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

2015-12-09 15:36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4430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7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养老院养老

薛 慧 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 4430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已逐渐成为老龄化大国,老龄人数已占世界首位。如何养老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机构内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应具有为老年人各方面提供服务的职能,为入住老人提供全面的“医、护、养”服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评价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较少学者关注养老院老人的需求情况[1]。本文基于宜昌市养老机构调查的情况,谈谈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现状及需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1 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在老年期,无论在精神、心理,还是组织器官和机能上都会发生改变。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导致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都较其他年龄段人群高出许多。调查小组随机抽取9所宜昌市及周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09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年龄60岁及以上、无急性病发作、能独立或由他人协助完成调查问卷的老年人。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患有各种慢性病者198人,患病率达94.74%,而易松国等对深圳市养老院老年人患病率调查为75.7%[2]。且患病种类较多,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疾病、肿瘤、骨骼关节肌肉、胆系疾病、泌尿系疾病等。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多,主要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36.30%,超重发生率为33.03%,这与王若蛟等对温州市养老院老年人健康调查情况相似[3]。患一种慢性病者74人,占37.37%;2种慢性病者68人,占34.34%;患3种及以上者56人,占28.28%。且随年龄的增加,机构内老年人的患病种数增加。由此可见,机构内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建立完善的健康管理机制。

2 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现状

纳入此次调查的养老机构,有政府公办的2所、公办民营2所、个体经营5所;分布于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农村郊区。其中健康管理较好的为2所政府公办和1所个体经营的。公办机构硬件设施较好、人员配备合理,对机构内老人真正做到了“医、护、养”的服务,环境舒适,有病的治病、生活不能自理者有相应的护理,身体健康者提供生活保障、提供锻炼设施、开展娱乐活动等。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硬件条件尚可,规模较小,在“医、护”方面没有规范的管理,基本无专业医护人员对入住老人的健康进行管理,最多是提醒、监督用药。个体经营的有一所是以医疗为主的,对健康管理较好。另外几所无健康管理,仅仅提供吃、住和简单的照护。患病老人自己或家属陪同去医院看病,但是否规范用药、用药效果无从观察。有老人已有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仍未用药的情况。总之,所调查的养老机构中仅33.3%有较好的健康管理,66.7%的养老机构对老人健康无规范管理,无定期体检,不能按时、按要求服药。同时机构内老人还存在文化程度普遍偏低、30%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导致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差。因此,大部分机构中老人的健康得不到保障和维护,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现状是令人堪忧的。

3 完善养老机构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从养老机构内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其管理现状的调查可知,加强对机构内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非常必要,也是当前养老方面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使机构内老人尽可能健康、幸福、有尊严地生活,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严格养老机构承办资质 养老机构的申办除了具有相应的硬件设施,老人的常规照护外,应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提高养老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养老院的老人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较差,他们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护理和照顾服务;由于不少老人都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养老院还需要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这就要求养老院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咨询师及专业社工。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在院老人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监督用药及观察用药后疗效;对老人进行饮食指导、康复训练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矫正。

3.2 提高照护人员素质 我国的《养老护理员国家标准》自2002年2月开始推行,但专业化队伍建设状况与专业化养老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当前应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完善激励制度,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工作专业度和稳定度;可由政府提供一定的养老护理员生活补贴,对新上岗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培训等。对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爱心和道德水准,有一定的医学、药学知识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4,5]。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有其特殊的身体、心理特征,老年人不仅仅要吃饱、穿暖、住舒适,还要有尊严。照护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好的人文素养,还要有一颗尊老爱老的心。

3.3 与医院建立长期定点联系 养老机构对老人健康管理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病情监测、监督用药、简单体检及得当的护理。针对老人急性发病、原发病加重等情况,应尽快就医。需与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关系,对口医院可对老人提供长期的医疗支持,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针对性体检、复查,为老人提供健康保障。老人为医疗资源最大消费者,应将现有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普惠养老院,使医疗资源进养老院[5]。要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6]。如有需要可走绿色通道,使老人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3.4 加强家庭、社会的支持 机构内老人的健康仅仅依赖于机构本身的健康维护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家庭的资金支持使疾病的治疗得以延续,家人的关爱、探望使老人有好的心理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家人也要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经常提醒、关心,这样做到层层把关,避免遗漏。改变目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缺乏的现状,提高人民大众的从业意识,意识到养老事业是值得尊重、造福他人、意义重大的。政府机构、爱心人士为养老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因为完善的健康管理是需要资金保障的,特别是各方面条件较差的民营机构,在政策上给予照顾、减免税费等。

总之,完善机构内老人健康管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但是势在必行。期待着改善养老机构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及管理良俊不齐的现象。全社会共同努力,设计出有中国特色、切实可行、利于机构内老人健康的管理模式和体系,使机构内老人生活有保障、健康有维护。真正做到病有所医、人有所养,颐养天年,幸福、快乐地生活。

[1]吕新萍.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25(1):18.

[2]易松国,鄢盛明.深圳市养老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3):2351-2353.

[3]王若蛟,侯卫星,徐长恩,等.温州市养老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400-1402.

[4]翁开源,陆文敏,等.对养老院需求的调查与建议——以珠三角部分地区养老院为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38.

[5]樊良树.北京养老院养老的难点及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14,29(5):73-78.

[6]刘华军,何礼伟,杨骞.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J〕.人口研究,2014,38(2):71-82.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养老院养老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养老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