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肌移位术矫治面神经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疗效比较

2015-12-19 07:09董敬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下睑睁眼眼睑

王 伟 董敬民

1)河南鹿邑县人民医院眼科 鹿邑 477200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 450053

面神经麻痹眼睑闭合不全在临床有较高发病率,是面神经麻痹功能性障碍主要类型之一。眼轮匝肌因面神经损伤出现麻痹征象,引发下睑松弛外翻、上睑退缩,上、下睑无法完全闭合,失去了对眼球的保护功能,且泪泵系统及瞬目功能受损,患者通常会有角膜溃疡、眼睛灼痛、角膜炎、结膜炎、角膜干燥发生,严重者,视力甚至丧失[1]。本研究选取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患者112例,分别采用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矫治术与改良颞肌移位术矫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6—2015-01我院眼科收治麻痹性眼睑闭合不全患者112例(160眼),男80例,女32例,年龄16~74岁。病程(8.7±0.7)a。单侧68例,双侧46例;伴下睑外翻44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及改良组,每组56例(80眼)。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无麻风反应、麻风治愈者,睑闭合不全>6个月;(2)睑裂在用力闭眼时仍>5mm,角膜伴或不伴感觉障碍;(3)观察眼部,无感染病灶;(4)<65岁;(5)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2-3]。

1.3 疗效评定标准 优:睑裂在重闭时<1 mm,病变有改善或角膜稳定,无睁眼困难和下睑外翻等不良事件;良:睑裂在重闭时1~3mm,病变有改善或角膜稳定,无睁眼困难或下睑外翻等不良事件;一般:相较术前,睑裂重闭时有改善,但仍>3mm,观察示角膜病变未发生恶化,可有轻度下睑外翻伴发,无复视、睁眼困难等不良事件;差:睑裂在重闭时无缩小,可有明显下睑外翻出现,有复视、睁眼困难等严重并发症,或角膜发生病变,恶化[3-4]。

1.4 方法 (1)传统Johnson颞肌移位术(传统组):对本组病例实施局部麻醉,切口位置选择在颞部耳廓上方1cm 处,顺颞肌纤维方向作长约3cm 纵行斜切口。将颞肌浅筋膜显露,上开一小窗,呈倒三角形,颞肌及筋膜即可见。经小窗对颞肌筋膜束钝性分离,约1cm 宽,并最大限度分离至支点方向,后切断。此外,取1 根大腿阔筋膜,宽0.3cm,长约10 cm,一端包埋吻接颞肌筋膜束断端,吻合处尽量处理光滑。后在内、外眦各取一小切口,内呲韧带经内眦切口可显露中。经皮下隧道将阔筋膜另一端引至外眦切口,分为2束,经皮下隧道分别与上、下睑缘紧贴,向内眦切口引入。将其在适当压力下于内眦韧带固定。切除多余阔筋膜条,对所有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2周嘱患者进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取抗生素静脉应用对感染预防,并在2周后,指导镜前嚼口香糖,对移位肌进行锻炼。(2)改良颞肌移位矫治术(改良组):基本操作方法同上,改良如下:首先,下睑筋膜条省略,以防下睑在术后外翻,或原有外翻程度加重,若手术操作前有下睑松弛或外翻情况伴发,可应用睑板悬吊术或缩短术矫正。其次,上睑筋膜条并非一定于内眦韧带固定,将上睑筋膜条依睑闭合不全程度,于上睑板中部或内侧固定,以防手术完成后泪器和内眦部结节损伤,可诱导睁眼困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传统组手术总优良率为57.1%,明显低于改良组89.3%,2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传统组睁眼困难5眼,睑外翻18眼,改良组无睁眼困难,轻度睑外翻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目前颞肌移位术诱导的并发症已引起关注,睁眼困难、下睑外翻为颞肌移位术主要术后并发症[5-6]。本研究应用Johnson法,有更高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严格随访相关。为防颞肌移位术后有睑外翻发生,多项研究认为,筋膜条用于下睑时,不宜过粗,所选取的下睑隧道不宜太宽,另外,手术操作时,筋膜条尽可能在轮匝肌层和睑板层间穿行,并与睑缘靠近[7]。同时,外眦部筋膜条的方向和位置需在外眦角以上,避免引发外翻。可采用改良手术,如手术时一褥式缝合下睑中部皮肤小切口中的睑板和皮肤,避免筋膜条下移。因术后对睑外翻病例进行分析,可有下睑筋膜条与睑缘远离的情况出现,严重者可达睑板下缘,且表现为透过结膜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66眼应用此种方案,睑外翻仅4例,明显降低。实践表明,术前睑外翻的患者,手术完成后有较高睑外翻风险,若术前有睑外翻存在,需予以矫正,因传统颞肌移位术对睑松弛或睑外翻无法较好矫正。上睑为眼睑闭合的关键,下睑仅辅助。本研究改良组使手术步骤进一简化,且使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在对Johnson 法治疗术后睁眼困难或睑外翻患者处理时,需依据情况,将于上下睑分布的筋膜条部分切除;再以悬吊术或睑缩短术矫正下睑外翻,完成改良手术。经处理后的患者,效果良好,眼睑可完全闭合,与外眦由残留的筋膜条存在粘连,促使作用发挥相关。

总之,麻痹性眼101睑闭合不全采用改良式颞肌移位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优良率,防控不良事件,对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张元元,高淑红.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110-111.

[2]毛竹,马世骏,胡玲香.针刺跷脉治疗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机制初探[J].天津中医药,2011,28(1):37-38.

[3]钱坚革,严良斌,张国成.颞肌移位术矫治麻风性睑闭合不全的远期疗效[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3,22(2):1-3.

[4]王琪影,王剑,代淑媛.周围性面瘫的手术治疗浅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2(2):99-100.

[5]罗定安,何宜新,昝涛,等.颞肌、颞筋膜、颅骨骨膜复合组织瓣转位悬吊法矫治晚期面瘫[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3(5):89-98;99.

[6]钱坚革,严良斌,张国成,等.两种颞肌移位术矫治麻痹性睑闭合不全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22(6):56-57.

[7]钱坚革,严良斌,张国成.麻风麻痹性下睑外翻矫治的远期疗效[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11):410-411.

猜你喜欢
下睑睁眼眼睑
你不知道的睡眠冷知识
复杂眼睑裂伤分型及手术整形的临床分析
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
改良下睑袋整形术治疗下睑松垂的临床体会
改进式提上眼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青少年上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浅析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
复杂眼睑裂伤分型及手术整形的临床分析
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