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罗汉果产业化开发与示范

2015-12-15 07:34郭生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科技局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永福罗汉果广西

文|郭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科技局

广西永福:罗汉果产业化开发与示范

文|郭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科技局

罗汉果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是广西主要创汇产品之一,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品,为国家药典收载品种,全身都可入药,享有“东方神果”美誉。罗汉果除了含有大量不含糖、甜度为蔗糖300倍的甜味剂葫芦烷型四环三萜及维生素C等药用物质外,还含有硒、钾、镁、钙等25种矿物质元素和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罗汉果提取物在止咳、祛痰、平喘、降血脂、降血压、保肝降转氨酶等十个方面有明显功效而无毒副作用。广西永福县独特的气候与特有的土壤环境为富硒罗汉果生产提供了条件。永福源远流长的福寿文化与永福县长寿果罗汉果的种植息息相关。现永福县罗汉果加工产品已有发明专利十多个,加工企业6家,年可加工罗汉果近三亿个,产值达2.5亿元,产品逐步销向欧美市场。

永福罗汉果发展概况

广西永福县是罗汉果发源地和主产地。永福县有300多年的罗汉果种植历史,1995年获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2004年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永福县既是“中国长寿之乡”又是世界“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全县有百岁老人36位,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达13.3人,远高于世界公认每10万人中7名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标准。永福人平均寿命高达79岁,远高于国人的平均寿命72岁,这与长期食用罗汉果不无关系。罗汉果种植业一直是永福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世界90%的罗汉果均产自永福及周边原产地域保护区域。

罗汉果种植历来采取在山陡坡地砍伐森林种植薯块苗方式种植,近年在永福县各方努力下,通过技术攻关使丘陵缓坡地、平地、水田栽培等新技术获得成功,使罗汉果“下山”成为现实,产量由年亩产级内果3000个增加到6000~8000个,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1万亩迅速增加到2014年的4.8万亩。目前永福县年产罗汉果达3亿多个,产值达2.5亿元。

罗汉果产业发展的思路

政府引导产业培育

一直以来,罗汉果产业都是永福县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推进罗汉果产业发展,永福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并从2011年起,开展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罗汉果产业化开发与示范”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罗汉果无菌种苗繁育,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大面积推广;罗汉果先进烘烤、加工提取技术推广应用,开发出干果、甜甙、黄酮等产品,产业附加值得到不断提升,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为推动产业发展,永福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罗汉果烘烤技术改造补贴办法》、《罗汉果产业化开发与示范项目技术人员管理办法》、《永福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

二是狠抓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利用农村实用技术互动点播系统为有线电视覆盖区的罗汉果种植户传授先进适用的罗汉果种植技术,为永福罗汉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强化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以专家大院、龙头企业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协会、示范基地、信息服务站点(培训基地)为主的技术培训体系。据统计,2011年以来,专家大院指导服务556人,成立罗汉果专业技术协会7个,科技信息服务站点20个,技术培训基地7个,新增协会会员2074人,累计发布科技信息2141条,开展技术培训3.15万人次。第三,积极引进人才,与广西农科院、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开展技术合作,引进罗汉果良种选育、育苗及规范化种植技术。

三是抓示范基地及示范村建设。通过扶持种苗、农药肥料、培训指导技术等措施,在堡里胜利村等乡镇建设罗汉果示范点11个,确定龙江乡龙山村为罗汉果示范村,通过罗汉果标准化示范,辐射带动农户7.7万人。

“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引进经济实力雄厚的公司进驻永福县,采取政府引导服务,企业唱主角,走“公司+农户”模式,从育苗到采果、到烘烤或加工一条龙式服务,实行订单式市场收购罗汉果。培育桂林中族中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永福县林中仙罗汉果有限责任公司、永福科源罗汉果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作为专项龙头企业,形成了科技型龙头企业带动下的“育苗→规范化种植→专业化深加工”的特色产业链。

桂林中族中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罗汉果制品出口企业,应用罗汉果甜甙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自2011年以来,累计生产甜甙63吨,实现产值1.51亿元;引进罗汉果叶黄酮提取技术和提取设备,累计生产黄酮22吨,实现产值2200万元。林中仙罗汉果有限责任公司与科源公司主要负责罗汉果烘烤技术改进及推广,项目实施以来,企业改进了罗汉果低温烘烤生产线,缩短了烘烤时间,罗汉果烘干原果优等率达98%,带动周边烘烤、销售罗汉果2.08亿个,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

整合研发团队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对罗汉果产业开发,在政府组织引导下,整合资源、人员、设备、经费,形成了统一投入、统一研发团队、统一实验室,让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对联合,集中攻关,形成合力,特别借鉴了云南省开发“田七”产业经验,开发研究罗汉果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罗汉果新产品,形成新的消费市场。

开展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以来,永福县从栽培技术模式入手,根据罗汉果生物学特征特性,利用永福县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开展了“罗汉果一种二收”栽培技术研究获得成功。目前,“罗汉果一种二收栽培技术”申报专利1项,在全县范围内示范推广;引入并改进了广西大学新型电烘烤罗汉果技术,使永福县传统罗汉果烘烤技术上新台阶,实现了罗汉果由传统薪柴燃料烘烤向电能自动控制烘烤转变。目前建成电能烘烤房63座,已烘烤出优质新产品2.08亿个。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产业持续发展

我国罗汉果主产于广西,江西、广东亦有分布,但唯有广西永福县罗汉果品质最佳,这与永福县特殊的气候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永福县森林面积14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4.1%;泉水众多,水质优良,具有小分子团、呈弱碱性、氧化还原低、矿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矿化度优于国家天然矿泉水标准,泉水富含硒,每公斤水含硒2微克,享有“健康之水”、“营养之水”和“长寿之水”的美誉;境内土壤每公斤含硒1.1毫克,是全国平均值(每公斤0.29毫克)的3.3倍。

大自然的恩典赐予了永福县罗汉果独特品质,坚持生态优先,这是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基础。永福县罗汉果传统以土灶烘烤罗汉果,既砍伐木柴,又破坏森林资源,还保证不了罗汉果烘烤质量,难以实现产业化发展。为促进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永福县科技局引荐广西大学与江苏省科地公司联合研制的自动控温电烘烤设备,在当地广泛推广使用,不仅保障了罗汉果干果质量,并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在种植过程中,推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最大限度的降低农药、肥料对水土的污染。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周蓉根据作者在“创新五方谈”论坛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永福罗汉果广西
广西贵港
纳张元、何永福作品获第十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
广西罗汉果化学物质基础及大健康产品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浅谈罗汉果
广西永福: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游永福樱花园
罗汉果鲜吃也不错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东方神果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