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七)哈尼族

2015-12-17 07:46供图谭碧波尹博林
云南画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火塘哈尼族头饰

供图/谭碧波 文/尹博林

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七)哈尼族

供图/谭碧波 文/尹博林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地带的哀牢山、无量山中,有“哈尼”“不都”“卡多”“雅尼”等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哈尼族,意为“山居之民”。哈尼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除大多分布在中国云南外,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诸国尚有广泛分布。据2010年统计,国内人口为166万余人。千百年来“山居之民”挥锄不已,在山坡岭际开凿梯田,凭借着一把自制的短柄板锄和巨大的智慧,用双手建造了如今气势磅礴的梯田,用辛勤的汗水为家乡山河绘制了动人的锦绣。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影像工作者在云南拍摄《中国民族志》影片的同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本组图片就是影像工作先驱们在元江、墨江以及西双版纳等地区记录下的当地哈尼族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图为《中国民族志》影像拍摄的先驱者、组织者 ,102岁的谭碧波先生。

图为哈尼族树寨门

哈尼族起居习俗。 哈尼族村寨大多建在凉爽的上半山,房屋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干栏式草房,其屋顶又可分为单斜面、双斜面和四斜面三种,其中又以四斜面的民居式样最为漂亮,当地人俗称“蘑菇房”。火塘在哈尼族家庭中必不可少,每个哈尼族家庭都视火塘为生活的中心,煮饭、取暖、闲谈、议事、睡觉统统离不开火塘。无论春夏秋冬,火塘都日夜不熄。哈尼族人民以淳朴、好客、谦恭礼让著称,对外尚且如此,对内更是注重礼仪。无论平时还是过节进餐时,都要把最好的座位让给老人坐,请老人最先吃;老人外出做客,小辈要去接(背)回来。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传统服饰的传承大多是以母传女,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一般小姑娘到十余岁就开始学女红、学挑花绣朵;到了十八九岁,必须熟练地掌握纺纱、织布、染布、裁剪、缝衣等各种传统花饰手艺。 哈尼族男子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款式大体一致。成年男子的头饰,绝大多数为黑色土布包头,少数地区也用紫色的皱纱和本族自己织成的白色土布做包头。 男子上衣有无领斜襟右祍,在右锁骨和右腋下方钉扣子,既保暖又朴实利索;传统男子裤子、裤腰、裤脚较宽大,裤裆较低,两裤脚间夹角很大,穿时裤腰要打折再系腰带,这种裤子穿起来宽松,便于在山地陡坡地带活动,通风性能好,穿着舒适。

哈尼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和服饰多样复杂,最具特色。哈尼族女子的一生至少有三次大的头饰、服饰的变更,一般来说少女成人之前是一种,成年到结婚或未生育前又是一种装束。这段时期为哈尼族妇女爱美之心最强烈、穿戴最辉煌的时期。生育之后,一般都要改变装束,穿戴和饰物逐步朴素起来,原有色彩艳丽的服装穿烂之后,不再重新制作,标志着一个女子少女时代的终结。

哈尼族婚宴

哈尼族建房与婚恋习俗。 建盖新房是哈尼山寨三件大事中的一件,因此,一户盖房,全寨相帮。新房建好后,房主便在男室内宰猪一口,并在女室内杀鸡,着手准备祝贺新房落成食用的肉类蔬菜,以酬谢参加新房建盖的新朋故旧和全寨乡亲父老。

哈尼族男女青年婚前的社交活动是自由的,姑娘和小伙一旦进入青年时期,就开始着意打扮自身,引起异性的注意。哈尼族青年男女爱唱歌,唱情歌是哈尼族恋爱社交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用歌声互相召唤,联络感情,品味歌中吐露的纯真情谊。哭嫁这种婚俗至今仍然在哈尼村寨盛行。所谓哭嫁,是边哭边歌,内容有哭别从小一起长大的女伴,哭别生养自己的父母,哭别同胞弟妹等。善哭姑娘常常使周围的女伴、父母等也伤心落泪,陪着她一起哭唱。

一家有事,全村帮忙,哈尼族建新房的热闹场景

哈尼族商业贸易。 从前广大哈尼族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人们长期处于封闭的农耕生活状态中,多是以物易物进行交易,从汉族地区换取日用百货、从彝族地区换取铁器、从傣族地区换取陶器。这种交换方式不仅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哈尼族与傣族互结“牛亲家”“马亲家”就是最好的在交易中产生的民族团结例证。

哈尼族的茶文化。 哈尼族种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聚居地生态环境特别适宜茶叶的栽培和生长。哈尼族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的饮茶方式,品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的茶叶,在节日喜庆场所招待宾客的茶叶以及给祖先和神灵供奉祭献的茶叶,三者之间有严格区别。在不同的场所使用的茶叶,不仅品质不同,烹煮方式不同,加入茶中的各类附属性调料也不同,不同场所的饮茶礼仪之间有较大的差别。

猜你喜欢
火塘哈尼族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多族群杂居区节庆音乐文化的认同阶序——以元江哈尼族传统节庆“喍奢扎”音乐展演的当代转型为例
温暖的火塘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学校您好
大火塘,小火塘
火塘边的乡愁
头饰类恐龙
勤劳的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