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2015-12-13 00:14蒋爱红全州县文桥镇文桥中心卫生院广西桂林541505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阴式术式肌瘤

蒋爱红(全州县文桥镇文桥中心卫生院,广西 桂林 541505)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蒋爱红
(全州县文桥镇文桥中心卫生院,广西 桂林 541505)

目的 评估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阴式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阴式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术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及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阴式组术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上均显著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1]。目前,子宫肌瘤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临床普遍认可的微创术式。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能使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女性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子宫完整性的需求[2]。为比较上述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本文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率为指标,对子宫肌瘤患者90例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所有患者均无既往手术史,且无其他系统疾病。将其随机分为阴式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阴式组平均年龄(41.4±4.6)岁,平均病程(2.2±1.1)年;腹腔镜组平均年龄(41.1±4.9)岁,平均病程(2.7±1.2)年。两组患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阴式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腰椎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臀高,采用阴道拉钩暴露宫颈,观察子宫肌瘤的具体位置并选取合适阴道穹窿切口(子宫肌瘤处于子宫前壁,阴道前穹窿取横切口;子宫肌瘤处于子宫后壁,阴道后穹窿取横切口)。钝性分离子宫膀胱间隙,游离膀胱达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并将其剪开,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数量及大小。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纵行切开肌瘤包膜直至瘤核,用肌瘤剥离器沿四周进行钝性分离、剔除。如为多发子宫肌瘤,可将子宫翻出,仔细观察、触摸,进行逐个剥离剔除。使用0号可吸收线缝合创面,缝合子宫浆肌层切口,确认止血后将宫体送回盆腔,采用2-0号可吸收线缝合阴道粘膜及腹膜切口,并留置腹腔内引流管48 h。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取头低臀高位,于脐轮下取长约1 cm的切口,接入二氧化碳气腹后置入内窥镜,于左右下腹麦氏点穿刺,置入操作器械。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后,用电凝刀切开子宫肌瘤包膜直至瘤核,使用抓钳夹持瘤体,钝性剥离瘤体与包膜、取出肌瘤,并将创面电凝止血,依据创面大小,以0号可吸收线进行单层或双层缝合,并留置腹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术中、术后和复发率三部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并在术后随访阴式组和腹腔镜组2年,记录患者术后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阴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均显

著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mL)剔除肌瘤(个)阴式组 45 71.2±6.8 152±17.56 4.5±1.2腹腔镜组 45 95.4±9.2 214±15.23 2.1±0.9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 n 术后肛门排气(h) 住院时间(d)阴式组 45 20.3±3.2 6.2±1. 3腹腔镜组 45 21.2±3.8 6.7±1.9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年,阴式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66%;腹腔镜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为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但该手术方式存在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难、易出现盆腔粘连的缺点。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切除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传统开腹手术逐渐被腔镜手术取代,微创手术成为了治疗子宫肌瘤应用最广泛的术式。目前,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临床普遍认可的子宫肌瘤剔除微创手术[3],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能使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女性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子宫完整性的需求[4]。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通过天然的生理穴道完成手术操作的术式,其手术过程中无需开腹、术中创伤小、术后易康复,且在术中能直接触摸子宫,可切除一些B超检查未发现的肌瘤。但该术式因手术视野小,操作较困难,易损伤临近器官,因此操作者需具有一定的阴式手术技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在完全封闭的腹腔内完成操作的术式,其具有创伤小、术后盆腔粘连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该术式是在放大镜及气腹下操作,视野清晰,特别适合肌瘤位于子宫前壁、子宫体部或底部及盆腔粘连患者。但该术式因缝合难度高,故会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为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本文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复发率为指标,对子宫肌瘤患者90例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剔除肌瘤数均显著优于腹腔镜组,这可能是因为阴式组手术缝合过程较腹腔镜组容易,因此阴式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由于阴式组在手术中可直接触摸子宫,因此阴式组术中剔除肌瘤数也明显高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两组术式的创伤程度接近,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由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缝合过程较易,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因此该术式为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子宫肌瘤切除方案。

[1] 元万芹.子宫腺肌病188例诊断和治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93-1795.

[2] 韦育红.阴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5-7.

[3] 葛小红,孙 静.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35):4083-4085.

[4] 齐文霞.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164-166.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37.33

B

ISSN.2095-8803.2015.10.041.02

猜你喜欢
阴式术式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什么是阴式手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