校内知识竞赛、传单等形式开展。

2 清查登记阶段质量控制

对象清查是普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普查顺利开展的关键,应不重不漏完成所有普查对象的清查。清查工作一般按属地原则开展,由县级水利普查机构组织开展,由普查员按分区,结合已有资料,采取走访登记的方式逐一清查,明确普查对象,填写清查表。地市级普查机构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跨县普查对象统筹。地市级普查机构应事先摸清跨县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方案、统一标准,依据对象分布、管理方式、受益范围、上下左右关系等确定普查方式,明确各县责任及普查范围,并由地市级普查机构进行协调汇总,避免在工作中衔接不到位情况的发生。

(2)注重对采集数据的审核。在清楚阶段涉及到的表格、对象众多,为了保证数据填写与录入的准确性,可以对部分表格开展抽查工作,主要涉及数据来源、数字格式及逻辑性,同时还可以向清查对象联系人、数据采集人进行电话抽访以加强数据来源审核。

(3)注重对台账数据的监控。由于台账数据具有阶段性与不可重复性,在台账数据获取过程中,可以要求县级水利普查机构每月报送一次或二次取用水数据,还可收集取用水计量设施、原始记录表等图片资料,通过此种方式对台账数据进行过程控制,及时采取纠偏、完善或采取可能的补救措施。

3 填表上报阶段质量控制

在此阶段将完成详细普查、空间数据标绘、成果汇总等工作,此阶段工作难度最大,地市级普查机构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数据空间标绘。空间标绘是水利普查重要成果,关系到信息化管理水平。地市级可以将各县标绘人员集中,共同开展标绘工作,以统一标准、保证质量。在标绘过程中,注重辅助地图的运用,可以结合百度、谷歌等多方参考,以提高识别度;应特别注意线状与面状对象的标绘,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2)注重实地抽查核实。在进入填表上报阶段就应组织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巡回对各县开展检查工作,特别应针对当地普查项目较为集中的类别开展抽查,核实现状情况与填表数据的吻合度,考察普查人员对技术指标理解情况,判断数据获取方式方法合理性等,通过抽查核实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注重数据纵横对比。应对获得的各县数据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水利普查的数据应与已有数据,特别是近一两年现状数据总体上高度相关;各分项数据也应反映各地水利建设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状况等。

4 成果发布阶段质量控制

在此阶段将根据规定发布数据成果,形成资料档案、成果分析报告撰写等,标志水利普查工作接近尾声,地市级普查机构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资料整理归档。地市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及时督促指导县级普查机构开展资料整理归档,可以组织归档培训。在做好普查表格、文件等纸质材料归档工作同时,也应做好影像资料这一类较少接触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2)注重成果报告编写。按照统一模板,结合地区实际,总结水利现状,为后继发展提供依据;既分析数据合理性,也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教材:水利普查总体方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项目: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201316”

作者简介:张杰(1983-),男,本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账普查水利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基于Python的两项直达延期政策审计算法研究
向水而生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不以台账论“英雄”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学习调查要“四会”
与普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