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让小学新生守规矩

2015-12-13 07:44曹磊
成才 2015年1期
关键词:守纪端正榜样

■ 曹磊

【案例背景】

第一次当一年级小学生的班主任,我觉得压力很大,不仅担心自己教惯了高年级无法理解一年级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而且与低年段小朋友打交道的经验也非常欠缺。对于一些突发状况,不像对待高年级学生那样得心应手,有时候可能不知道如何应对。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听不懂高年级老师成人化的语言,高年级老师也不知如何面对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刚刚入学的小朋友。比如,当你兴致高昂地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却发现:几十个孩子像野马归巢似地奔进教室,有的满脸通红,有的气喘吁吁,有的还大声嚷嚷,有的还在争吵着什么……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知道老师的存在,大部分同学还在肆无忌惮地说着自己的话,做着自己的事,其间还夹杂着几个同学背古诗声音和打小报告的声音:

生1:老师,他拿我笔……

生2:老师,他骂我……

生3:老师,他讲笑话。

生4:老师,他……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心急如焚。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文明守纪的小学生呢?我按捺住心中的无奈与慌乱,试着用平静的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同学们,大家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上课铃响应该要马上进教室,然后静静地等候老师的到来,不可以这样乱成一团。同学们听了之后,确实静了下来,有些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是这样的效果不会坚持很久,等到第二天同样的情况会再次出现。我只好“故伎重演”,但是我发现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孩子们似乎产生了“抗体”。低年级小学生真的就像同事们说的那样每十分钟就要组织一次教学,提醒这个小朋友坐好,命令那个小朋友不讲话。只要是学生们没有事情可做,老师就要不停地用“讲”来占据小朋友们的“嘴”。

没有几天,我的嗓子便声嘶力竭,我才痛下决心要好好地整治一番我班的纪律。这次,我改变方法,既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用,那么我只好改变战术,采用“怀柔”的政策。我想:人总是希望被表扬,被肯定的。人之初,性本善。没有哪个孩子生性就是坏的,我尝试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果然取得了一些效果。

【解决过程】

等下一次铃声响起,我来到教室门口,看到学生们还是处于一片混乱中,我首先面带笑容地进入教室,并没有表现出不愉快。有的同学看见我的表情,就觉得有点奇怪,就好奇地静了下来,有的依然故我地吵吵闹闹。我一看到邹文清坐端正了,马上大力表扬:“邹文清坐端正了,老师最喜欢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听了这话,其他同学都会马上坐端正,并用专注的眼神看着我,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乘机说:“都坐端正了,真不错!”这样的效果,比起以前不停地罗嗦指责,真的好了很多。

我尝到了甜头,觉得这招真是有用,就加以广泛应用。比如:我发现上课时,有些小朋友不敢发言,发言的老是这么几个同学,就说道:“举手的小朋友非常值得表扬,说明你在动脑筋,而且很勇敢,不怕说错。”这时,我看到了其中一位同学也举手了,我立即表扬道:“程桢钰,也很勇敢,真不错。”然后,有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这一招屡试不爽。

【案例反思】

其实,人生的大道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有什么概念,他们理解不了。一段大道理,敌不过老师的一个鼓励;一声大吼,敌不过老师的一句表扬。一年级的学生是要哄的。如果我们多些鼓励一些好的行为,那么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也会存在着这一个好行为的标准,就会情不自禁地朝着这一好的方向而努力。用学生身边的人物做榜样,使他们感到真实,又感到亲切,既增强学习模仿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如此看来,赏识教育是一种可行性非常高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具体实施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要差异化地实施赏识教育。对于大部分的孩子而言,教师要大胆地进行教育,老师不能吝啬表扬,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经常有受到表扬的机会。即使对那些能力稍差或者行为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学生,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他们身上每一点值得赞赏的地方,使他们本来很细小的优点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而不断地进步。但对一些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孩子,教师就不要一味地赏识,而可以适当地激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弱点,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是要适当树立榜样,激励上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是榜样。班主任如果在班中树榜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最守纪的为“守纪之星”;最勤奋学习的为“学习标兵”等,把他们公布在布告栏上。隔一段的时间就重新选一次,从而给每个学生机会,激励每个学生都努力成为榜样。

猜你喜欢
守纪端正榜样
形直则影端
功能完善,声音端正大气,对得起售价 TEAC(第一音响)NT-505SE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
端正中蕴含大气的特质TARA LABS(超时空) The Echo Limited Edition电源线
教师该葆有什么样的“初心”
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之我见
“星二代”坑爹根源反思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