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 是狼粪烧出来的烟吗?

2015-12-16 02:10孙虎原
老年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石灰粉狼烟烽火台

孙虎原

狼烟 是狼粪烧出来的烟吗?

孙虎原

成语“烽火戏诸侯”,讲的是西周时期的幽王,为了讨得爱妃褒姒的欢笑,多次在城头点起烟火耍弄列国君主,结果失去江山的故事。略通文墨的人,都知道“烽火”与“狼烟”是一对孪生兄弟。各种版本的现代资料的注释大体相仿:古代边境的山巅丘陵之上,或远或近筑有烽火台。如果夜晚有敌情,守关兵卒就点起火堆,升腾的烈焰能穿透黑暗的夜幕,故称之为“烽火”;如果白天有敌情,就焚烧狼粪,据说烧狼粪冒出的白烟即使遇上刮风也聚而不散,扶摇直上,故称之为“狼烟”。那时候没有其他通讯设备和技术,就靠“烽火”“狼烟”报警,使戍边军卒在第一时间做好迎战准备,同时也让附近黎民百姓有所防范。

“狼烟”真的是狼粪烧出来的烟吗?作家姜戎 于 1967年,从北京到内蒙古边境——额仑草原插队,他在东乌珠穆沁草原摸爬滚打11年,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在对草原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与回顾总结后,于本世纪初写出轰动全球的《狼图腾》。

姜戎曾做过一系列简单的试验,并进行了科学推理。一天,他放羊碰到几根呈灰白色、香蕉一般粗长的狼粪,虽已经干透,但还能看得出是狼在前几天新留下的。他掰开一段,发现几乎全是黄羊毛和绵羊毛,竟没有一点点骨头渣,只有几颗草原鼠的细牙齿,还有粘合羊毛的石灰粉似的骨钙。千百年来,草原狼在搏杀中生存,猎不到食物就挨饿,所以一旦打到猎物,恨不得撑破肚子以补给营养,久而久之演化形成了难以想象的消化功能。姜戎用手指捻着狼粪,粪中的毛经过狼胃酸的强腐蚀、狼小肠的强榨取,已经变得像刚出土的木乃伊。羊毛纤维早已失去韧性,稍稍一捻,立刻化为齑粉。

牛、羊、马、骆驼这些食草动物,无论怎么咀嚼、消化,粪便终究还是草渣,拾起来晾干可当柴烧。可非肉不吃的狼,连骨头都被消化成石灰粉似的骨钙质,混合在变质的毛发、鼠齿之间。这样的粪,真能烧出两千多年来让人望而生畏的“狼烟”吗?

狼是疾行动物,神出鬼没,狼粪极其分散。姜戎费了好大工夫,才拾了小半书包狼粪,他又捡了一大抱枯枝,用马缰绳拴住,拖到山顶一块大石头的平台上。他划火柴点燃干透了的枯树枝,很快烧得噼啪作响,倒进去的狼粪慢慢由灰白变成了黑色。后来,狼粪在柴火中终于烧着了,一股狼臊气和焦糊味,像煨着一片陈年旧毡一样,冒出的烟是浅棕色的,比干柴的烟还要淡。最后,干柴烧成了不大不小的明火,狼

粪也一起烧成了明火,连烟都几乎看不见了。

姜戎仔细辨析面前的这堆火,与牧民在天冷时野外烧火取暖或烧烤食物的柴火没有任何区别,他一直等到烧光烧尽,期盼中的狼烟仍未出现。

姜戎的实验虽属孤证,但对千百年来关于狼烟的传统说法无疑是严厉的挑战——他认为:狼烟肯定与狼有关,突厥骑兵打的是狼头军旗,剽悍的突厥军队南下,在中原农耕民族眼里认为是狼来了。于是姜戎给定义狼烟最初的本义应该是:在烽火台点燃的、报告那些打着狼头军旗的敌军进犯边境的烟火信号。

狼烟是狼粪烧出的烟的说法,最初可能是不负责任的望文生义,后来以讹传讹,继而固化俗成下来。对于狼烟,是不是狼粪烧出来的烟的问题,只要多找些狼粪,选择不同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反复试验,就可以得出结论的。

猜你喜欢
石灰粉狼烟烽火台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汉钢烧结生石灰粉质量管控实践
访北城滩古烽火台遗址
狼烟四起
马嵬坡怀古
烽火台
醮石灰粉储藏甘薯好
双掺粉煤灰和石灰粉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背靠烽火台吹箫
新塘水厂投加石灰粉改造工程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