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拍《老炮儿为尊严而拼》

2015-12-21 08:55
环球时报 2015-12-21
关键词:管虎六爷炮儿

环球时报/2015-12-21/ 第12版面/娱乐·体育 /作者:本报记者 李菁菁

“六爷”与儿子的感情引关注。

“这是对老秩序的致敬与挽歌”,电影《老炮儿》将于24日在全国上映。该片不仅在点映期间收获好评,被网友称赞“有血有义有情怀”,在威尼斯和多伦多放映时也获得外国观众肯定,“老炮儿”冯小刚更凭借该片斩获今年金马影帝。在北京话中,“老炮儿”专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影片讲述的正是“老炮儿”为营救儿子重出江湖的故事。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生长于北京胡同中的管虎讲述了他与《老炮儿》的情结。

“把老祖宗文化拿出来看看”

环球时报:“老炮儿”过去是指经常进警察局的人。

管虎:“老炮儿”原指与体制不合拍的人,有挑衅、抗争和革新的意味。过去,这种经常进出警局的“老大”敢与权威作对。如今,“老炮儿”有了其他引申义,也指在某一个行业曾辉煌过的人,比如摇滚“老炮儿”崔健。

环球时报:如何解读“老炮儿”精神?

管虎:做人,即便江河日下也有底线,原则不可打破。哪怕是小人物,然而一旦涉及尊严问题,例如他的尊严被践踏,他就会拼上一切。这也是这个电影想要说的。

中国人以前有一种品质:有原则、讲道理、有里有面、讲礼数。现在这类人已经很少。我们的这种品质一路长大一路丢。这部电影有这个义务,把老祖宗的文化拿出来看看,让我们别忘得太快。

环球时报:电影中多次提到“尊严”,为何想要拍这个主题?

管虎:尊严这个主题,我一直比较关注。中国如今发展过快,别人一百多年完成的事,我们三、四十年内就完成,肯定会出问题。在这种巨变之下,被遗忘、被践踏的小人物太多。所以这次电影,我选择了一个胡同最深处的“混混”,更具代表性。

冯小刚骨子里就是“爷”

环球时报:为何会关注“老炮儿”与儿子的父子情?

管虎:亲情和爱情的主题,全世界都共通。父子情在中国更为显著:中国人彰显父权,孩子一出生即被注定为“私有”,父子间的对立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明显。但对立最终都会和解。有了孩子后,我也渐渐理解父亲。《老炮儿》写的是江湖冲突、两个世界的碰撞,用父子情做导火索,我觉得相对合理。

环球时报:这个故事是从你个人经历而来?

管虎:我小时候在胡同里长大,那些人和那些事一直在我脑海中。印象虽不清晰,但心中总存着那些东西,老想拿出来。

环球时报:选择冯小刚导演当主角,你认为他与“老炮儿”的契合点是什么?

管虎: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字概括:话匣子(许晴饰)叫“飒” (北京话),灯罩儿(刘桦饰)叫“捏”,小刚哥饰演的这人叫“爷” (六爷)。“爷”不是装出来的,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平时的小刚,骨子里就是“爷”。用小刚自己的话说,“我跟这人物特近。我熟悉,拿得起来”。对我来说这也是超越常规的一种表演观念。

小刚说,自己以前演的角色大都是“胡椒面”,给人添作料。“老炮儿”这个人物,要承担起一个大戏,需要很大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小刚在电影中的投入度和专业度,比我认识的很多专业演员都强。

拍得不能“太北京”

环球时报:有人说你“电影不多,争议不少”,也有说你的电影“剑走偏锋”。你怎么看?

管虎:我这人基本随自己心性,不太喜欢重复。某个瞬间,某个契机合适,我喜欢就会去做。要说非拧着、逆着,非要做什么,我基本上不干。

环球时报:在威尼斯和多伦多放映时,外国观众对《老炮儿》也有很高的评价。如何让外国观众理解并喜欢“老北京”的文化?

管虎:这需要分寸拿捏特别得当。电影开拍时,我们就跟全组宣布,电影不能“太多情”,太迷恋北京。这只是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故事,在西安、广州,都一样。

国外很多观众很能理解我们电影,还有人说,纽约、巴黎和芝加哥都有“六爷”这样的人。他们在享受影片的同时,更能了解一个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我认为,一部电影就应记录当时的生活氛围,50年后再看仍有价值。就像我们如今再看《小兵张嘎》,仍能了解到当时那些人的生活状态。

环球时报:这样的方法会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

管虎:我没那么大的野心。我还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今天的社会和人。当然有很多人会用特别商业化的方法,讨好观众。但我只用我的方法,不管是好是坏,但我得尝试。▲

猜你喜欢
管虎六爷炮儿
六爷的天书
六爷的天书
只能活一个
管虎:有时候忍耐和承受力更重要
石魂
管虎:迟到10年的婚礼给我的“花房姑娘”
《老炮儿》延期放映1个月 最低票价10元
电竞“老炮儿”
小城老炮儿
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