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门诊已婚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12-14 01:16陈金兰
安徽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育龄妇女户籍妇女

陈金兰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重庆 408000)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妇女在3个月内采用手术或药物的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作为意外怀孕的补救措施现已被全世界妇女普遍接受。相关调查研究显示[1-3],全球每年有约4 500万人进行人工流产,而在我国目前每年有近1 000万人行人工流产。虽然随着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流产的安全性已得到显著提高,但仍可能使人工流产妇女发生各种近期或远期手术并发症,给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面对我国目前居高不下的人工流产率,研究其影响因素从根源入手降低人工流产率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3年行人工流产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研究,为临床指导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工流产率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门诊收治的1 148例已婚育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20岁,已婚;(2)妊娠周期<3个月;(3)无人工流产禁忌证;(4)自愿接受本次调查,并如实对待调查相关内容。排除因病理因素导致必须接受人工流产以及非自愿人工流产患者。其中行人工流产患者381例,未行人工流产妊娠妇女767例。

1.2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均以我院门诊收诊妊娠妇女,对符合上述纳排标准以及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的对象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调查,由患者匿名自行如实填写,其内容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居住类型、户籍)、生育状况(产次、子女数、相关生殖卫生知识知晓度(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人工流产的危害)。

1.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调查结果导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1 148例人工流产患者的调查结果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人工流产人数分布在年龄、文化程度、月家庭收入、居住类型、户籍类型、子女数、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避孕方式以及是否具有流产史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年龄26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月家庭收入低下、流动人员、农村妇女、子女数超过2人、对避孕知识一般了解或不了解、采用安全期、紧急避孕药和体外排精方式避孕以及具有流产史的人工流产人数明显增加(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本次人工流产的381例患者中,其原因为未避孕患者208 例(54.59%),避孕失败患者164 例(43.04%),其他原因9例(2.36%),三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

2.2 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类型、户籍类型、子女数以及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因素(P<0.10)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较高、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城市户籍为影响已婚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的保护因素,而年龄较大、流动人口、子女数较多、避孕知识贫乏、避孕措施选择不当以及既往具有人工流产史为影响已婚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人工流产作为终止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虽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但由此可能产生的女性生殖健康危害却不能忽视。相关研究调查表明[4-5],全球范围内约有49%的妇女采用不安全人工流产,很多妇女因此而遭受疾病的折磨甚至造成终身残疾。因此积极有效的降低人工流产率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认为,解决居高不下的人工流产率最有效的办法则是针对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源进行积极的防护措施,为此我院对近一年门诊接收的1 148例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到导致高人工流产率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

表1 1 148例人工流产患者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流产人数分布在年龄、文化程度、居住类型、户籍类型、子女数以及对避孕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年龄26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流动人员、农村妇女、子女数超过2人以及对避孕知识一般了解或不了解的人工流产人数明显增加(P<0.05),经进一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30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流动妇女、农村户籍、子女数≥2是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其原因我们认为,(1)年龄26~30岁的妇女可能与婚姻开始时间较短,夫妻生活较为活跃有关。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地区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有研究调查[6-8]显示多个地区的人工流产人数集中于<25岁的女性,而国外人群中也以20~29岁女性居多,推测与地方差异性有关。(2)文化程度低下所致的高人工流产率在国内外研究中均有所体现,在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低于或等同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妇女其人工流产率达48.22%,而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妇女则为26.05% ~33.40%,其原因我们认为高文化水平人群大多对生殖健康以及优生优育等相关知识知晓度较高,且因学习时间长、工作以及生育年龄推迟等相对较早工作和婚育的低文化水平妇女人工流产率低,这也是对农村妇女、避孕知识知晓度不高妇女更易发生高人工流产率的主要原因。(3)流动人口一方面由于缺乏社区生殖健康教育和对有效避孕措施的认知等因素,因此出现意外妊娠的几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近几年房屋价格急剧增长,使流动人口短期内无法购置房屋,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因而即便有生育计划,若不能达到理想水平也不得不选择人工流产,这是也是家庭收入较低人群人工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9]。(4)对于无子女的夫妻,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大多不会选择终止妊娠,而对于已有子女的夫妻,鉴于国家优生优育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而选择人工流产,特别是已有2个子女的夫妻,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工作、家庭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均会导致其选择放弃。(5)对于避孕知识的不了解或者了解较少是导致意外妊娠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正是由于这一因素,采用如安全期、紧急避孕药和体外排精方式避孕等避孕方式失败,进而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也急剧增加。这一现象大多发生于缺乏相关教育的低文化水平妇女、农村妇女,而结合上述各种原因即可成为高人工流产率的主要原因之一[10]。

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已婚育龄妇女应加强对年龄超过30岁、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不高、子女较多、流动和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避孕知识以及优生优育政策的宣教工作,以尽可能的降低人工流产率。

表2 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郭 超,刘鸿雁,裴晓东,等.中国五城市流动育龄妇女人工流产风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2):1238-1242.

[2]刘 冰,毛红芳,王海鸣.育龄妇女2999例人工流产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3):143-149.

[3]Sedgh G,Singh S,SbahIH,et al.Induced abortion:incidence and trends worldwide from 1995 to 2008[J].Lancet,2012,379(9816):625-632.

[4]宋晓琴,马毅敏,左连东,等.广州市不同户籍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1):739-743.

[5]Sedgh G,Singh S,Henshaw SK.Legal abortion worldwide in 2008:levels and recent trends[J].Int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2011,37(2):84-94.

[6]俞艳锦,黄丽丽.人工流产现状及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0):710-712.

[7]张 青,刘玉玲,汤福想,等.3282例育龄期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849-851.

[8]高 琳,周 杰,王建华,等.人工流产1730例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124-125.

[9]李晓宁,周舒冬,叶小华,等.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112-114.

[10]宋向菁,廖 戎,叶汉风,等.昆明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现状及避孕失败原因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9):13-15.

猜你喜欢
育龄妇女户籍妇女
自然不孕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孕前TORCH感染状况的比较分析*
9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妇女的工作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征婚信息
热议
比较宫内节育器元宫药铜200与TCu200c的临床效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