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SON 的数据交换模型

2015-12-20 06:56张沪寅屈乾松胡瑞芸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5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流日志代理

张沪寅,屈乾松,胡瑞芸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0 引 言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数据交换系统[1-4]都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按照自有的标准来设计,在数据交换效率、通用性与扩展性上较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 “中心+代理”的数据交换模型,采用JSON 作为总线技术,数据交换中心作为架构中心,数据交换代理节点提供代理服务的星型结构模式,在提高数据交换效率的同时,也具备很高的通用性与扩展性。

1 研究现状

传统的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具有良好的数据存储格式、可扩展性、自描述性、高度结构化等优点,成为了目前各系统间和系统内部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文献 [1-4]都是在XML的基础上对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分别在安全性与实用性做出了改进,但基于XML数据交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如数据冗余性高、解析速率慢、浏览器不兼容等问题,使得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速度较慢,在客户端解析也较为麻烦。

JSON 是一种能够代替XML 的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不同的文献也给出了JSON 在数据交换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可行性。文献 [5]给出了JSON 与XML 在传输效率方面的对比研究,在扩展性和可读性上与XML相当,但在数据传输效率和解析难度上远优于XML;文献 [6]探讨了使用轻量级的JSON 作为数据传输格式的可行性;文献 [7]给出了在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方面JSON 的应用。

目前数据交换模型的架构设计多是采用 “代理+服务器”的思想。文献 [8]基于SOA 的数据交换平台,提出了 “代理+服务器”的模式,使系统层次结构清晰,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研发的难度;文献 [9]给出了在分布式系统中基于SOA 平台技术的数据交换的研究,在JMS的技术基础上实现了数据交换平台。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的基于JSON “中心+代理”的数据交换模型是一个全新的模型,将要交换的数据转换成JSON 信息流,在数据交换代理节点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对信息流进行传输,数据交换中心对信息流进行上传、下载以及实时监控,系统层次清晰,在保证了通用性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交换效率。

2 数据交换模型的介绍

模型在总体上以JSON 作为总线技术,数据交换中心(data exchange center,DEC)作为架构中心,数据交换代理节点 (data exchange agent node,DEAN)提供代理服务的设计结构。整个体系结构为星型结构,DEC 处于中心位置,它是实现数据交换的中心,它通过标准的Web Service接口为每个DEAN 提供服务。数据交换的过程就是,各个应用系统以DEAN 作为代理接口与DEC进行消息与数据的交换,所有消息与数据的交换均为JSON 信息流。模型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交换模型总体架构

DEAN 是整个数据交换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各个应用系统的桥梁,每一个DEAN 负责一种数据库系统的代理。它的主要功能是捕获应用系统的交互事件、封装信息流、与DEC交互。这里,信息流包括消息与数据两部分,消息则包括数据交互双方代理结点的信息、数据交互的操作信息等,数据则是要上传或下载的数据。信息流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流的组成

信息流的通用JSON 格式为: {“MESSAGE”: [],“DATA”:[]}。

DEC是整个数据交换模型的核心,主要功能是信息流的解析、信息的应答交互管理、数据的上传/下载、服务监控等。信息流的解析是指DEC 根据信息流的消息 (头部)建立起两个要交互代理结点的数据传输通道,并确定传输的方式 (比如数据插入、更新等),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信息的应答交互管理是基于 “请求+应答”的模式,在数据交换的前期,数据发送方以 “请求”的方式向数据接收方发起数据交换的连接,收到接收方的 “应答”后,开始进行信息流的传输,发送方上传数据,接收方下载数据。服务监控是指DEC要对交换过程进行监控,记录数据传输的日志,当数据传输发生瘫痪时可以及时恢复,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功能流程如图3所示。

因此DEC的整体行为就像一个虚拟的中心数据库,同时又像一个交换机,信息流以JSON 在可靠的信道中传输,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整个数据交换的底层实现对各应用节点是透明的,该结构耦合性低,并且很容易扩展为层次的雪花型结构,构建为多级的数据交换中心结构,以支持更大范围的广域方案。当增加一种数据库类型时,只需要建立一个对应的代理结点连接到DEC即可。

3 数据交换流程与实现

数据交换的流程包括:建立连接、信息流封装、数据上传/下载、服务监控、会话结束。

图3 功能流程

3.1 建立连接

应用系统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采用的是 “请求+应答”的模式,数据交换的发送方通过对应的DEAN 向DEC发送一条请求的ASK 信息流,DEC通过与数据接收方的交互获得应答请求的ANSWER 信息流并返回给发送方,此时建立连接完成。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交换建立连接过程

ASK 信息流的消息部分主要包括发送方代理节点SEND_ID、接收方代理节点RESERVER_ID、信号量ASK (初始化为0,表示发送请求),若DEC找到对应的接收方DEAN 的服务,DEC 将信号量ASK 置为1并发送到对应的代理节点,接收方DEAN 收到ASK=1 的信号量后,发送一个ANSWER=1的信号量给DEC,DEC再转发给发送方DEAN,发送方DEAN 收到ANSWER=1的信号量,则知道建立连接成功。若DEC 未找到对应的接收方DEAN,则直接返回ANSWER=0的信号量,告诉发送方建立连接失败。

例如:ASK 信息流的JSON 表示片段为:

3.2 信息流封装

在数据交换中信息流的封装包括消息的封装与数据的封装,消息包括发送方代理节点SERD_ID、接收方代理节点REVERSER_ID、业务类型BUSSINESS_TYPE、上传时间UPLOAD_DATE等。数据的封装是发送方代理节点通过调用JDBC得到源数据的数据集ResultSetMetaData,将其转化为JSON 格式数据,具体方法如下:

3.3 数据上传/下载

数据的上传/下载实质就是发送方将源数据上传到缓冲池,DEC将源数据转换为目的数据,提供给接收方下载的过程。采用缓冲池来实现,缓冲池是一个固定大小的队列,当缓冲池未满时,发送方将源数据放入缓冲池,缓冲池满时,发送方将处于阻塞状态,等待缓冲池的资源,当超过最长等待时间时发送方给服务监控系统发送一个异常消息,交由服务监控系统处理。如图5所示。

图5 数据上传/下载过程

采用缓冲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同时处理大量数据的交换,每次只对缓冲池里的数据进行交换,缓解了系统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数据的恢复,当数据交换过程出错时,只需要对当前缓冲池里的数据进行恢复即可。

数据交换的过程:传统基于XML 数据交换采用的是XML相关技术,如XSLT、XPath 技术等。而JSON 格式目前没用相关的技术对其进行转换,本文采用文献 [10]提到的方案,用普通表格来存储各种数据库类型的映射关系,如需增加一种数据库类型,添加一列即可,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见表1。

表1 数据库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映射

下面给出数据类型转换的伪代码:

3.4 服务监控

服务监控是指对交换过程进行监控,记录数据传输的日志,当数据传输发生瘫痪时可以及时恢复,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服务监控包括两个部分:日志记录与异常处理。日志记录保存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异常处理保证了系统在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恢复。

日志记录的过程:①发送方在上传一条源数据到缓冲池前,要填写一个待发的日志信息到日志系统中。②DEC根据日志系统中待发消息记录来对缓冲池中的源数据进行数据交换。③数据交换完成后,要向日志系统中发送一条交换成功的日志消息,然后通知接收方去下载目的数据。④接收方下载完数据后,向日志系统发送一条接收成功的消息。

异常处理就是当服务监控系统收到一条异常消息时,会根据日志系统里的消息记录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重新对缓冲池里的数据进行数据交换,或者通知发送方重新发送一条源数据等。

3.5 会话结束

当发送方的源数据全部上传完成后,会发送一条请求结束会话的消息FIN MESSAGE到日志系统,DEC 收到发送方的FIN MESSAGE后暂不做处理,让发送方处于等待结束状态WAIT CLOSED,并等待接收方下载完成后通知接收方数据已经全部下载,此时,接收方也发送一条FIN MESSAGE到日志系统请求结束会话,当DEC 收到接收方的FIN MESSAGE后向双方同时发送结束会话的通知FIN ACK,并断开连接,此时会话结束。

4 实验与分析

实验对某局在线考试系统中的数据集进行数据交换,记录相应的数据交换时间,实验环境为:Eclipse、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Firefox浏览器。实验描述了模型中单点对单点的数据交换过程 (ORCALE 代理节点到MYSQL代理节点的数据交换),分别用XML 和JSON 作为传输流进行实验对比。利用web services实现数据交换中心与数据交换代理节点的主要功能,包括DataToXml、DataToJson、数据流的传输、数据格式转换等,分别建立简单的基于XML 与JSON 的数据交换平台。经过分析知道,数据交换总时间主要包括:数据封装时间、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间、数据转换时间,实验主要记录这4类数据的对比。针对3种不同大小的数据集,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实验结果

由图6 (a)可以看出,在封装时间上XML与JSON 差别不大,这与处理的方式有关,封装XML 的技术相对于JSON 比较成熟。由图6 (b)可以看出,在传输时间上,JSON 要远优于XML,差别也非常明显,这也体现了JSON作为轻量级数据格式在网络传输中的优势。由图6 (c)可以看出,在转换时间上,JSON 也要优于XML,这是由于JSON 的解析要比XML 更加简单。由图6 (d)可以看出,在总时间上,JSON 也要优于XML,并随着数据集的增大,优势越明显。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 “中心+代理”的数据交换模型,用JSON 信息流来传输要交换的数据,既提高了数据交换的效率,又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适合于各种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当有新的数据库系统接入时只需要添加对应的代理节点即可。模型实现的数据交换过程也类似于网络通信的过程,包括建立连接、数据交换、日志记录和结束会话,易于理解。本文将JSON作为数据交换平台的总线是一个创新,将JSON 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其优势会更加突出,如AJAX、FLEX 技术、缓存技术等,这将会是接下来的研究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JSON 在数据交换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成熟。

[1]HU Nengfa,TANG Weiping.General heterogeneous data exchange model based on XML [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0,31 (8):1743-1745 (in Chinese). [胡能发,唐为萍.基于XML的通用异构数据交换模型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 (8):1743-1745.]

[2]HAO Shaohua,HAN Xie.Heterogeneous relational database integration model based on XML [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0,31 (24):5285-5288 (in Chinese).[郝少华,韩燮.基于XML技术的异构关系数据库集成模型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 (24):5285-5288.]

[3]SUN Teng,SUN Anjian.Data exchange platform for e-government integration based on XML [J].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2012,29 (5):188-190 (in Chinese).[孙腾,孙安健.基于XML 数据交换的电子政务系统集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29 (5):188-190.]

[4]Bojańczyk M,Koodziejczyk L A,Murlak F.Solutions in XML data exchange[C]//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base Theory.ACM,2011:102-113.

[5]GAO Jing,DUAN Huichuan.Research on data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JSON [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1,32 (7):2267-2270 (in Chinese). [高 静,段 会 川.JSON 数据传输效率研究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7):2267-2270.]

[6]GU Fangzhou,SHEN Bo.Application study on JSON data exchange format in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system [J].Railway Computer Application,2012,21 (2):1-4 (in Chinese).[谷方舟,沈波.JSON 数据交换格式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 (2):1-4.]

[7]HAN Min,FENG Hao.Research of the method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exchange based on JSON [J].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0,35 (1):159-161 (in Chinese).[韩敏,冯浩.基于JSON 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方法研究 [J].测绘科学,2010,35 (1):159-161.]

[8]YANG Li,LIAN Dongben.Design of data exchange platform based on SOA [J].Computer Systems &Applications,2011,20(5):30-33(in Chinese).[杨丽,廉东本.基于SOA 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 (5):30-33.]

[9]LI Yanchun,LI Xin,JIAO Wenbi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exchange platform for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 [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2,33 (7):2640-2645 (in Chinese).[李艳春,李新,焦文彬.分布式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 (7):2640-2645.]

[10]SHEN Fengxian,ZHU Qiaoming,LIU Zhao,et al.Migration method of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JDBC and XML [J].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08,29(20):5376-5378 (in Chinese). [沈凤仙,朱 巧 明,刘 钊,等.基于JDBC和XML的数据库系统迁移方法 [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 (20):5376-5378.]

猜你喜欢
信息流日志代理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扶贫日志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代理圣诞老人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代理手金宝 生意特别好
游学日志
复仇代理乌龟君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