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名发展中国家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分析

2015-12-17 08:07朱丽辉谢钅监辉石绍南梁游游
护理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本院心肺态度

朱丽辉,王 莉,谢钅监辉,刘 新,石绍南,梁游游

(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社区护理】

249名发展中国家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分析

朱丽辉,王 莉,谢钅监辉,刘 新,石绍南,梁游游

(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护士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认同态度的调查,探讨开展相关培训的必要性。方法2013年3月—2014年9月,对来自17个国家的249名在职护士,进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式,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国内组为湖南省内各级医院在职女性儿科护士,共129名;国外组为在本院参加发展中国家护理培训班的护士,共120名。结果通过培训,针对是否同意在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否有益护理工作,培训后国外组的同意率上升了28.3%、30.8%,国内组上升了57.4%、18.6%;针对是否同意家属出现在心肺复苏现场,培训后国内组的同意率为83.7%,上升了14.0%;培训后国外组为60.8%,上升了35.8%;针对医学查房时是否同意家属在场,国外组同意率由30.8%上升至74.2%,提高了43.4%(P<0.001),国内组该条结果无变化(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鼓励家属参与医疗护理活动,彰显护理人性化关怀;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能转变护士观念,提升对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度。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认同态度;发展中国家;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family-centered care,FCC)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英国首先提出[1-2]。认为家庭在确保患者健康与权利方面,充当主要角色,而情绪、社交和发展支持是健康护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医务人员不能单纯把患者作为一种临床病例来看待(即仅对其医疗问题给予重视),而应把其作为属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来看待,体现在护理工作中[3-6]。该模式40多年来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外研究发现,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家属的焦虑[7-10]。本院自2010年开始,尝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通过医护分组同管患者等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1-13]。为了了解发展中国家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笔者对249名发展中国家的护士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于培训前后进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认同态度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

2013年3月—2014年9月,来本院进修学习和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17个发展中国家在职护士249名,分为两组,国内组为在本院进修学习的湖南省内各级医院在职儿科护士,均为女性,共129名。国外组为在本院参加发展中国家护理培训班 (培训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湖南省儿童医院承办)的护士,共120名,男性24名,女性96名。分别来自塞拉利昂、肯尼亚、牙买加、多米尼克、格林纳达、赞比亚、巴哈马、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塞舌尔、毛里求斯、斐济、苏丹、加纳、厄立特里亚、津巴布韦、马尔代夫、桑给巴尔、坦桑尼亚、汤加、委内瑞拉、斐济、巴拿马、多米尼克、萨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16个国家和地区。249名护士所在医院及学历情况详见表1,均接受3学时的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所有学员均于培训前后接受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问卷调查。

表1 249名发展中国家护士一般资料(名,%)

2 方法

2.1 培训及调查方法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培训内容包括: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理论、具体方法,各国经验,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1)护士一般情况,即国家、职业、性别、医院级别、学历等;(2)在职护士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包括:是否同意在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否有益护理工作,是否同意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是否同意医学查房时家属在场,是否阅读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报刊、文献、书籍等资料,是否参加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培训,是否愿意成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中的一员。

两组分别于培训前后发放问卷,每名学员均独立完成答卷,即填写一般情况及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认同态度调查表。

2.2 质量控制 根据预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案和调查表进行完善,之后实施调查。调查员为授课老师,均独立从事249名学员的中英文教学,确保调查方法一致。

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统一编码,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将原始数据进行双录入,经过逻辑查错形成最终数据库。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培训前后效果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

3 结果

向两组对象分别发放问卷498份,培训前后各249份;均收回问卷498份,有效回收率100%。培训前,两组对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度均较低,详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前后对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对比(名)

结果表明:教学培训完成后,国外组在各个条目的同意率比培训前增长,增长幅度为28.3%~43.4%,分别表现在:85.8%同意在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90.0%认为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有益于护理工作;60.8%、74.2%同意心肺复苏和医学查房时家属在场,53.3%学员通过阅读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报刊、文献和书籍等资料,55.0%主动参加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培训,65.8%愿意加入到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中。见表2。

国内组在各个条目的同意率比培训前增长,增长幅度为13.9%~57.4%,教学前后同意在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人员从33.3%上升到90.7%;认可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有益于护理工作的人员从54.3%上升到72.9%;同意家属出现在心肺复苏现场的人员由69.8%上升到83.7%;医学查房时同意家属出现在现场的态度无变化;愿意自觉阅读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资料的人员从19.4%上升到74.4%。详见表2。

4 讨论

4.1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理念有待推广,相关培训可改变护士的认同 表2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对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理念尚缺乏认识,通过3学时培训,调查249名护士是否同意在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是否有益护理工作,国外组分别上升了28.3%和30.8%,国内组分别上升了57.4%和18.6%,较培训前态度有明显改变。对于是否愿意成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中的一员,国内组学员不论培训前后都愿意成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中的一员,这说明护理人员非常愿意接受新理论新知识,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受限,导致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进入中国10年后,他们才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以家庭为中心护理,这也提示高层管理者要关注市、县级普通儿科护士的在职教育;国外组仍有34.2%的护士不愿意。经进一步交流发现不愿意的原因是:护理人力资源在发展中国家非常紧张,虽然认为好,但没有人力去开展。国内组93.8%护士希望将来能继续参加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培训,74.4%护士愿意主动阅读有关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报刊、文献、书籍等资料,这说明未来继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相关培训的必要性。同时,符合我国“十二五”护理发展纲要的要求[14]。

4.2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实践培训引进了现代护理理念,鼓励家庭参与医疗护理活动 Duby等研究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成为伙伴关系,能更好地沟通交流和取得配合[15-16]。为了调查发展中国家护理人员是否认同这个观点,笔者对249名护士在“是否同意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是否同意医学查房时家属在场”2个方面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关于心肺复苏时家属是否在场,通过学习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权利、意愿、培训家属心肺复苏术的知识,做好现场咨询和指导,重新制定家属在现场的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术指南,强化配合的重要性等,国内组83.7%护士同意家属出现在抢救患者现场,较培训前提升了13.95%;国外组60.8%护士同意家属出现在抢救患者现场,较培训前上升了35.8%。但通过现场讨论也发现,绝大部分人员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家属希望出现在抢救现场的想法,但考虑人力资源不足,不能做好心肺复苏术前家属的教育;无专人(医护人员)陪伴家属并提供现场咨询;而由于中国的社会现状,抢救患者失败可能引发医患矛盾等,被调查者仍然不同意家属出现在患者心肺复苏的现场。

针对是否同意家属出现在医学查房现场,由于授课者在国内组护士课堂培训时,没有做任何讲解,所以调查结果变化不大。在国外组培训时,强调了家长参与的利弊,以及家长权利,医学查房时同意家属在场由30.8%上升至74.2%,提高了43.4%。家属出现在医学查房现场,由于国外组分析了参与的利弊,强化了权利培训等,护士认可家属出现在现场(P<0.001);国内组没有特别强调指出该内容,所以培训前后的调查结果变化不大(P>0.05)。相反,家属出现在抢救现场,国内组进行了强化培训,护士认可度提升了,这说明培训非常重要。因为培训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

5 小结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护士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认同态度调查发现,教学干预不仅改变护士观念,也改变护士行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开展不仅能落实人性化护理,也能很好地鼓励家属参与医疗护理活动中,对和谐医患关系起着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一个科室或者医院如果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领导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1]Jolley J,Shields L.The Evolution of Family-centered Care[J].Pediatr Nurs,2009,24(2):164-170.

[2]Cherl L.Hoying,Linda Workman,Susan Allen,等.以 家 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探讨及安全管理[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6):481-484.

[3]Griffin T.Family-centered Care in the NICU[J].J Perinat Neonatal Nurs,2006,20(1):98-102.

[4]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12-14.

[5]毛 蔚,刘 佳.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7):71-73.

[6]Obeidat H M,Bond E A,Callister L C.The Parental Experience of Having an Infant in the 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J].J Perinat Educ,2009,18(3):23-29.

[7]Latour J M,Van Goudoever J B,Schuurman B E,et al.A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ing the Experience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Admitted to Seven Dutch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2):319-325.

[8]Latour J M,Van Goudoever J B,Duivenvoorden H J,et al.Construction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EMPATHIC Questionnaire Measuring Parent Satisfaction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2):310-318.

[9]Latour J M,Van Goudoever J B,Duivenvoorden H J,et al.Hazelzet,Perceptions of Parents on Satisfaction with Care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The EMPATHIC Study[J].Intensive Care Med,2009,35(6):1082-1089.

[10]Melnyk B M,Alpert-Gillis L,Feinstein N F,et al.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Parent Empowerment:Program Effects on the Mental Health/Coping Outcomes of Critically Ill Young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J].Pediatrics,2004,113(6):597-607.

[11]朱丽辉,李凤辉,祝益民.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3,27(8):2512-2514.

[12]尹力平,杨 娟,杨春香,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哮喘患儿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98-99.

[13]李凤辉,刘花艳.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喘憋性肺炎患儿吸痰的影响评价[J].当代护士,2013(9C):145-14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2(6):9-12.

[15]朱丽辉,王 莉,杨梅雨,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的发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557-1559.

[16]Duby J C.Role of the Medical Home in Family-centered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uncil on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Pediatrics,2007,120(5):1153-1158.

Identity of Family-centered Care of Nurs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ZHU Li-hui,WANG Li,XIE Jian-hui,LIU Xin,SHI Shao-nan,LIANG You-you
(Hunan Children’s Hospital,Changsha 41000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dentity of family-centered care of nurse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family-centered care related training.MethodsFamily-centered care training was carried out for 249 nurses from 17 countrie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129 nurses from hospitals of each level in Hunan province and another 120 nurses from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ResultsAfter the training,28.3%of the domestic nurses and 57.4%of foreign nurses regarded family-centered care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he hospital.Meanwhile,30.8%of the domestic nurses and 18.6%of foreign nurses agreed family-centered care would benefit nursing.83.7%of the domestic nurses and 60.8%of foreign nurses agreed families should be on scene of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nd the proportion rose by 14.0%and 35.8%respectively.74.2%of foreign nurses agreed families should be there then there is medical ward round and the proportion rose by 43.4%(P<0.001)but no change was found among domestic nurses(P>0.05).ConclusionWith family-centered care,families are supported to participate in nursing activities which benefits personalized nursing and family-centered care training helps nurses to change their idea and promotes their identity on family-centered care.

family-centered care;identity;developing country;nursing

R473.2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5.072

2015-02-27

湖南省卫生厅课题(B2014-127)

朱丽辉(196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主任护师。

陈伶俐]

猜你喜欢
本院心肺态度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心肺血管病杂志》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