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肾安胶囊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及氧化应激40例※

2015-12-21 06:42朴春丽李金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氧化应激

何 泽 朴春丽 黄 净 米 佳 包 扬 李金博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长春 1 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长春 1 301 1 7)

消渴肾安胶囊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及氧化应激40例※

何 泽1朴春丽1黄 净2米 佳1包 扬1李金博1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长春 1 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长春 1 301 1 7)

目的 研究消渴肾安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对尿微量白蛋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消渴肾安胶囊和洛汀新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糖脂代谢、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抗氧化应激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出有关。

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氧化应激;消渴肾安胶囊;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DN早期表现较为隐匿,主要为微量白蛋白尿(mAlb)。mAlb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早期肾病的存在,而且极大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危险性。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治疗是困难的,即使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也难以阻止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乃至最终发展成尿毒症。故早期诊治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选择早期DN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渴肾安胶囊治疗早期DN,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标准筛查均符合实验的纳入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糖、血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均衡性好,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明确的DM病史;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早期一般仅有DM症状,可兼有腰痛、浮肿、尿频、尿浊、夜尿多或尿中泡沫滚涌等症。

1.2.2 中医辨证标准 选取早期的DN患者,辨证属于临床常见的气阴两虚挟瘀证,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消渴肾病诊断标准。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渴喜饮。次症:多食易饥,尿频尿多,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刺痛。舌脉: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主症中具备主症1项,同时兼有次症3项及以上,参考舌脉即可确诊。

1.2.3 西医诊断标准 DM的诊断参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DM诊断标准;DN的诊断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和国际通用的Mogensen分期标准[3]进行诊断。早期DN:DM史(常在6~10年以上);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UAER达20~200μg/min或30~300mg/d);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如运动后、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引起的mAlb增加。

1.3 试验病例标准

1.3.1 纳入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符合T2DM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几点,方可纳入观察病例。符合西医DM诊断标准,且饮食控制+运动疗法+降糖药治疗后,病情稳定2个月以上,承诺原始治疗方案不变,DM病程在3个月以上;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挟瘀证候者;年龄在30~65岁。

1.3.2 排除标准 年龄在30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者;近1个月内有DM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不配合饮食控制者;l型糖尿病患者;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基础治疗 DN知识教育,选择个体化运动方案,应着重饮食调摄、血糖控制。高血压病者应用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以外降压药,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于130/80 mmHg以下。

1.4.2 药物治疗 治疗组:消渴肾安胶囊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长卫药制字 (96)1368号,由黄芪、桑寄生、大黄、丹参、红花、血竭、泽兰组成]。1.2g/次,3次/d,温开水冲服。对照组: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公司 ),10mg/次,1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1.5.1 安全性观察 一般体格项目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检查。

1.5.2 疗效性观察 ①症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糖尿病症状分级记分标准,按DN的主要临床症状轻、中、重度不同,分别记2、4、6分,症状消失记0分。②糖脂代谢。用药前后各检测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TC、TG、LDL-C、HDL-C)。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③肾脏功能:用药前后各检测1次。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UAE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肌酐测定、24h尿微量蛋白定量。应用日立-70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1/(113.1×106)mg/g。④氧化应激检测:用药前后各检测1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采用改良Hafeman氏法;总抗氧化能力 (T-AOC)采用比色法;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丙二醛 (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结合临床实际,制定DN疗效标准如下:

1.6.1 中医症状疗效 采用积分比法(尼莫地平法),根据中医症状计分法判定。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症状疗效指数n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指数n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指数30%≤n<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指数n减少<30%。

1.6.2 肾功能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至正常范围或减少≥40%;有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10%~4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未达到以上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均数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治疗后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组经治疗后在FBG、HbA1c指数均有下降(P<0.05),PBG未见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FBG、PBG、HbA1c未见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的变化 (x±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组经治疗后TC、TG、LDL-C指数均有下降,HDL-C指数升高(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TC、TG、LDL-C、HDL-C指数未见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 (x±s)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比较 两组经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指数均有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肾脏功能比较 (x±s)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T-AOC、SOD、GSH-Px水平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SOD、GSH-Px、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x±s)

2.7 不良反应 消渴肾安胶囊治疗前后患者一般体格项目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变,亦未发现对本药过敏反应者。

3 讨论

中医学中并无早期DN这一病名,本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近年来早期DN日益受到中西医的重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是DN存在早期肾损伤的主要线索,是发现和监控发生早期DN的有效手段。2004年Brownlee[4]提出DM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共同的发病机制-氧化应激学说,氧化应激贯穿于DM及其慢性并发症整个发病过程中。随着现代医学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抗氧化药物逐渐成为治疗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热点,而中药抗氧化剂则逐渐被重视。

早期DN属DN可逆阶段,治疗目的为逆转白蛋白尿或延缓向临床蛋白尿期的进展速度。西医对早期DN的治疗缺乏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早期多采用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饮食管理等一般治疗措施上,重点以ACEI及ARB类的应用最为广泛和重要。Thomas Munzel[5]等将ACEI喻为抗氧化应激的“一颗魔术弹”。

尽管ACEI、ARB具有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的肾保护作用,但针对性不强,难以阻止疾病的进行性发展。消渴肾安胶囊是我院院内制剂,临床应用多年,经反复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显著减少蛋白尿,延缓DN的进展,适合病人长期服用。消渴肾安胶囊具有益气养阴化瘀,解毒通络保肾功效[6]。选大黄为君药,重在解毒、排毒、除湿活血;黄芪、桑寄生益气通络、滋补肝肾、扶正抗毒,红花、丹参通经活络,共同增强君药解毒作用为臣药;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血竭活血散瘀敛疮,二者为佐使药。诸药联用,奏解毒通络保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功效。上述大部分药物可有不同程度降糖调脂,改善循环,改善肾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消渴肾安胶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洛汀新组;在改善症状、调节糖脂代谢、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等方面也明显优于西药洛汀新组(P<0.05)。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起到减少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作用,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其机制不仅仅是控制DN糖毒性、脂毒性、降低尿蛋白排出,更进一步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早期DN肾脏氧化应激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实现的,且这种作用可能是独立于降糖、调脂、降压作用之外,有待深入研究。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47.

[2]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4-19.

[3]Mogensen CE.Management of early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Annu Rev Med,1995,46:79.

[4]Brownlee M.The pathobiologyofdiabeticcomplications:a unifying mechanism[J]. Diabetes,2005,54(6):1615-1625.

[5]Thomas MUnzel,John F,Keaney Jr,etal.Are ACE inhibitors a“Magic Bullet”againstoxidative stress[J].Circulation,2001,25:1574.

[6]何泽,朴春丽,陈曦,等.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35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165-167.

Clinical Study of Xiaokeshen'an Capsule Intervention Urinary Microalbumi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for 40 Cases

HE Ze1, PIAOChunli1, HUANGJing2,MI Jia1, BAOYang1, LI Jinbo1
(1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China;2Graduatecollege, Changchun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Objetive To study the Xiaokeshen'an capsule in treating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for clinical validity and security,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n urinary microalbumin and oxidative stress.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Xiaokeshen'an capsule and Lotensin treatment,treatment for 12 weeks.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urinary microalbumin,renal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dex.Results Total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group is 90%,Total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is 75%.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nd the treatment group in improving the clinical symptoms,reduce the urinary microalbumin excretion rate,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oxidative stres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aokeshen'a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ccurate,safe and reliable.One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s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kidne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and then reduce the microalbuminuria related.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urinary microalbumin;oxidative stress;Xiaokeshen'an Capsule;therapy of TCM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4.002

1672-2779(2015)-04-0004-03

苏 玲 本文校对:何 顶

2015-01-04)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课题(No:【2012】第546号)

猜你喜欢
微量白蛋白氧化应激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戊己散对腹腔注射甲氨蝶呤大鼠氧化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参附注射液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微量滚转力矩天平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