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洛依铁矿找矿勘查方法探讨

2015-12-21 09:42殷晓兵克州葱岭实业有限公司喀什844000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1期
关键词:磁法斜长片麻岩

殷晓兵(克州葱岭实业有限公司喀什844000)

孜洛依铁矿找矿勘查方法探讨

殷晓兵
(克州葱岭实业有限公司喀什844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层

区域地层出露较为齐全,自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矿区铁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变质岩系中。

矿区为元古界变质岩分布区,岩性以片麻岩为主,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一般在45°~55°之间。根据主要岩性的不同,由下至上划分为二个不同的岩性段,分述如下:

第一岩性段(Pt11)∶分布于矿区南部,为矿区铁矿体的含矿层位之一,岩性为灰-灰黑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第二岩性段(Pt12)∶分布于矿区中北部,为矿区铁、铜矿体的含矿层位之一,岩性为灰色-浅灰绿色角闪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岩层中局部夹有厚0.5~2.0 m,长3~10 m等的大理岩。也是找矿标志地层。

矿区内变质岩原岩为砂岩、泥岩等碎屑岩,元古代时期区域广泛发生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使原岩中的矿物重新组合,由于原岩物质成分、变质热流体的温度及组分的化学势差异性,形成了矿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大理岩等变质岩石类型。

1.2 构造

1.2.1 区域构造

该区属西昆仑褶皱区,塔什库尔干复背斜北部,慕斯塔克隆起一带区内褶曲、小型褶皱断层均很发育。地层走向很乱,多为NW-SE及NE-SW的变化。

1.2.2 克孜勒“S”型构造

为一NWW-SEE方向长达10余千米,组成岩层有片麻岩、片岩及大理岩,其中部为克孜勒锂辉石矿附近,岩层倾向N30°~50°E变化,在北西约2 km处,岩层转变倾向北,转入北西至国境线,东南在公路处可能受断层破坏向东南延长插入慕斯塔克峰东北侧。区内火成岩之侵入及锂辉石矿的生成很大程度受这一构造之控制。

1.2.3 可可拉其魁尔“卷”型褶曲

在可可拉其魁尔以北岩层倾向N及NW。转至西南受断层破坏,岩层倾向南西,在可可拉其魁尔以岩层倾向南及SE,其中受剖分岩层错乱,构成一半封闭的褶曲构造。这一构造形态相当于李四光教授提出的旋卷构造。

1.2.4 慕斯塔克河向斜

轴向大致沿河谷NW-SE向,在河谷西南岸哈拉库一带岩层倾向北东,在其东北的乌鲁特来克一带,岩层倾向于南西,倾角40°~68°,两翼为片麻岩及片岩组成,在其轴部断续出露,石墨质等片岩千枚岩系。其多为冰川堆积及河谷砾石层覆盖。

1.2.5 断裂构造

⑴克孜勒至克孜勒大坂断层;

⑵喀塔公路191 km至克孜勒北大断层。

1.2.6 矿区构造

本矿区为简单的单斜构造,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5°~55°。断裂构造在详查区东部见有1条长约170 m,北部走向近南北向,向南走向渐变为北西-南东向的左旋平移断层,该断层将矿体错断15.7 m,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3 岩浆岩

1.3.1 区域岩浆岩分布

区域上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海西期和印支期,岩性以酸性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1.3.1.1 海西期花岗岩(γ)

分布于克孜勒大坂之南至国境线及北部考羊一带。侵入方向为NW-SE,一般呈长条状大片侵入体。岩体为花岗斜长斑岩与灰白色黑云母花岗岩组成。

1.3.1.2 印支期花岗岩(γ)

成不规则大岩基状侵入元古界中深变质岩中,侵入方向NE~SW。由于冰碛层巨厚,出露面积约千余平方米。

1.3.2 矿区岩浆岩

矿区北东部出露岩浆岩体1处,岩体出露面积大于0.53 km2,岩石类型为华力西早期侵入的灰白色二长花岗岩,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内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均见有明显的矿化蚀变现象。

图1 区域地质图

1.4 区域地球物理

1.4.1 区域地球物理

据该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的成果表明,该区属于西昆仑-叶尔羌重力梯度带的东侧,重力异常值为-125~-200毫伽,异常值东高西低(图1)。

1.4.2 矿区磁异常特点

2007年委托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完成了矿区磁法测量工作,从孜洛依铁矿平面等值线图可看出:测区磁场总体走向为北西向,以正磁场为主,磁场强度相对较低;局部在正磁场叠加强度高正磁异常,伴有负磁异常分布,变化大,反映这些地段分布的岩石内含磁性物质相对丰富,局部铁磁性物质有富集成矿的可能。在整个测区共圈定五个磁异常,分别编为C1、C2、C3、C4、C5。

2 不同找矿方法在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⑴重砂法发现线索。由于该矿区剥蚀严重,每条深沟里都有较厚的风化沉积层,而且该区域为高山、干旱地区,风化产物搬运不会太远,基于以上思路,我们在每条沟口用挖掘机对地表、地下风化层进行了取样,取样效果十分显著,肯定了两条沟的2 500 m范围有磁铁矿存在。

⑵群众找矿仍是不可丢的好办法。2 500 m的范围确定了,刚开始没有路、没有电,如何缩小找矿范围,降低投入、提高找矿效果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我们进村走访,终于找到一个老乡,凭记忆指出了一个大炼钢铁时曾经开采的地点,但由于不断风化冲积,开挖地已无法辨认,我们调上挖掘机在指定开挖,终于发现了磁铁矿矿体。

⑶磁法在找矿中的重要作用。1∶1万磁法扫面确定了磁铁矿体的大致范围,为准确布置槽探工程提供了依据(图2)。C1、C2、C3、C4、C5是该区域重要磁铁矿范围,是下一步重点解剖的区域。从一般意义上,我们看到图2的磁异常图会认为矿体的倾角是南倾的,而经过对磁异常结果的化极处理,异常形态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矿体北倾的特征十分确定,进行不同深度的拓展成图研究,也发现了不同异常的磁性衰减程度,大致明确了各个矿体磁性异常的特点。

⑷槽探的网度和施工。由于从区域地质资料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该地区是典型的区域变质地区,矿区中主要是一套沉积变质地层,后来不断总结也发现磁铁矿主要赋存在灰-灰黑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这一重要发现为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灰-灰黑色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是含矿母岩,沉积变质矿床暂定为Ⅱ类勘探类型,网度先按200 m一条开展槽探工作,后来发现200 m控制的矿体变化较大,则钻探是改为100 m×100 m的勘探网度,勘查效果较好。

图2 新疆阿克陶县孜洛依北一带铁铜矿高精度磁测ΔT化极等值线平面图

⑸钻探。通过槽探确定了矿体的边界和北倾,根据异常分布和特点,首先确定了日后首采地段,对划定的首采地段进行详细的勘探,为提交勘探报告提供真实可靠的勘查资料,按100 m×100 m的网度开展了钻探工作。

⑹用磁法资料指导工程布置。磁法的资料显示,在△T≥6 500 nt时,基本可以确定是工业矿体引起的异常,所以在探边的时候,把磁异常和槽探的结果结合起来分析,然后布置钻探工程,或减少一个钻探工程,据后来硐探结果显示推断是正确的。提高了勘探速度,降低了勘查投入。

⑺弱磁异常中发现小规模工业矿体。1∶1万磁异常扫面发现了北部大面积较弱的磁异常带,经过现场探勘发现是由于层状、似层状细小磁铁矿脉引起的,而且开展1∶5 000磁法扫面后,有对重要区域进行1∶2 000的磁法精测,发现了厚度在1~2 m,长80~120 m的小磁铁矿,在找矿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⑻特定结构构造对评价该区域磁铁矿有着重要意义。该区域的磁铁矿由于品位大都在16%~45%之间,属于必须选矿的矿石类型,矿区离选矿厂150 km,运费55~60元∕t,为了提高入选品位,在矿山就抛掉大量废石,发现由于磁铁矿的层状、似层状构造,经过一定程度的破碎,磁性铁与非磁性物质很易于分离,发现这一特点后,我们开展了品位15%~20%的磁铁矿体采、干选实验,结果令人十分满意,对扩大储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5%~20%品位磁铁矿储量可达6 000万吨,还有增加的潜力。

⑼磁异常的旋回变化,指明了沉积旋回的特点。通过1∶1万、1∶5 000的填图,发现磁异常的旋回变化,恰恰反映了含矿地层及地层的旋回变化特点,我们正在利用这个特点开展探矿权外围的磁法扫面,期待发现相同类型的磁铁矿。

3 结论

综合考虑地质及其地球物理特点是孜洛依找矿和勘查中应用较好的,磁法扫面对确定矿化体的范围,指导槽探工程特别有效,磁异常结果的化极处理,避免了产状的误判;不同高度的拓展处理进一步确定了矿化的主要部位,为确定勘查重点指明了方向。特定的结构构造为矿石的加工提供了可能,为增加储量意义深远。

收稿:2014-12-12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1.008

猜你喜欢
磁法斜长片麻岩
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指示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在西藏察隅县那阿钨多金属矿床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随枣北部桐柏杂岩表壳岩特征、成因及时代探讨
兴城
密怀隆起
土石混合介质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影响
煤田火区勘探中自然电位法和磁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EH4及磁法对个旧铅锌矿区隐伏构造分析研究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