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2015-12-14 01:16唐凤翔
安徽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舌下变应性免疫治疗

唐凤翔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 400700)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研究发现,其本质主要是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变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患者可伴有不能程度的鼻塞、鼻痒[1]。尽管如此,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最新研究发现,其与机体的免疫失衡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了常用的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对于过敏性鼻炎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4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组标准:(1)符合2004年制定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中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2)患者病程达2年以上;(3)经瑞典Pharmacia CAP系统检测血清尘螨及粉尘螨IgE≥2级;(4)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均同意进行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48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8~30岁,平均年龄(12.4±8.4)岁,合并哮喘8例。同时选取48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者给予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及药物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氯雷他定(商品名:氯雷他定片,辽宁先臻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396,药品批号20120527)或鼻喷糠酸莫米松(湖北恒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74173,药品批号20120410)。变应原试剂采用粉尘螨滴剂(商品名:畅迪,浙江我武生物科技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60012,药品批号20120421)。治疗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应用。使用方法:所有患者均于睡前服用粉尘螨滴剂,将粉尘螨滴剂滴于舌下,含于舌下月1~3 min后吞服。使用疗程与剂量:1~3周使用粉尘螨滴剂1 ~3 号,每第 1、2、3、4、5、6、7 天分别服用 1、2、3、4、6、8、10 滴粉尘螨滴剂。 < 14 岁患者用 4 号维持疗效,维持剂量为每天3滴。≥14岁患者用5号维持疗效,维持剂量为每天2滴[3]。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测定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0(IL-10)、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IgE 水平:抽取患者或健康人静脉血5 mL,离心沉淀取血清,将血清放置于-76℃冰箱中储存。检测血清IL-12、IL-10、TGF-β、IgE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IL-12、IL-10、TGF-β、IgE 试剂盒均由北京雅安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药物积分:(1)症状得分:鼻塞、鼻痒、打喷嚏及流鼻涕4项,3分重度症状难以忍受,2分中度症状可以忍受,1分轻度症状无难受,0分无症状,计算3个月内的平均症状得分;(2)体征评分:3分下鼻甲肿胀至鼻底或鼻中隔相贴,2分下鼻甲中度肿胀遮挡中鼻甲,1分下鼻甲轻度肿胀未遮挡中鼻甲,0分下鼻甲无肿胀;(3)药物积分:每次用氯雷他定或鼻喷糠酸莫米松均需计分,每用1次计1分,计算3个月内的平均药物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药物积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IL-12、IL-1对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药物积分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IL-12、IL-10、TGF-β、IgE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秩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 α =0.05。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积分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药物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具体见表 1。

表1 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积分的比较(n=4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IL-12、IL-10 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GF-β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gE 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试验组IL-12、IL-10 显著升高(P <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TGF-β 进一步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IgE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比较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最新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的免疫学基础在于免疫功能失衡[4]。除了常见的Th1(T辅助细胞1)和Th2(T辅助细胞2)细胞外,机体还存在一种调节性T细胞亚群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根据来源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和获得性调节性T细胞,天然调节性T细胞目前发现的细胞亚群是CD4+CD25+Treg细胞,CD4+CD25+Treg细胞能够分泌IL-10和TGF-β抑制T细胞活化、维持耐受。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儿体内CD4+CD25+Treg细胞计数明显降低或伴有明显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机体IL-10和TGF-β分泌减少,并引起Th1/Th2失衡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局部鼻黏膜或呼吸道过敏性炎症的发生[5]。

特异性脱敏疗法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机体产生封闭性IgG抗体,从而阻断过敏原与肥大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IgE结合,抑制活性物质的释放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尽管如此,文献报道,变应原治疗的特异性脱敏疗法容易发生口舌瘙痒、胃肠道反应、结膜炎、荨麻疹等不良反应[6]。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改进了特异性脱敏疗法,将传统注射方式改为舌下含服,从而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7]。陈洪等[8]比较了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与皮下脱敏治疗针对变应性鼻炎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皮下脱敏治疗。陈文博等[9]报道,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症状、药物评分和点刺等级均得到明显下降。本文试验组治疗疗效与陈文博报道一致。崔珑等[10]除了观察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外,还观察了其安全性,结果表明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患者的主管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满意度显著提高,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了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患者IL-12、IL-10、TGF-β 显著升高,而IgE 则无显著改变。这是由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改善了CD4+CD25+Treg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加了IL-12、IL-10、TGF-β 的分泌,恢复了机体免疫平衡,抑制了鼻黏膜局部免疫炎症的发生。孟庆翔等[11]研究发现,经过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Th2免疫偏倚得到显著改善。刘国钧等[12]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患者IL-10、TGF-β1 显著升高,sIgE 无明显变化。这表明sIgE可能与过敏性鼻炎免疫失衡无关。

综上所述,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能够恢复过敏性鼻炎患者失衡的免疫功能,从而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1]吴 军,林 红,张 平,等.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42-1844.

[2]吕桂凤,周淑敏.血清免疫球蛋白、IL-4测定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8):3540-3541.

[3]Klimek L,Sperl A,Van Twuijver E,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sublingual birch allergen preparations[J].Clin Transl Allergy,2014,23(4):23.

[4]赵艾君,袁群芳,谢 鹏.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2):2142-2143.

[5]林 琳,李玲波,陈子松.变应性鼻炎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44-2746.

[6]Lombardi C,Canonica GW,Passalacqua G.The perception of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among chest physicians:anItalian survey[J].Eur Ann Allergy ClinImmunol,2014,46(4):132-136.

[7]Zhou H,Tao QL,Wei JM,et al.Trends in 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A survey of Chinese ENT specialists[J].Allergy AsthmaImmunol Res,2014,6(4):296-303.

[8]陈 洪,林 强,陈 平.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和/或过敏性哮喘的安全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2-14.

[9]陈文博,李 琦,董伟达.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2):1757-1759.

[10]崔 珑,王智楠,徐忠强,等.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不同年龄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17-21.

[11]孟庆翔,梁 勇,张 威,等.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Th2型免疫反应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2):90-93.

[12]刘国钧,凡启军,高金建,等.儿童过敏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IL-10、TGF-β1 和 sIgE 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4):115-117.

猜你喜欢
舌下变应性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自拟苍玉君子汤结合针刺治疗肺脾气虚兼风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分享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免疫治疗:无效必改,效不更方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