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中的作用

2015-12-12 13:49潘丽娟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松原13800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盆腔炎血压高血压

潘丽娟(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松原 138000)

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中的作用

潘丽娟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伴更年期女性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其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较好的改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症状,对降低患者的血压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护理干预;高血压;更年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饮食因素[1]。更年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且其神经系统以及性腺也出现调节紊乱的情况,这样就导致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出现一定的变化,主要变化为忧郁、多疑敏感、焦虑、易怒、失眠、肠胃功能紊乱等[2]。不良的心理会对更年期高血压女性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更年期高血压女性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符合相关检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年龄44~55岁,平均病程(4.25±1.36)年。对照组年龄45~56岁,平均病程(4.23±1.35)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如下。

1.2.1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更年期是女性由成熟转向衰退的过程,是必然的规律。为患者讲解更年期的具体特点,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特点,相应的通过小册子、图表、交谈等方式使患者了解更年期不良的心理是影响治疗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有效缓解自身不良情绪以及心理的方法,使得患者可以保持较好的状态接受治 疗。

1.2.2 饮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饮食,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患者每天摄入盐分量应在5 g以下[3],应减少酱油以及腌制食品的食入量,如皮蛋、火腿等。护理人员积极告知患者保持合理体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控制体重的方式。

1.2.3 护患关系的建立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想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建立战胜高血压的信心。在为患者治疗时,应亲切的交谈,以此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2.4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对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舒适感。

1.2.5 运动干预

适当的运动对患者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意义,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慢跑、散步等运动,增加抵抗力,降低其血压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效果,将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显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20 mmHg或恢复正常,或者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30 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范围在10~20 mmHg,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4]。无效: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未达到以上水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血压水平控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会出现衰退以及萎缩的情况,同时更年期女性的神经系统和性腺的调节也会出现紊乱的情况[5],导致其较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因此,给予有效控制血压的干预十分重要。

患者在采取相关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更好控制血压有着较好的辅助作用[6]。本研究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即健康教育护理、饮食护理、护患关系的建立、心理以及运动等干预,可以使其对更年期以及高血压知识详细的了解,改善饮食习惯,增加对治疗的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以增加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以此提高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护理干预后,其血压水平控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庞玲英,徐卫平.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伴更年期女性患者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78-2679.

[2] 张淑华,洪 华.心理护理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4):320.

[3] 单丽梅.优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血糖血压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9(31):119-120.

[4] 杨菊昌,敖春梅,吉正萍,等.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7(14):56.

[5] 叶映林,刘洁珍,梁淑雯,等.自我管理对更年期肥胖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18):2517-2519.

[6] 陈 艳.护理更年期抑郁症经验分析[J].医学信息,2015,29(10): 184.

本文编辑:杨 志

表2 两组效果比较 [n(%)]

3 讨 论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导致病程的迁延及反复发作。病菌(如沙眼衣原体)的侵入也可诱发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在进行常规治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与护理更有利于其身体恢复。

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精力、疼痛、情感、社会活动、身体活动的质量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综合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症状护理、预防护理等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呵护,在治疗过程中使患者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护理知识,与医务人员的配合更加协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增加治疗的信心,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瓶颈期。在预防护理中,患者通过自己对日常生活习惯的注意,可以有效预防病菌的侵入。也可通过白带等生理信息方面的判断,在最佳时期及时的入院治疗。

总之,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英.盆腔炎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04):60-61.

[2] 王海娜,胡超峰,蒋优芬.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92-2493.

[3] 师 伟,刘瑞芬,杨晓娜,徐 丽.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雌性大鼠血清TGF-β1和IL-4、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94-5796.

[4] 罗艳琴,马 云,宋路瑶,罗红成,侯连兵.菝葜活性成份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组织肿瘤坏死因子-ɑ和白介素-4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02):236-240.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3.5

B

ISSN.2095-8803.2015.10.138.02

猜你喜欢
盆腔炎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稳住血压过好冬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