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石化区域消防救援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

2015-12-17 09:31
水上消防 2015年4期
关键词:消防支队辖区救援

■ 孙 涛

0 引 言

湛江港石化仓储区因港而生、依港而建。随着湛江港石化仓储业务的加快发展,仓储业务由原来只有湛江港石化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一家投资主体,现已逐步发展成中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湛江仓储分公司、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湛江输油站、中国航油集团南方储运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公司的多元化投资主体,仓储区域石化储量预计达557.7万m3(主要存储原油、汽油、柴油等),用地面积达138.2万m2。

目前,湛江港石化消防队(对外称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二中队)现有专职消防队员67人,其中,农民劳务工消防战斗员46人,配置消防战斗车9辆(泡沫车3辆、泡沫干粉联用车2辆、泡沫运输车2辆、高喷车2辆),消防指挥车1辆,以及其他在灭火救援中所必须的消防装备器材。面对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现有的消防救援模式在管理机制、装备设施、消防战斗员配置、指挥系统等方面已很难满足石化区域生产安全的需要。为此,建立健全湛江港石化区域消防救援体系,实现区域应急救援能力的最大提升已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

1 强化石化仓储区“防火墙”,不断完善消防救援体系

1.1 积极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加大消防安全经费投入

一直以来,湛江港集团对消防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从集团到基层单位,各级安全生产的负责人都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安全部门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为湛江港辖区内消防安全监管部门,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确保辖区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实行属地管理。现已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辖区各单位施工动火作业均由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审批,一级动火需报送集团安环部批准后送交公安局消防支队备案。如发生消防违法行为被处罚的,属地单位的安质部门负连带责任。在查处违法行为人的同时,属地单位同样要对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扣罚,以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与具体人员身上,促进增强责任意识。

在消防岗位资格培训方面,湛江港集团董事长、分管安全生产副总裁、安全环保部部长、各分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及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等564人取得了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并对集团公司全体班组长1 033人进行了规定学时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2010年至2013年,湛江港集团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的投入约6 800万元,主要包括日常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培训、应急演练及消防器材、装备配备等费用;石化仓储区消防投入5 000多万元,购买56 m高喷消防车1辆、42 m高喷车1辆、18 t泡沫运输车2辆、大马力消拖两用轮1艘(6 000 HP全回转消拖轮,达到CCS消防FF1等级)、重型防化服4套及远距离防爆对讲机20台等一批消防设施设备。

1.2 火灾高危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落实严管严控措施

2010年,湛江港公安局对石化仓储区域消防安全进行了评估;2011年,湛江港石化公司对石化码头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2012年,湛江港石化公司对石化库区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对评估、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意见,逐步落实。同时,对火灾高危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湛江港集团安全环保部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的形式加强对火灾高危单位进行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道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

近几年来,在重大节假日前,湛江港集团与公安局都联合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开展了对危化品运输仓储安全隐患排查、防范重特大事故自纠自查、石化新汽车装车台使用情况专项安全督查、港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检查、打非治违专项安全检查,等等。对消防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情况、民工宿舍的消防安全状况,火灾隐患的防范治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一共排查发现消防安全隐患381项,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督促整改,确保了辖区消防环境的安全稳定。

按照消防安全“网格化”和“户籍化”工作的要求,湛江港公安局对辖区单位进行了初步的大、中网格划分,建立网格57个,明确消防支队和各派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任务,将网格化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到具体警区、个人,全面排查辖区内的单位、场所,形成有效工作机制。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先后组织指导辖区派出所开展辖区单位消防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帮助整理成册档案99册;指导派出所消防民警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工作,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并指导辖区单位专职消防队的训练。

1.3 把好审核和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消防设计质量

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是防控火灾事故的关键环节,也是公安消防机构的重要职责。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严格落实消防建审工作责任制,做到“谁签字,谁负责”,本着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把消防设计审核关。坚持依照消防审核及验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辖区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和室内装修工程的防火审核和验收工作。在集团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审核和验收中,提倡服务型消防审核、验收,提高服务意识,在严格依法审核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未达要求坚决不允许施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

1.4 制定应急预案,与有关部门建立应急联动和处置机制,认真开展各类消防应急演练

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通过与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加强联系沟通,修改完善辖区全部重点单位(部位)的灭火应急预案,同时积极组织、指导消防中队开展定期实战演练,做到辖区“六熟悉”,定期开展与地方消防部队的联勤联训活动。2014年共开展石化仓储区油罐火灾应急救援演习、船舶火灾演习、高层建筑和办公楼应急疏散演练等共42场次,参加人员4 200人次,提高了辖区单位职工扑救初期火灾和应急疏散的能力,提高了港口消防队伍火灾事故和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湛江港石化仓储区已经成立消防应急救援中心,并正筹备组建相对独立的消防公司,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应急联动和处置机制。

1.5 开展消防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消防工作、举报投诉火灾隐患

湛江港集团紧密结合“119”消防周、“清剿火患”、“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及消防演练。在此期间,共悬挂消防安全宣传横幅50余条,制作消防安全知识橱窗22个,发放消防安全知识宣传资料累计2万余份,举办各类消防培训班、讲座,培训8 461人次;组织企业职工和装卸务工人员超过4 000人次收看《自救逃生》、《火灾避险与自救》、《学会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电教片;组织348人次参加消防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同时,设立举报投诉火灾隐患工作热线和奖励机制,以达到“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化区域消防救援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石化区域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配备、消防监督管理、消防应急救援与疏散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科学谋划、科学建设。

1)港口消防装备建设未能与港口经济发展建设同步。近年来,湛江港经济快速发展,以港口石化仓储区为例,石化产品的装卸储存量均大幅度递增,中转储存能力已经从起初的约20万m3增至现在的260万m3,现仍在继续扩建、增容,而我们的消防装备建设未能与港口同步发展壮大。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投入,但与沿海港口先进的消防装备建设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与当前的港口安全管理形势任务还不相适应。

2)港口基层消防队伍中农民劳务工消防战斗员的薪酬待遇低。部分辖区单位还未能全面贯彻并有效落实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农民劳务工消防战斗员流失较为严重,基层队伍留不住消防业务尖子、骨干,削弱了基层消防队伍的战斗力。

3 相关建议

1)推进石化区域消防路网和供水网的互联互通建设,进一步优化装备结构体系,及时解决远程供水等问题,建议借鉴佛山市和大连市消防的有益经验。2011年7月,佛山市政府斥资1 600万元采购了远程供水车组。该车组由两辆大功率车和一个器材装备车厢组成,采用进口奔驰底盘,荷兰生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供水技术,采用300 mm口径的水带进行供水,最大吸水深度15 m,可在水平直线3 km范围内同时为10台普通消防车24 h不间断的情况下供水一个月。2011年12月,大连市消防支队为战勤保障大队配备了一套远程供水模块。该远程供水系统由一台大功率供水泵车,一台水带自动铺设车组成,展开抽水时间为15 min,并配有滤网、冲锋舟、帐篷等随车防火装备。通过铺设150 mm口径的供水干线,可以将2 km范围内的水源以4 800 L/min的流量输送至火场。该系统采取轻量化设计,较之前荷兰进口的远程供水模块具有轻便、灵活、操作简便、吸水快、出水快、水带铺设时间短、收卷方便、需要人员少等特点。

2)推进石化区域灭火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由湛江港公安局消防支队牵头,各个消防中队配合,实现预案一体化管理。加强消防技战术研究和实战演练,强化消防战斗员对大型装备的熟悉应用培训和救援实战演练,不断提高扑救石化火灾的制胜能力。

3)与地方公安消防部队开展联勤联训活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保障港口一方安全稳定。

4)根据港口实际,在逐年解决必需的消防装备的同时,应积极培养和留住各类消防技术人才,提高基层消防队伍的战斗力,更好地为港口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此,建议提高农民劳务工消防战斗员的社会保险和福利等待遇。

猜你喜欢
消防支队辖区救援
紧急救援
井陉苍岩山派出所积极排查辖区流动人口
3D打印大救援
传递周恩来精神 永做“时代楷模”——淮安市消防支队淮安区大队翔宇中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潍城区大队 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奎文区大队 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