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现状分析

2015-12-17 08:38杨小玲熊真真
护理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记录本血糖仪试纸

杨小玲,袁 丽,熊真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研究生园地·论著】

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现状分析

杨小玲,袁 丽,熊真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调查了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6月调查了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的管理情况:血糖记录本、血糖仪及血糖试纸、制度和培训,并分析制度和培训对血糖记录本、血糖仪及试纸管理的影响。结果65个科室共有血糖仪161台,平均(2.5±2.0)台。88%科室有专用血糖仪存放点,91%科室有血糖仪交接班记录和上锁保管,血糖仪校对频率(19±14)次/月,校对人员为护士的占91%。7(11%)个科室中有专用血糖记录本,2%科室血糖试纸批号与血糖仪密码不一致。59(91%)个科室有血糖监测规范或制度,53(82%)个科室有血糖监测相关培训及记录。有无制度和培训对血糖仪校对频率、有校对记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在血糖仪及试纸的存储、质控和血糖记录方面欠规范,血糖监测制度和相关培训是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规范血糖监测的管理现状,建立院内血糖管理小组。

血糖仪;血糖监测;管理;非内分泌科室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涉及多个专科,如眼科、肾脏内科、心血管科、神经系统等科室,以及同其他多种疾病的交叉性,糖尿病患者不仅就诊于内分泌科,还因并发症或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而就诊于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点,其结果可评估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帮助制定降糖方案,反映治疗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因此,本研究调查了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于2013年6月调查了我院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的情况,包括血糖记录本、血糖仪及血糖试纸、制度和培训。排除重症监护室,共调查了65个科室,调查当日患者总数4 839例,当日需监测血糖患者有609例,约占总人数的12.59%。有血糖仪 161 台,每个科室有 1~8(2.5±2.0)台血糖仪。7个科室(11%)中有专用血糖记录本;59个科室(91%)有血糖监测规范或制度,其中53个科室(82%)有血糖监测相关培训及记录。

1.2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采用Pearson列联系数分析分类变量的相关性。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科室血糖监测管理情况 88%科室有专用血糖仪存放点;91%科室有血糖仪交接班记录和上锁保管;血糖仪校对频率(19±14)次/月,校对人员为护士的占91%,98%科室将血糖试纸存放于护士站,所有科室的试纸均在有效期内 (详见表1)。7个科室(11%)有专用血糖记录本,记录内容均有测定日期、时间、结果,记录患者姓名的占6%,均无操作者签名。

2.2 血糖监测制度和培训对科室血糖监测管理的影响 有无制度和培训对科室是否有专用血糖记录本、血糖仪专用存放地点及交接班记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仪校对频率、是否有校对记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有无制度和培训与是否有血糖仪校对记录之间有关联(P=0.005),Pearson 列联系数 r为 0.327。

表1 65个科室血糖监测管理情况

表2 有无血糖监测制度和培训对科室血糖监测管理的影响

3 讨论

有调查结果[1]显示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9.7%和12.5%,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包含了自我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和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等监测技术,其中自我血糖监测是血糖监测的最基本形式,即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本研究调查了某三级甲等医院除ICU和内分泌以外的所有科室当日住院患者(总数4 839例),发现约占12.59%患者需监测血糖,因血糖监测人群除糖尿病患者以外,还包括糖耐量异常、应激性高血糖、低血糖等血糖异常患者,可见测血糖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操作。血糖仪检测血糖具有快捷、灵敏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为保证血糖仪检验结果与检验科结果的一致性,加强医院对血糖仪检测血糖的管理尤为重要。

3.1 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在血糖仪及试纸的存储、质控和血糖记录方面欠规范 该院共有血糖仪161台,每个科室有1~8台血糖仪,其中配备血糖仪较多的科室主要涉及呼吸科、肾内科、VIP病房,这些科室收治老年或糖尿病患者较多,这说明血糖仪配备数量与科室收治糖尿病患者人数、频率有关。本调查中88%科室有血糖仪专用存放点,91%科室有交接班记录和上锁保管,这说明医院血糖仪储存管理欠规范,因测血糖有时间限制,尤其患者低血糖发作时须即刻检测血糖,血糖仪应定点存放,严格交接班,上锁保管以防丢失。本研究中科室血糖仪校对频率(19±14)次/月,89%科室有校对记录,调查过程中发现科室知道要对血糖仪进行质量控制,但对质控具体环节不清楚。每天血糖检测前、更换新批号试纸、血糖仪更换电池、仪器及试纸条未处于最佳状态时应进行质控检测,且每台血糖仪应有质控记录,包括测试日期、时间、仪器的校准、试纸条批号及有效期、仪器编号和质控结果。此外91%科室的校对人员为护士,血糖仪公司人员校对的科室为6%,由护士和血糖仪公司人员同时担任校对人员的科室为3%,说明每个科室都配有校对人员,但仅有89%科室有校对记录,因此科室是否按要求对血糖仪进行质控,是否每半年与检验科生化方法检测结果比对尚不清楚,为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质控记录。针对血糖试纸的调查发现有1个科室将试纸发给患者保管,取用便捷,该方法适用于测血糖较多患者的科室,但需注意告知患者及家属正确保存试纸的方法;调查还发现1个科室的试纸批号与血糖仪密码不一致,这与试纸批号变动时未更新血糖仪密码有关,因此试纸批号变动后立即更新试纸批号和血糖仪密码。此外,本次调查中仅11%科室有专用血糖记录本,血糖本内容均未涉及操作者签名。科室虽然未把血糖记录本直接纳入病历管理,而是将血糖值抄写在血糖记录单上放入病历中保管,但医疗文件书写规定执行操作后操作者须签全名,因此血糖记录本内容应包括姓名、测定日期和时间、结果以及操作者签名。

3.2 血糖监测制度和相关培训是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中91%科室有血糖监测规范或制度,82%科室有血糖监测相关培训和记录,发现有制度和培训的科室血糖仪校对频率[(26±9)次/月比无制度和培训的科室血糖仪校对频率(17±15)次/月]高,有制度和培训的科室校对记录比例为77%,比无制度和培训的科室校对记录比例65%高,还发现有无制度和培训与是否有血糖仪校对记录之间有关联,这说明制度和培训是血糖仪质控的影响因素。毕小云等[2]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各护理单元非专业人员调查也发现95.5%使用血糖仪非专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仅1.5%护理单元有血糖仪标准操作流程,85.7%血糖仪定期校准,1.5%有质控记录,杨泉[3]也报道一所三级甲等医院68.55%护士没参加过专业培训。未经培训就从事血糖仪检测血糖操作,由于人为因素可能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4],从而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3.3 建立院内血糖管理小组,改善和规范血糖监测管理现状 为规范血糖床旁检验的操作,卫生部发布了 “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仪监测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5],中华医学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也共同颁布了 “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应用建议”[6]。但通过本次调查研究,院内非内分泌科室血糖监测管理在相关政策的实施中仍存在一定缺陷,仅11%科室有专用血糖记录本,91%科室有血糖监测规范或制度,82%有相关培训及记录,少数科室存在血糖仪及试纸的保管、校对不合理。为此本院建立了院内血糖管理小组,以规范非内分泌科室血糖仪检测血糖的管理。首先,建立标本采集、血糖检测、质控、检测结果报告出具、血糖仪的储存、维护和保养及废弃物处理规程,制定了专用血糖记录本,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涉及血糖仪检测原理、适用范围,血糖仪、试纸及质控品的贮存条件、标本采集、测血糖操作步骤、质控方法、结果解读与分析等。丁飚等[7]发现护士对血糖监测知识的掌握程度随护龄增长和监测工作量的减少而降低,所以针对不同层面的临床护士提供了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并记录培训及考核结果,考核合格者方能从事血糖仪操作。同时为加强血糖管理团队成员的培训和管理,院内血糖监测管理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利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现状质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及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Yang W,Lu J,Weng J,et al.P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毕小云,张莉萍.POCT血糖仪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256-258.

[3]杨 泉,张彦超.442名护士院内利用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43-149.

[4]袁 丽,熊真真,武仁华,等.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操作行为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2A):18-20.

[5]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便携式血糖检测仪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EB/OL].(2009-08-03)[2013-12-28].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VC8zvd4KYRjbZ -07q CQk9Rjn_RO5m7S3oSnToIPQETFCaVpAaLTA5o7C9bd8S4 G2t2nHS6nAM4Ydf8xa--upnfBJjcVf8HSBLO0AnZoNpy

[6]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糖尿病诊断治疗中实验室检测项目的应用建议[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1):4-11.

[7]丁 飚,张妮娜,阚 凯,等.662名临床护士血糖监测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及培训对策[J].护理学报,2012,19(12B):13-16.

Management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Non-endocrine Departments in a Class III Grade I Hospital in Chengdu

YANG Xiao-ling,YUAN Li,XIONG Zhen-zhen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non-endocrine departments,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MethodsIn June 2013,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bou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management including blood glucose records,glucose meter and test strips,systems and training,and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and training on blood glucose records,glucose meter and test strips management was analyzed.ResultsTotally 161 glucose meters were found in 65 departments,with an average of(2.5±2.0)meters per department.There was a special place to store the glucose meter in 88%of the departments and there were blood glucose meter shift recording and locked storage in 91%of the departments.The calibration frequency of blood glucose meter was(19±14)times every month,and 91%of the proofreaders were nurses.Seven(11%)departments had special blood glucose recording book,and blood glucose test strips’ number couldn’t match the glucose meter’s password in 2%of the departments.A total of 59 (91%) departments ha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and specifications and 53(82%)departments had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training and records.The system and training exert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difference of blood glucose meter proofreading frequency and proof recording(P<0.05).ConclusionThe storage of blood glucose meter and test strips, quality control and recording are not reasonable and system specification and training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In order to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 non-endocrine departments,a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team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glucose meter;blood glucose monitoring;management;non-endocrine department

R473.58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2.001

2014-08-27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FZ0044)

杨小玲(1988-),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护师。

袁 丽(1963-),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内科护士长,内分泌代谢科护士长。

方玉桂]

猜你喜欢
记录本血糖仪试纸
东屯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本:用心绘就幸福底色
血糖试纸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血糖仪的发展史
自测血糖靠谱不
血糖仪的教训
自测血糖靠谱不
血糖试纸不要放进冰箱
以质量记录本为抓手促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情感小品
废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