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2015-12-08 16:30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远征论点院士

为保持原貌,本栏目所选考场作文中,对于漏字、错别字、错词、病句等采取如下形式处理:漏字(含标点)的补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错别字(含标点)、错词、病句的更正,在“〔 〕”内用楷体字标出。

——编者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

梦想是黑暗中的灯光,梦想是严冬里的火苗,没有梦想的人生如飘荡在迷雾中的孤舟。 唯有拥有梦想,才能拥有完满的人生。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 我相信梦想在远方,所以无论艰难困苦,我都风雨兼程。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只有这样才能离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为了塑其梦想,带领他的团队披荆斩棘,向梦想出征。 一路上艰辛坎坷,不变的是心中的梦想,不停的是征途中的步伐,最终他们敢于向国际科学界“亮剑”。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我们不怕没有梦想的过去,只怕不肯塑梦的现在与缺乏梦想的将来。 当我们被题海战术扰得疲乏不堪,当我们奔波于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之间,我相信支撑我们前进的是心中的梦想。 胡振宇,中国的“火箭小子”,他读初中时爱上化学,自己偷偷配制炸药,有一次甚至把自己炸伤。 上了大学,他组织团队,多次研究,多次失败,最终将火箭研制成功。 那一刻,他是欣喜的,他以梦之名的远航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以心塑梦,他用青春为梦想渲染;以足远征,他以坚韧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青春只相信努力与奋斗。 当学子寒窗苦读却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梦想的光芒并未熄灭,反而更加闪亮,他不愿还有人与自己一样,因家境贫穷而失去深造的可能,他不愿家人因自己求学而被压弯了脊梁。 他创建了网络学校,开创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他一步步向前,即使艰难,也决不后退。 心中塑造的梦想是他前进的动力,一路艰辛坎坷为他带来了成功。 他是邢帅,为梦想,一直在路上。

以心塑梦,以足远征。 我们的人生,要用拼搏来染色。奔向梦想的征途不可能平坦,但那又何妨?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让我们怀着梦想,出征!

点评:

以生动的比喻开篇。

以所给材料做论据,概括精炼。

举例新颖,且有一定代表性。

相同的段首句,反复点题。

结尾重申论点,引用巧妙,为主题服务。

作文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及其团队,心存高远,脚踏实地,沉浸于量子世界十余载,追求小量子里的大“梦想”。他们坚持不懈,追求极致,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继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反常霍尔效应130多年后,人类首次实现其量子化。

认识薛其坤的人几乎都知道他近乎苦行的生活轨迹。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这样的作息时间,他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在薛其坤看来,“全世界从事物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刻苦的。”刻苦是他们团队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

科学研究的刻苦不是常人所能坚持的。薛其坤认为,进入了这个科学世界,应该以苦为乐,这样的坚持是一种享受。他在紧张的工作中体会到的是快乐,而非痛苦。凭借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薛其坤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终于向国际科学界“亮剑”。

“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学生一个一个培养出来, 唯有如此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这位科学家追梦人如今最朴素的愿望。

(摘选自《人民日报》)

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说理充分的考场佳作。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用排比段的形式展开,相同的段首中心句加上富于哲理的段末总结,将文章串连成一个整体,使结构整齐严谨,内容紧密围绕中心。文中除引用所提供的素材外,还选取了另外两个成功的事例,多角度证明中心论点,由此可以看出考生的丰厚积累和开阔视野。

(李 辉 评价)

坚持才有收获

麦苗经过春夏的风吹日晒终于收获沉甸甸的麦穗,蛹经过痛苦的蜕变终于变成美丽的蝴蝶,因为它们始终坚守 〔“坚守”改为“坚持”〕 着,所以都有不平凡的收获。

薛其坤院士苦行整整20年,早上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 他坚持不懈,追求极致,终于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定律 〔“定律”改为“效应”〕,该定律〔“定律”改为“效应”〕 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切都离不开薛院士和他的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 正因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收获;正因为长时间的坚持,才让汗水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坚持是科学进步的推动力,是他们取得收获的制胜法宝。

是坚持,让刘禹锡历经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苦后,终成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是坚持,让苏子瞻身陷“乌台诗案”而坚持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坚持,让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留下了千古佳话。曹雪芹举家食粥坚持写下了不朽的 《红楼梦》;欧阳修幼年丧父,笃学成材;匡衡家境贫寒,凿壁借光,终成大学。 正是坚持,成就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名垂千古。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但他却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突出成就。 他曾卧床三月,却翻书不止,他用自己的毅力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坚持,我们很可能前功尽弃,不能收获最甘甜的果实。 如果没有坚持,我们很可能半途而废。 在追梦的路上,只有坚持才能支撑我们走到最后。 坚持是我们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质。

点评:

类比引出观点。

简述所给材料论证观点,引用不够准确。

分析略显空洞。

列举历史上的名人事例,但部分事例不够恰当。

华罗庚的事例交代不够清晰。

结尾扣题,但力量不足。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给材料作文题。 所给材料展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带领团队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的事迹,并通过他的言论表现了为追求梦想刻苦钻研、以苦为乐的品质,赞美了其对科学的好奇心,对工作的热爱,对科研的责任心与担当,对信心的坚守以及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构思时,可以从薛其坤院士及其团队在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的对事业无比热爱、以苦为乐、坚守信心的精神入手分析,也可以从勇于追梦、执著追梦的朴实心愿入手展开。

具体写作时,不妨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选择内容和角度。 如果擅长写人记事,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某个值得敬佩的人献身事业、以苦为乐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象,记叙薛其坤院士早7点到晚11点在实验室里工作的过程;还可以角色带入,以薛其坤院士的口吻记录下自己的工作过程,形成一篇展示其为科学研究、精心教育学生而无私奉献的自述类文章。 如果擅长议论,则可以阐释“刻苦是攻坚克难的第一秘诀”“梦想点燃精彩人生” “坚持成就梦想”等观点,作文时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挖掘,切不可面面俱到。

此外,日记、书信、演讲稿、人物访谈等,都可以作为创新文体进行选择。

整体评价

文章观点比较鲜明,题目即为论点,在行文中,能够古今结合,从多角度选择论据,并在论述过程中多次重申论点。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虽选例较多,但对论据的阐释不够清晰,有些地方给人不知所云之感,可见考生对材料的把握不够准确。此外,举例后未能进行深入分析,只是一味重复论点,显得苍白无力。多处语病,也影响了表达。

(李 辉 评价)

猜你喜欢
远征论点院士
新的远征
远征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速递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