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关于安徽经济史(1840 -1949)的研究

2015-12-16 22:48
关键词:皖江芜湖安徽

胡 锋

(安徽大学 历史系,合肥 230039)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研究方向逐渐趋向多元化。经济史作为专门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中,关于安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也相继问世。从综合性来说,由程必定、汪贵胜、许祖范编著、黄山书社于1989年出版的《安徽近代经济史》首当其冲:它把近代安徽划分为4个历史发展阶段,运用了详实的史料和科学的分析,再现了近代安徽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今天的安徽经济建设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可以说是研究近代安徽经济发展的扛鼎之作。此外,由王鹤鸣和施立业编著、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的《安徽近代经济轨迹》,也是一本关于近代安徽经济发展历程的系统性著作,涉及人口、农业、茶业、手工业、外贸、工业、矿业、财政、灾荒等方面。在关于近代安徽经济史的研究中,都绕不开这两本著作。

另外,学术界还有很多关于近代安徽经济史更加专门和细致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繁荣了关于近代安徽经济史的研究。笔者选取近三十年关于近代安徽经济史(1840-1949)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供今人借鉴。

一、安徽近代财政金融研究

财政状况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政权的稳定。晚清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重点。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战争赔款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清政府被迫采取临时性的财政补助办法——厘金制度;结果导致地方财权的扩大,清政府经过种种努力试图挽回,但最终失败。多数学者认为,晚清中央难以在财权上控制地方,地方督抚出现专权局面。当然,也有学者对此有不同声音;例如,中国台湾学者刘广京就认为,咸丰之后地方督抚的权力虽然较之以前有所增大,但中央仍然能够有效地控制督抚,故而“断不能有‘专权’或‘自治’之地位。”[1]研究中央与地方经济制度的变革也成为了考察近代中国转型的一个切入点。同样,近代以来金融行业的变化发展也值得关注。

1.财政变革与转型。穆键和朱寅从《皖政辑要》入手,考察了晚清安徽财政制度的变革。他们认为,晚清时期的安徽财政制度处在新旧杂成、中西交融的状态,其中既有传统的“田赋”,又有新型的“厘金”;从史料意义来看,《皖政辑要》成功反映了晚清安徽财政变革的史实[2]。中国台湾学者谢国兴从区域视角下传统与近代碰撞产生的社会变迁角度分析了安徽近代经济缓慢低速的发展原因,特别是分期考察了安徽近代财政转型等特征[3]。李俊选取1927 ~1930年这一时间段,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安徽省政府在财政整顿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即精简机构、厉行节约,整顿税制、减轻税务,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完善会计制度,培养财政人才;作者认为,这一系列举措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财政经济危机,但毕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在部分程度上改善了财政收支状况,对入不敷出的巨额赤字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4]。王冠保对日据时期伪安徽省政府的税收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尽管当时的税法依旧延续国民政府时期政策,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但是另外还有众多苛捐杂税,使得沦陷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5]21。

2.外债与公债研究。“外债”一词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走进了中国,登上了中国近代史的舞台。同时,由于财政紧张,朝廷也发行债券应对危机。中央与地方政府向民间发行的债券分别称之为国债和公债。马陵合对北洋时期安徽地方外债问题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一是清末安徽所积欠的外债到北洋政府时期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二是民国初年安徽地方政府举借的军政借款,三是日本提供安徽路矿的借款。他指出,尽管外债数量有限,但安徽经济却显示出对外的强烈依附性[6]。马氏还在另文中对1910年的安徽公债进行了考察;他指出,由于官方募集不力,遂由英国怡大洋行承购,随之出现了长达数年的纠纷和矛盾[7]。王生怀结合地方公债讨论了民国时期安徽地方财政的贫弱状况,揭示了地方公债带来的负面效应[8]。刘杰详细考察了1910—1941 的安徽地方公债。他指出,近代安徽地方公债的发行目的多是为弥补军政开支,而非为了地方经济建设,多数不具备现代公债性质;且发行次数多,数量不断扩大,发行后多次延期偿还,加上管理混乱等因素,致使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又导致了财政的困难[9]。章安庆考察了歙昱路公债发行的过程[10]。聂水南考察了清末安徽地方公债发行的数量、日期、偿还运行途径以及结果[11]。

3.货币银行研究。银行被称作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在安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中,也扮演着主要角色。冯定学对民国时期安徽地方银行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从1936年创建到1949年被人民政府接管,安徽地方银行是民国时期安徽银行业中的翘楚。他通过对安徽地方银行的成立背景、经过、组织机构、运作管理、业务、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的考察,指出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包括促进了安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促进了安徽金融流通和促进安徽金融业的现代化等方面。同时,作者也分析了其局限性,例如长期被官方操控、业务经营中的失误较为严重和人事管理上存在的弊端等等[12]。窦祥铭研究了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业务。安徽是中国农民银行较早实行农贷业务的省份之一,作者从农贷的对象、种类、用途、标准、手续及信用方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体现了政府对乡村生活的干预和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但同时对缓解农民借贷困难和解除高利贷的盘剥有着积极意义,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3]。王冠保考察了日据时期安徽省的金融状况,伪政权通过组织以中央储备银行为中心的金融网、发行“中储币”、统一通货、加强举借内外债的控制等四个方面进行金融统制[5]23。

二、安徽农村经济和手工业研究

转型之前的中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社会。生活在江淮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主要依靠着农业生活,繁衍生息。到了近代,农村和农业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一些变化。一般来说,越是靠近东南沿海或拥有通商口岸的省份,受到的西方近代化因素的影响也就越显著,其农村的变化也就越带有近代化色彩。

1.农村经济研究。安徽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战场之一,其对农村的影响很大。林齐模从人口数量和土地规模的变化为切入点,论述清政府重建田赋制度的努力和失败的结局。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安徽省田赋征收制度的崩溃有很大影响[14]。郑金彪对甲午以后以及清末新政期间,安徽遵照清政府政令而推行的农业改革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安徽对农业改革的执行较为认真,加上庚子期间,参加了“东南互保”,故而受战火影响较小。政府设立农政机构,清查荒地,鼓励垦荒,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倡办农垦公司,支持创办农会,兴修水利,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创新农业科技,引进推广农业作物,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安徽近代农业的发展[15]。叶东和王佳对清末安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贸的发展、交通工具的革新以及政府的助推都推动了清末安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对安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之也引起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农产品的商品化、手工业的发展、集镇的勃兴等三个方面。但是由于大环境的作用,农民生活水平依旧低下,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畸形状态[16]。韩敏以皖北萧县李家楼的李氏宗族为中心,对民国时期皖北乡村生活的经济基础进行了考察[17]。苏庆对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省农村的民间金融行业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这一时期新式农村金融机构兴起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民间金融组织,合作社、农业仓库、农民借贷所等机构的出现还改变了传统民间金融的模式,它们作为联结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中介机构,扩大了民间金融外延,发挥了重要影响[18]。

2.手工业研究。李德尚考察了近代安徽手工业的变迁过程,说明了其积极因素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认为,除了手工业自身的先天因素外,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保守文化的阻碍、政治的反作用和天灾人祸的破坏,都是安徽近代手工业不发达的原因[19]。

三、区域经济研究

区域经济研究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二级学科。笔者根据学界研究的侧重点,将近代安徽华为皖江地区和淮河流域进行分类考察。皖江地区是长江在安徽的流域范围,从客观上来说,这一地区在近代安徽经济领域的意义和作用,要超过淮河流域。

另外,抗战时期,安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新四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为方便归类,笔者将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也纳入到近代安徽区域经济研究的范畴,特此说明。

(一)皖江地区

1.皖江城镇研究。皖江地区的农业是较为发达的,长江流域的气候温度和降水分布的特点都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王春芳从稻米贸易入手,认为近代安徽稻米生产的单一性和偏高的商品率以及稻米贸易在安徽工商业中的重要地位对近代皖江地区市镇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作者在另文中考察了安徽在全国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她指出,到了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安徽省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供应地[21]。张绪对近代皖江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商人群体的活跃及城镇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巨大的人口压力、经营观念的落后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相对缓慢等不利因素阻碍了近代皖江流域乃至整个安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2]。梁诸英和吕君丽从商品化的发展、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圩田的扩展、农业的面向市场等方面,论述了近代皖江地区农业变迁的情况[23]。胡惠芳考察了近代皖江地区的圩田开发,她认为这一举措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镇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由于过度围垦导致的水面变窄、水道系统变乱、湖泊面积缩减以及水灾频发等问题[24]。黎剑飞通过对机器工业、手工业、区域市场及国内外贸易等方面的考察,展现了民国时期皖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进程,揭示了工商业的发展在皖江流域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作用[25]。

2.芜湖经济研究。芜湖是皖江地区的重要城市。清光绪二年(1876),中英《烟台条约》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芜湖开埠后,这个位于长江下游的港口城市得到了新的发展契机,并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关于芜湖近代经济的研究成果不少。茅家琦先生考察了芜湖的经济发展和近代化轨迹[26]。王鹤鸣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芜湖开埠后安徽经济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手工业遭到破坏、茶业衰落、鸦片涌入和金银外流加剧,都是对安徽经济产生的负面的影响;同时,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也是芜湖开埠所带来的客观影响[27]。范明明研究了开埠后的芜湖工商业,揭示了芜湖在开埠通商后所呈现出的发展以及明显的外源性特征。同时,作者认为其近代工商业发展依旧较为缓慢的原因是由于传统性的作用以及大环境的影响[28]。陈金勇认为芜湖开埠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客观上对芜湖乃至皖江地区商业的繁荣、自然经济的解体、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工矿业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29]。董首玉考察了芜湖开埠到全面抗战爆发这一时期内航运现代化与皖江地区的开发。作者认为,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航运的开发传播的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初步形成[30]。徐智以近代芜湖和上海之间的商业关系为例,从芜湖开埠后的迅速发展、上海在芜湖对外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出发,回顾了泛长三角沿江城市的经济关系。作者认为,近代芜湖和上海在交通、金融、信息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具有较强统一性和相关性,芜湖等长江流域广大腹地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31]。丁琦进行了近代芜湖与郊县城乡的互动研究,其中涉及到芜湖对外郊县的影响,包括农副产品商品化、农村手工业变迁、农村工矿业的开发等;也涉及了郊县对芜湖的影响,包括农村对城市外贸的贡献和对城市发展提供的劳动力等[32]。杨莲考察了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的农村经济,主要涉及二者之间的互动。作者指出,在开埠通商之后,芜湖呈现出人口流动和社会繁荣、市场联系加强等变化,进而折射出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艰难发展和城乡发展的非均衡化,并反思制约皖江地区社会近代化的因素[33]。周忍伟以芜湖近代工业为中心,梳理和陈述了芜湖近代工业的发展轨迹[34]。朱海波考察了开埠之后芜湖的金融业。他认为,随着芜湖开埠和芜湖米市的兴盛,芜湖的金融市场逐渐由传统向近代嬗变,并围绕着米市形成了有别于其它通商口岸的金融市场[35]。郝秀清考察了芜湖开埠后的鸦片贸易。作者指出,芜湖海关自1877年4月开关之后,至20 世纪初的近40年中,鸦片进口始终占洋货价值的第一位,并在全国各通商口岸中占有重要地位。芜湖的鸦片输入对安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也反映了近代芜湖海关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36]。

3.铜陵地区研究。铜陵也是皖江地区的重要城市。姚雪梅考察了近代铜陵的交通业、工矿业、民营电器事业、商业、金融业、外贸业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作者认为,铜陵因商业发展和交通的进步而近代化,但是缺乏政府支持,加之一些固有因素的局限,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了相应限制,成为了芜湖市场的附庸[37]。

(二)淮河流域

1.皖北农业研究。淮河流域主要是指皖北地区。吴春梅围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城市和金融等方面进行研究,展现了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全貌[38]。沈世培认为,集市贸易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切入点,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江淮地区集市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和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并形成系统、区域、县域三级网络;出现了专业市场,货物和人员结构有了变化;对外传输和文化娱乐功能也得到了强化。这反映了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39]。作者在另文中,以安徽为例,考察了集市贸易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40]。张崇旺对淮河流域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商品化生产进行了考察,在肯定其商品率提高的前提下,也指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家畜饲养方式、水产业养殖知识缺乏与技术的缺陷等[41]。朱正业对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进行研究,得出了流域经济开发与淮河治理相结合;流域经济整体开发与各省开发相统一;流域经济开发与周边区域经济开发相协调等三个方面的启示[42]。

2.皖北交通研究。杨立红和朱正业以近代淮河流域的木帆船业为对象,论述了其在两淮盐运、商贸运输和支流短途客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同时指出,锁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被轮船取代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43]。章建以民国时期由津浦铁路、淮南铁路和江南铁路形成的铁路运输网为切入点,通过对工农业产品和资源的运输、城市化趋势的推进、近代旅游业的兴起等方面的考察,揭示了作为近代交通运输业重要载体的铁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同时,作者也指出,由铁路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传统社会中未能形成燎原之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明显[44]。王煜考察了民国时期安徽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作者指出,近代淮河流域(皖北)虽然是安徽公路修筑的肇始地区,但是发展速度不及皖南,也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5]。

(三)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集中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发展壮大的阶段,也正是因此才为后来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抗日战争期间,又是其中相对关键的阶段。安徽是新四军主要活动的区域之一,这一地区根据地的开辟和经济建设,对抗战胜利前对日反攻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有着积极意义。

1.综合类研究。上世纪80年代,《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4 卷)、《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豫鄂边区部分)》(1 卷)、《华中抗日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3 卷)和《上海地下党支援华中抗日根据地》(1 卷)先后出版,这些资料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部署发行,对于研究抗战时期新四军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打下了重要基础。随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又部署出版了《淮南抗日根据地》和《皖江抗日根据地》等丛书,其中不仅包括档案史料,还有当事人的回忆录。另外,同时期还内部出版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7 辑11 册,其中涉及相当一部分经济史资料。

2.专门类研究。许祖范从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财政状况好转和金融展线上的斗争等方面考察并总结了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46]。曹天生、黄爱军和钱和辉对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导方针,农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的具体措施以及皖南“工合”运动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些经济工作有力地保障了部队供给,改善了群众生活,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47]。马晓静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新四军在安徽抗日根据地的进行经济建设,并与安徽境内国统区、日伪占领区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比较,认为新四军的经济建设不仅在实际上满足了军需和民用,支援了其他抗日部队,还在理论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48]。王钦指出了安徽抗日根据地发行抗币的积极意义:弥补了财政不足,解决了军需供应,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保证了市场和金融的稳定;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根据地货币文化[49]。刘巍从淮北地方银号的筹建、苏皖边区抗币的发行和流通以及根据地人民反假票斗争等三个方面考察了新四军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金融工作[50]。杨修志考察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作者从救灾组织与救灾工作程序、急赈救灾、生产救灾和积极防灾等方面,考察了根据地民主政府应对灾荒的措施;同时,作者还考察了民间社会的互助共济,包括募捐、乡民、家族、钱会之间的互济以及合作社和慈善团体的救济。作者认为,根据地的政府救济和民间救济,体现了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增强了党的声望,为人民群众所拥护和支持,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51]。

四、结语

纵观30年来安徽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研究范围和深度都值得肯定,一些新的史料也被挖掘和利用。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近代安徽经济发展的过程、意义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从宏观上来说,安徽近代经济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在这其中,西方的冲击和传统农业社会自身的变化都有所表现。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的作用而受到很多局限。前文所综述的研究成果是值得我们在今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利用的。

尽管如此,笔者仍以为,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应当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研究者大多为省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也就是说,国内外经济史或近现代史领域的知名专家还较少涉猎于此。其次,研究成果所发表的刊物级别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也要求在研究质量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再次,研究成果大多为论文,缺乏相关的专著,即对某一具体问题还不够细致和深入,没有形成专著的篇幅规模。

我国已经进入“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依旧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因而,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就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更加关注。近代安徽与100 多年来中国所经历的诸多大事有着紧密的关联,她在中国近代转型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关于安徽的经济学与历史学这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部分,即安徽近代经济史研究,还是值得进一步关注,这对于指导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1]刘广京.晚清督抚权力问题商榷[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845-897.

[2]穆键,朱寅.《皖政辑要》所见晚清安徽财政制度的变革[J].天中学刊,2012(1):122 -125.

[3]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 -1937)[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1:5-79.

[4]李俊.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安徽财政整顿——以1927 -1930年为中心的考察[D].合肥:安徽大学经济史专业硕士论文,2007:18 -41.

[5]王冠保. 抗战时期蚌埠伪安徽省政权研究(1938 -1945)[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7:21 -23.

[6]马陵合.北洋时期安徽三大外债剖析[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3):87 -94.

[7]马陵合. 晚清外债史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9 -54.

[8]王生怀. 民国时期安徽文化与社会研究(1912 -1937)[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9 -54.

[9]刘杰,孙语圣.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的安徽地方公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6-49.

[10]章安庆. 安徽省歙昱路公债发行始末[J]. 安徽钱币,2001(1):50 -58.

[11]聂水南. 清末安徽公债票发行章程考[J]. 安徽钱币,2008(3):46 -49.

[12]冯定学.民国时期安徽地方银行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6-54.

[13]窦祥铭.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119.

[14]林齐模.旧制度的危机——太平天国战争对安徽田赋征收的影响[J].安徽史学,2002年(3):23 -32.

[15]郑金彪. 清末安徽农业改革(1895 -1911)[D]. 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15 -54.

[16]叶东,王佳.清末时期安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6-96.

[17]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9 -63.

[18]苏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安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经济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15 -44.

[19]李德尚.近代安徽手工业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

[20]王春芳.稻米贸易与近代安徽长江流域市镇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0-96.

[21]王春芳.清末至抗战前安徽在全国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J].安徽史学,2009(3):113 -118.

[22]张绪.清代皖江流域商品经济发展概况[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71 -80.

[23]梁诸英,吕君丽. 近代皖江地区农业的变迁[J]. 古今农业,2009(2):84 -91.

[24]胡惠芳.近代皖江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影响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0(4):36 -98.

[25]黎剑飞.民国时期皖江流域的工商业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10:8-41.

[26]茅家琦.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246 -301.

[27]王鹤鸣.芜湖开埠对安徽经济的双重影响[J].学术界,1990(6):23 -26.

[28]范明明. 论开埠后的芜湖工商业[J]. 绥化学院学报,2012(2):56 -57.

[29]陈金勇.芜湖开埠与近代皖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1876—1937)[D].苏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7:9 -55.

[30]董首玉. 航运现代化与皖江地区的开发(1877—1937)[D].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

[31]徐智.泛长三角沿江城市经济关系的回顾——以芜湖与上海为例(1977—1937)[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0 -25.

[32]丁琦.近代芜湖与郊县城乡互动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12:20-51.

[33]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10:20 -51.

[34]周忍伟.传统城市近代工业发展轨迹和特征——芜湖近代工业个案研究[J].安徽史学,2004(1):92-95.

[35]朱海波.芜湖开埠后金融市场的变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113 -115.

[36]郝秀清.近代芜湖海关的鸦片贸易[J]. 安徽史学,1990(1):45 -48.

[37]姚雪梅.皖江城市铜陵的近代化发展[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12:16-29.

[38]吴春梅.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9]沈世培. 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4):15 -19.

[40]沈世培.集市贸易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316-321.

[41]张崇旺.论近代淮河流域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商品化生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87 -90.

[42]朱正业.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启示[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 -10 -13(11).

[43]杨立红,朱正业. 在挑战与机遇中发展的木帆船业——以近代淮河流域为中心[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4):40 -43.

[44]章建.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 -1937)[D].苏州:苏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论文,2013:28 -303.

[45]王煜. 民国时期安徽公路建设研究(1920 -1949)[D].合肥:安徽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12:60 -61.

[46]许祖范.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1990(1):45 -59.

[47]曹天生,黄爱军,钱和辉.新四军战时经济工作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48]马晓静.新四军和安徽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7:12 -37.

[49]王钦.安徽抗日根据地的银行货币[J]. 安徽钱币,2003(2):207 -213.

[50]刘巍.浅谈新四军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金融工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6-87.

[51]杨修志.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33 -88.

猜你喜欢
皖江芜湖安徽
《安徽记事》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安徽芜湖:镜湖区首家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