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5-12-12 09:50
安徽化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煤化工安徽省发展

王 燕

(安徽省重化工产业发展专家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61)

安徽是华东地区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并且紧邻长三角,拥有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区位优势突出,发展煤化工条件得天独厚。安徽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50年代的小氮肥起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传统煤化工与现代煤化工协同发展的局面,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发展要素

(1)煤炭资源丰富。两淮矿区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淮南、淮北煤田1200米以浅煤炭储量分别为153亿吨和149亿吨,煤炭储量合计占全省的99%。2014年,全省原煤产量12799.3万吨,主要煤种有气煤、气肥煤、肥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焦煤、1/3焦煤、长焰煤等,主煤种具有低水、中灰、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发热量、高粘结性等特点,是理想的动力煤和化工原料煤。

(2)水资源丰富。安徽拥有长江、淮河、巢湖等大江大湖,水资源丰富。201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585.5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25.4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144.54亿立方米。全省入境水量7813.1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5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流域入境水量44.4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5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境水量7768.62亿立方米,出境水量8066.89亿立方米。

(3)电力资源充足。2014年,安徽省全社会装机容量4326.1万千瓦,全社会累计发电203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充沛的电力资源为化工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4)紧靠消费市场。安徽是华东腹地,与长三角山水相连、无缝对接,与苏浙两省的接壤线达1000多公里,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辐射最先到达的区域。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工业化进程最快、程度最高,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巨大,消费市场十分广阔。

(5)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安徽在中国交通干线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铁路密度居华东前列。截止2014年末,全省高速公路达3752公里,一级公路达262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3478.2公里。合宁高速东达宁沪,芜宣高速南连杭州,合安高速西接武汉,合徐高速北通徐州,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已基本形成。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6525公里,其中通航里程6271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084公里。现有合肥、黄山、阜阳、池州4个民用运输机场,安庆1个军民合用机场,全省市县城市候机楼达到29个,其中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国内4E级枢纽干线机场。

(6)化工基地载体。目前,安徽的化工产业主要集中在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定远盐化工业园、安庆化学工业园区等四大化工基地以及阜阳等专业化工园区,将充分依托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构建产业链布局合理、园区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2 传统煤化工发展概况

安徽传统煤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阜阳、淮南、淮北、合肥等,主要产品如合成氨、氮肥、硝酸、双氧水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安徽省浓硝酸(折百)产量70.3万吨,高居全国第一;合成氨、尿素产量分别为354.6万吨和151.2万吨,均排在全国前十位。

表1 2014年安徽省主要传统煤化工产品产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徽省传统煤化工行业已积累了较为雄厚的产业和人才基础。安徽省传统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特别在煤气化方面,省内已拥有德士古、四喷嘴、航天炉、壳牌等一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以及低温甲醇洗、液氮洗、大型空分等现代化煤化工配套技术。产品能耗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如《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344)对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准入值为≤1500 kgce/t,而目前晋煤昊源、晋煤中能的综合能耗在1200 kgce/t左右。2013年,晋煤昊源、晋煤中能被评为全国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选),分别在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和甲醇生产中综合能耗排名第三位和第一位。

安徽省内煤化工企业约有20家,发展各具特色,其中不乏亮点。航天炉气化技术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的代表,率先在晋煤中能试车成功,并实现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安徽淮化集团掌握固定床气化、德士古气化、恩德炉粉煤气化等各种气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管理、运行经验,培育了大批煤化工人才。安徽华谊集团由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华谊能源化工和淮北矿业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化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典范,生产技术先进,公用配套齐全,环保安全措施完善,是安徽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安徽金禾实业股份公司从早期产品结构单一、竞争力弱的县级化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短短几年内开发四大系列30多个产品,后期成功上市,成为全国化肥企业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

表2 安徽省主要煤化工生产企业及产品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环保对产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安徽省传统煤化工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在稳步推进。肥西化肥厂、界首化肥厂等以老旧、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为主的企业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态势,逐步关闭。而红四方、昊源化工、中能化工、皖维等企业采取退城进园、“走出去”、开发新产品等发展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形式变化,稳定了行业地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安徽省的传统煤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技术进步,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市场供求的剧烈变化,安徽省固有的以单一、传统、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煤化工产业格局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弱化。未来,在政策、市场、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进一步作用下,传统煤化工行业的盈利水平将逐步下降,固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企业发展将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在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发展,企业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规模扩张转变为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双轮驱动,重视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积极延伸,拓宽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 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近年来,以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等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快速崛起,为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安徽煤化工产业也在发展中积极寻找机遇,通过与央企合作建设,与高校联合开发等方式,在发展新型煤化工的道路上取得一定成果。

2010年,中石化与皖北煤电合资组建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筹建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包括一期的18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及70万吨/年聚烯烃、二期6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等项目。目前,一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2016年投产。这是安徽省迄今为止最大的新型煤化工项目,将对安徽省石化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外,计划在淮南建设年产40亿Nm3煤制天然气(一期22亿Nm3)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同时,省内的传统煤化工企业也在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新型煤化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如淮化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和联合研发,在多项重大化工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浦景化工合作,共同研发建设、并成功运行万吨级FMTP和千吨级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试验装置,经国家考核验收,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淮化集团还与中科合成油联合投资建设F-T合成油催化剂生产装置,帮助我国煤制油项目顺利开车。目前,淮化集团的1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一期)已经建成,即将正式投产。

除此之外,安徽省内越来越多的传统煤化工企业也看到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和光明前景,纷纷计划涉足新型煤化工领域,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未来,我省的煤化工将主要布局在淮南、淮北、阜阳等专业化工园区。近期,淮南、淮北煤化工基地的招商引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些重大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或处在前期工作阶段。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大幅提升,正在向以石化产品和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现代、大型产业发展,产品也呈现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环境友好、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安徽省煤化工产业基础较为深厚,水、电资源相对丰富,又紧邻消费市场,发展新型煤化工的优势明显。未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市场逐步取代政府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安徽省煤化工产业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发展重心逐渐转向新型煤化工领域,同时带动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1]国家统计局数据.□

猜你喜欢
煤化工安徽省发展
煤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探析
成长相册
煤化工设备国产化制造发展现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做好煤化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