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迎合

2015-12-19 08:44孙献涛
留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光明日报底气面子

不迎合

《留学》杂志社社长孙献涛

一家市场化的机构敢于“不迎合市场”,底气一定源于对资源的有效掌控。

EB-5会不会在9月30号之后涨价?这是移民生意圈子里的一个热点话题。50万美元、80万美元、100万美元,似乎都有可 能。

涨有涨的好处。太平洋加达移民的副总裁石诺认为,移民的本质是资产配置,涨起来可以把那些跟风的穷人过滤掉—你钱不够还硬要往外移,这在加达石总这儿是要被劝退滴。

主动劝退客户,这也是生意之道。本期《留学》封面人物王慧琴是上海光华学院(浦东校区)的校长,面对SAT成绩2300分的学生,坚持不帮她修改GPA成绩,最终学生无缘排名更高的名校,学校也失去了一次炒作的机会。这也是一种劝退,缘于王慧琴的“三不政策”:不改成绩,不误导学生,不迎合市场。

一家市场化的机构敢于“不迎合市场”,底气一定源于对资源的有效掌控。对于已呈鸡肋之势的英国留学代理,科博留学不但免费帮你DIY,一旦你申请成功,它还有可能给你一笔奖学金。很显然科博考虑的不是这点代理费,后端服务以及学校返佣,才是这家掌控了200余所英美学校资源的机构所看重的。

对于留学生本人来说,学会“不迎合”更加关键。上周《留学》杂志在“母公司”光明日报社举办了一场“美国社区大学转学录取论坛”,近十家美国社区大学派出代表不远万里专程与会。对于社区大学这一“逆袭利器”,美国供方和中国需方讨论的焦点,最后竟然集中到了“中国家长的面子”上—“虽然我已经知道(刚刚听懂)社区大学的性价比超高,但我就是抹不开面子”。这时候留学生本人就应该以“不迎合”的姿势挺身而出了—“我活着,不是为了爸爸妈妈你们的面子。”

说到父母的面子,本次论坛上还有一段似乎不相干的插曲。专程与会的美国圣马特奥总院(San Mateo Colleges)副院长栾晶博士,一进光明日报大门就款款下拜—这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是栾茀的儿子。

这有一段公案。1981年3月26日,光明日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从台湾内迁、屡受迫害而矢志不渝的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茀的事迹。栾副教授曾就学于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懂十五种语言,主讲过十三门课程,最后死于五十五岁的盛年。主笔记者樊云芳回忆,正是从这篇超长报道开始,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五个年头,光明日报再次确认了自己为知识分子代言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光明日报底气面子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担当要去“三股气”——正气足方能有底气
为政底气
深情寄语殷殷祝福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某贪官的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光明日报》和@光明日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对比分析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