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油田合水地区长8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2015-12-15 08:55牛宇辰
地下水 2015年4期
关键词:合水西峰级差

牛宇辰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 西安710069)

西峰油田合水地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境内,构造位置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南缘[1],该区构造平缓,西倾单斜背景上局部发育小型鼻状隆起,以岩性油藏为主[2]。主力油层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3]。

1 储层物性特征

西峰油田合水地区71块岩心的物性分析表明孔隙度最小为7.5%,最大为17.2%,平均为11.17%,渗透率最大值为 3.384 ×10-3μm2,最小值为 0.104 ×10-3μm2,平均为0.950 2×10-3μm2,区块长8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从渗透率与孔隙度的相关性分析来看,合水地区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从物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研究区长8储层的6个小层中长82小层物性相对最好,长81、长 83212次之,长821最差(见图1)。

图1 合水区长8储层各小层物性比较

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研究中分析统计了合水区长8储层各小层层内渗透率的差异性,计算了各小层渗透率的级差、突进系数、变异系数(见表1)。统计结果显示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层组中,811小层的渗透率突进系数值最大为6.97,最小为长822小层,仅为2.91,其值变化幅度不大;长8储层的6个小层中变异系数最大值为长821小层,变异系数值为0.79,变异系数最小值为长823小层,变异系数值为0.54;级差最大值为长811小层,级差值达到了43.73,级差最小值为长821小层,仅为23.27;823小层的夹层密度值最大,为0.820,最小值为长811小层,大小为0.506。

3 层间非均质性特征

各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采用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均质程度来衡量。在研究区长8储层各小层间上述评价参数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比较,表明各小层间变异系数在0.56~0.73之间,突进系数在3.185~5.77之间,级差系数在28.58~35.04之间(表2)。

4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研究区长8储层中6个小层各参数在平面上的展布均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各砂层组的参数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各砂层组参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总体上砂层厚度大的区域孔、渗性好,而砂层薄的地方则相反。储层参数平面分布非均质性受砂体的发育程度及沉积微相的控制。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的砂体厚度大,物性也最好[4];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次之,最差为河道侧翼砂体[5]。在砂体的发育程度上以连片、多层状叠置的砂体发育区储层物性好,均质程度高,而被分隔的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也较差。

表1 合水区长8储层非均质性统计表

表2 层间非均质性统计表

5 结语

(1)层内非均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西峰油田合水区长8油层组中,81小层的渗透率突进系数值最大,最小为长8212小层,其值变化幅度不大;长8储层的6个小层中变异系数最大值为长821小层,最小值为长823小层;级差最大值为长811小层,级差最小值为长811小层;823小层的夹层密度值最大,最小值为长811小层。

(2)层间非均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合水区长8储层长811和长822小层砂岩密度、分层系数、单砂体平均厚度均较大;长813、长 821和长823小层的砂体层密度、分层系数、单砂体平均厚度相对较小。

(3)平面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出研究区长8储层总体上砂层厚度大的区域孔、渗性好,而砂层薄的地方则相反。研究区宏观非均质较强的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中间或河道拐弯和分叉处,稍次的则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侧翼。

(4)长813小层、长812小层、长821小层、长823非均质性较强,长811和长822非均质性相对较弱,可作为研究区开发的有利储层,可作为近期勘探目的层。

[1]屈雪峰,孙卫,魏红玫,等.西峰油田白马区长8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2):301-304.

[2]冯杨伟,孙卫,屈红军,等.西峰油田合水区块长8岩性油藏流动单元划分[J].断块油气田.2011,18(2):223-227.

[3]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29-332.

[4]刘自亮,王多云,王峰,等.陕甘宁盆地西峰油田主要产层储油砂体沉积微相组合及特征[J].沉积学报.2005,23(2):248-254.

[5]杨友运,张蓬勃,张忠义.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J].地质科技情报.2005,24(1):45-48.

猜你喜欢
合水西峰级差
级差会话隐涵推理的若干问题探析
小象青青的数字之旅
创意乘法表展
特低-超低渗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长8段储层为例
谢良坤(一首)
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层系优化组合合理渗透率级差数值模拟研究
专业录取规则介绍:级差制
农网10kV配电线路分段开关级差保护优化研究
微裂缝低渗透油藏产能公式在合水油田的应用
合水正宁地区长72油层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