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2015-12-09 11:53倪国华
关键词:氯米芬卵巢综合征

倪国华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300)

观察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

倪国华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 评价应用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氯米芬治疗;研究组采用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总睾酮及黄体生成素等与治疗前比较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氯米芬;绒促性素;多囊卵巢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3.21)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2±0.14)年;研究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9±2.62)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2±0.9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国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分会[2]拟定的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经阴道超声检查及相关检查证实;本次研究经患者同意,所选患者子宫附件均无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氯米芬(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07)治疗,于经期来潮第5天起口服氯米芬,1次/d,50 mg/次;连续治疗5天后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若无排卵,则每周期增加50 mg/d,直至150 mg/d,连续治疗3周期;若未怀孕,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于闭经患者,可先服用醋酸甲羟孕酮诱导撤退性出血,并于出血第5天起服用氯米芬。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监测卵泡直径达18~20 mm,结合绒促性素肌内注射,1次/d,5000 U/次,连用2天;若未怀孕,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4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项目

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总睾酮及黄体生成素等;同时,记录两组周期排卵数及妊娠数;并记录治疗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怀孕情况。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且怀孕为治愈;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但未怀孕为显效;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排卵情况,但经量较少为有效;治疗后,患者月经未恢复正常且无排卵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睾总酮及黄体生成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指数、总睾酮及黄体生成素等与治疗前比较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n体重指数(kg) 睾总酮(ng/dL) 黄体生成素(I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3763.26±4.3157.89±3.842.55±1.121.09±0.3413.98±0.927.41±1.23对照组3762.19±4.8761.37±3.212.56±1.091.81±0.7813.87±1.0311.39±2.01

2.2 两组患者周期排卵及妊娠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周期排卵31例、排卵率为83.78%,妊娠19例、妊娠率为51.35%;对照组周期排卵22例、排卵率为59.46%,妊娠9例、妊娠率为24.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于女性卵巢-肾上腺-垂体-下丘脑轴反馈功能的失调所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极易导致卵泡发育障碍,进而出现排卵异常、月经不调等,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孕。有研究认为,单纯采用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其妊娠率在15%~30%,本次研究中,采用氯米芬治疗的对照组,其妊娠率为24.32%,与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绒促性素主要是从孕妇尿液中提取的激素物质,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单独1个亚基不能与受体结合,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性腺激素(LH)的β亚基相似,与LH受体结合,起LH作用。HCG可维持黄体功能分泌孕激素与雌激素,需较大剂量(模拟LH卵峰),达到成熟卵泡促排卵作用。能够有效补充机体HCG不足的情况,而且其生物活性与LH相似,能够起到很好的促排卵作用。因此,在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础上联合绒促性素,能够进一步预防机体黄体化,促进卵泡的破裂,改善机体胰岛素、高雄激素的抵抗。本次研究中,联合应用的研究组,其治疗后体重指数、总睾酮及黄体生成素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排卵率、妊娠率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魏晓玲[5]等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进一步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琼丽.吡格列酮联合氯米芬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疗效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3,25(10):99-101.

[2] 何紫常,笪玉静.小剂量孕激素预防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黄素化的辅助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11-512.

[3] 朱晓研.不同药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及激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8):2974-2975.

R711.75

B

ISSN.2095-8803.2015.07.188.02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该病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出现高雄激素血症等;有数据显示,该病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约占12%,对其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不孕,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氯米芬结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倪国华(1979-),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

猜你喜欢
氯米芬卵巢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保养卵巢吃这些
Chandler综合征1例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考前综合征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壮医针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60例
氯米芬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