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导师模式下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5-12-14 20:10杨绍斌李娟周爽赵杰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本科生创新能力

杨绍斌+李娟+周爽+赵杰文

摘要: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对于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了以班导师模式为主体核心的培养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机制和实施模式体制,并完善培养及实施模式的各种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文章针对高校在班导师模式下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班导师模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44-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尤其以高科技人才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之间的竞争。我国需要培养更多的有民族意识、丰沛的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采取合理适当的方式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的根本目标。

一、本科生实施班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

班导师模式是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班导师模式是利用班导师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认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素养和完善的人格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超越自我、追求创新,是推进人才培养及全方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班导师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顺利完成学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成就自我、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班导师模式下,逐步培养本科生的自主性思考和自主性创新的能力。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在吸收的同时不断深入的探索,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目前国内外高校导师模式下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情况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注重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民族创新的希望,是国家创新的未来。国外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更为丰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沟通。国外大学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导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参与到科学研究项目中,注重本科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和积极思考引发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大学更加注重通过导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本科生的学习与分析能力,逐步从学习、验证过渡到研究、创新的过程。这些正好为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做了有利的铺垫。然而,与国外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大学相比,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强大的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我国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三、本校班导师制下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各高校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均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其中尤其以班导师模式最为普遍适用,本科生在班导师模式下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采取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管理模式的创新。本科生导师模式由传统意义上的总体管理转变为整合与分散并进的模式。入学时,班导师统一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能力。从本科生二年级开始,学生进行自由组合2~3人的队伍,自行选择题目,并由导师指导分配每个学生的侧重点,完成课题研究并申报。分散模式中学生根据导师的合理安排,结合自己所做过的课题研究或是重新确定课题研究题目作为毕业论文的内容,最终通过答辩顺利毕业。

2.将创新能力培养概念融入课堂中。本科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方便的渠道无疑是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课堂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教师要从最初的教学转变为导学,然后再到学生自主学习,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知识,促进学生在提出疑问,解决分析,正确理解课堂知识后,能继续思考并转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课堂将创新意识于无形中灌输给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实践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成熟度,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我校本科生的实践活动贯穿始终,集中安排实验课时、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对本科生全面、部分、定时开放实验室,确保了本科生的实验时间。同时导师还鼓励学生自立课题研究内容,最大化地培养学生感知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前期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参与科研活动的基础。在班导师的指导建议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点,选择最适合的研究课题,制定课题研究的进程。导师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课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参与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入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自主性创新,独立完成课题。通过班导师的指导学习,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在独立完成课题中显示出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或是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独立申报项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制订出一套可以投入实际使用的方案,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前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可以不依赖导师独自完成科研活动,为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于班导师模式下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效果

以上列举的方式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方面都起到了显著作用。学生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创新的思维以及创新的方法。这些方式方法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每一种方式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方式,以补足学生单方面或是某几方面的不足。同时,这些方式方法之间也是一个整体,相互间协调统一,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运用合理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当然,这些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导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无法针对个人的优劣势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同时还存在一位导师指导多位学生的情况,无法使更多的学生同时接受到同程度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能充分提高。对于高校来说,如何采取最有效、最广泛的模式培养更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主要目的,充分整合学校可利用的资源,配备良好的设施,也会使结果事半功倍。建立合理的体系与系统的培养模式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设置合理的评价认定、适当的奖励都会辅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自2011级实施班导师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共获得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

五、结论

本科生实施班导师模式是必然趋势,导师的指导使本科生尽快参与融入到科研活动中,从不断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传统观念,不再让思维受限制,局限于“学而不思”的困局中,相反逐步掌握了创新的方法提高了创新能力。在实际指导的过程中,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成为能够应对克服未来种种困难并适应激烈竞争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燕,耿华萍.论我国导师制度的建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6):144.

[2]迟岩.高等学校毕业设计中融入导师制的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4,5(3).

[3]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59.

[4]肖莉.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7(5):89-92.

[5]北大本科生将实行导师制[N].江南晚报,2002-10-22.

[6]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48.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本科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