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2015-12-20 09:23岚高艺青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3期
关键词:标准差变异性收缩压

王 岚高艺青

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王 岚①高艺青①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功能以及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和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的24 h动态血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而且其增加与认知功能减退有着密切的关系。

老年高血压; 2型糖尿病; 血压变异性; 认知功能

近几年,我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额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病发率和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据有关研究显示高血压与认知能力损害有着密切的联系[1-5],传统的高血压病的方法是诊室血压,血压值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缺乏再现性,而近几年血压变异性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能够很好地反映器官损害的程度,诊断出血压变化与认知能力的相关性。本院为了进一步研究此项内容,选取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研究,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按照是否伴有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120例患者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60~85岁,平均(73.21±13.51)岁,病程10~38年;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的诊断标准以及用2010年版中国2型DM防治指南诊断标准;120例患者均排除有继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心房颤动、心脏手术史以及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疾病等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患者动态血压和血压变异情况,采用有进口英国Sun Teeh公司ABPM-04 无创便携式袖带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患者的血压,把此检测仪的袖带系在患者左手臂靠上位置处,然后操作机械,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进行间断自动充气,利用震荡的方式进行测量患者24 h动态血压值。患者动态血压的检测时间一般是白天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在使用血压监测仪测量的过程中,注意每隔半小时或者1 h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另外要注意血压干扰的排除,排除方法利用人机对话进行,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主要为监测指标:比如患者24 h 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标准等等相关指标都要做好记录[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功能以及24 h动态血压(24 h ABPM)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在对患者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日间舒张压/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以及24 h收缩压/舒张压加权标准差,然后根据血压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监测过程中患者的各个监测指标。

1.4 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经过检测后医务人员要及时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合理的评分。评定项目为近20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为1分:患者的日常活动可以自理;2分:患者做一些事情有些困难;3分:患者的日常活动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4分:患者无法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正常:20分;日常生活能力缺损:总分>26或有2项以上功能丧失[4]。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和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比较(±s)

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观察组(n=60)14.03±5.1713.60±3.6713.34±3.4711.27±4.6110.91±3.2710.80±3.32对照组(n=60)11.31±2.8311.33±2.9411.27±3.95 9.51±2.41 9.53±2.53 9.54±3.36 t值0.2900.0950.1540.0240.0810.549 P值0.0000.0000.0010.0090.0050.028组别24 h收缩压标准差白天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

2.2 两组患者认知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认知正常17例,对照组为28例( χ2=5.0000,P=0.0253);观察组患者轻度功能认知障碍42例,对照组为30例( χ2=4.3022,P=0.0381),观察组的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老年认知障碍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都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高血压可导致人体血管和心脏结构的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糖尿病的病因是高血糖导致的人体代谢紊乱疾病。据有关研究显示,糖尿病能促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病变会影响患者体循环大、中动脉部位,致使患者血压调节中枢功能减退,从这些方面来看,糖尿病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收缩压上,特别是患者白天收缩压的上升,对患者血压影响比较大,其而对人体舒张压的影响较小,所以在监测的过程中会出现患者日间脉压增大。分析患者脉压,发现脉压增大是大动脉血管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的标志。高血压、糖尿病二者合并会加重病情,共同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5-7]。

临床已经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人体认知功能损坏的一个重要标志。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达成共识。有学者做过一项研究,研究表明人体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人体认知功就会相应的减退较,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增加10 mm Hg,对照组增加7 mm Hg,认知功能减退明显增高。另外,也有研究表示高血压病同时也是低血压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8]。在临床上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高血压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晰,不过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血流灌注不足和神经退行性改变可能是引起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

人体血压变异是人体血压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主要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体血压波动的程度。人体血压变异是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程度的重要指标。血压变形增大一般表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引发各种心脏疾病[9-10],血压变异是临床上研究和评估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程度重要价值参数。与单纯高血压相比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更大,增加高血压患者认知能力障碍程度。另外,高血糖会使人体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高血压病情,也加重了压力感受器的损伤,是人体神经功能失衡,导致人体认知障碍。

2008年Nagai等对55例未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方式是利用测量患者动态血压、颅脑磁共振、MMSE量表等对患者各个机体部分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体认知障碍和脑萎缩的重要标志是人体动态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非构型改变,在此基础上对提出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积极控制24 h动态血压,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脑萎缩现象[11-12]。同时也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和神经功能障碍,这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失常程度较为明显,这类患者容易出现外周血管阻力增大,所以这类患者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比较容易出现较高水平的收缩压,尤其夜间收缩压增高,而对舒张压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点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患者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比较弱[13-15]。而糖尿病伴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夜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血压水平明显升高,出现血压节律异常现象,这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患者出现这种症状,需要提高你警惕。所以,控制夜间血压、纠正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和控制患者夜间血压是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降压药的同时要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患者血压节律异常症状,预防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此次研究中,经过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标准差和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日间血压短时变异性和夜间收缩压增高与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功能损害较大,影响人体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而且其增加与认知功能减退有着密切的关系。

[1]张莉.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D].兰州:兰州大学,2014:1-45.

[2]王伟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0):159-160.

[3]孙红霞,贾文剑,申玉卿,等.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680-681.

[4]雷宇,滕晓云,刘力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特点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9):886-887.

[5]刘茜.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1):57-58.

[6]姚建宇,焦雪琴.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19(9):98-99.

[7]王贵华,汪汉,李璐.老年高血压病与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心率变异性和动态血压变化分析[J].临床医学,2009,36(8):55-56.

[8]林凤仙.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临床意义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6):17-20.

[9]黄建勇,周覃桃,莫显汉.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功能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当代医学,2013,6(6):45-46.

[10]彭清,王小洁,余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7):76-79.

[11]包艳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64-65.

[12]王煜,邓洁,钟琪.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5-17.

[13]黄捷,石海莉,韩凌.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9):1444-1445.

[14]朱志全.老年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25-26.

[15]吴泽兵,张颖,余其贵.高尿酸血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内皮素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45):75-76.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gnitive Function/

WANG Lan, GAO Yi-q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3):014-016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clinical data of 120 elderly patients from March 2011 to November 2014,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control group only,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24 hour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24 h ABPM) change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 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coefficie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 during the day, during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coefficient, nocturn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night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While the rest of the 24 hour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dex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ability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creased, and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loss and cognitive function.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ognitive func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3.005

2014-12-18) (本文编辑:蔡元元)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公益性科研项目(FTWS2014072)

①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

王岚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00,China

猜你喜欢
标准差变异性收缩压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订正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更 正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