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的辫子

2015-12-16 15:15彭忠富
躬耕 2015年5期
关键词:满清辜鸿铭毛姆

◆ 彭忠富

1928年3月,辜鸿铭突发高烧,各种治疗均告无效,身体日渐衰微,4月30日病逝丁北京家中,享年72岁。辜鸿铭推崇国学,学贯中西,通英、德、法等近十国文字,尤其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推为中国第一。辜鸿铭系马来西亚华裔,1857年生于槟城。其父亲是橡胶园的总管,其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能操英语和葡萄牙语。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辜鸿铭表现出了极强的语言天赋,成年后精通九种语言,获取13个博士学位,在群星闪烁的清末民国时期堪称鹤立鸡群。他一生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将中国的孔孟之道推介到国外去,鼓吹中国文化救西论,让欧美人大开眼界。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不可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英国小说家毛姆就曾经拜会过辜鸿铭。1920年毛姆游历中国,并乘舢板千里迢迢溯江而上,到重庆拜访孤鸿铭。当时辜鸿铭已经63岁,在毛姆笔下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小老头:”他是一位老人,个子很高,留着一条灰色的细长辫子,大而明亮的眼睛下面已长出很重的眼袋。他的牙齿亦参差不齐,不再洁白,两只手又细又小,苍白没有血色,看起来像鹰爪……”

毛姆不愧是小说家,对丁辜鸿铭的外貌描写得栩栩如生,可能人家最疑惑的还是那条辫子。

1920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九年,满清政府已被推翻,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帝制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新气象,新面貌。按理说国人既然不再是满清的臣民,就应该剪掉辫子,以此跟满清决裂,向旧时代告别。那些激进的青年,早在满清被推翻前就开始剪掉辫子,穿上洋装,成为引领社会时尚的人群。辜鸿铭可是留学生,他怎么不剪掉他的辫子呢?

其实辜鸿铭不剪辫子还真有原因。1867年橡胶园主布朗夫妇回英国,把年仅十岁的义子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临行前,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诉他:“记着,我们是中国人!孩子,不论你周围的是英国人、马来人、印度人或俄国人、法国人,你都不要忘记这一点,自己是个中国人。”最后,他的父亲又反复叮嘱两件事情:“一是不能加入耶稣教;,二是不能剪掉头上的辫子。”辜鸿铭成为满腹经纶、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后,又遵从父亲遗命回到东方来,做个中国人,1885年被张之洞委任为英文秘书开始了满清朝的仕途生涯。

辜鸿铭至始至终牢记父亲的嘱咐,可是父亲却没有告诉他为什么不能剪掉辫子。辜鸿铭曾对毛姆说:“你看我留着一条辫子,它是一个象征,我是古老中国的一个代表。”辜鸿铭的辫子的确不合时宜,赶不上趟儿,但他的辫子却犹如阿拉法特的头巾,成了一种文化图腾。辜鸿铭并没有利用这条特立独行的辫子来沽名钓誉,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优越与自信,可惜这种观点,在欧美文化甚嚣尘上的民国时期,已经成为了绝响,例如国学大师钱玄同就曾主张“废除汉字”,这简直就是要废掉传统文化的根本。跟辜鸿铭坚决维护传统文化相比,其高下不言自明。

猜你喜欢
满清辜鸿铭毛姆
传统文化卫道士辜鸿铭
李忠厚
Thermodynamic Geometry of Charged AdS Black Hole Surrounded by Quintessence∗
满清文化旅游消费的大数据分析
辜鸿铭:被小丑化的国学大师
丑角的原型
辜鸿铭戏弄袁世凯
情满清江源---湖北省黄石市对口支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发展纪实
毛姆长篇小说的乌托邦情结
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