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榛新品种‘铁榛1号’的选育

2015-12-21 01:23梁国儒
经济林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铁岭市铁岭品系

梁国儒,高 强,左 慧

(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铁岭 112608)

平榛新品种‘铁榛1号’的选育

梁国儒,高 强,左 慧

(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 铁岭 112608)

为了解决现有平榛品种不适合生产发展,急需更新换代等问题,详细介绍了‘铁榛1号’平榛新品种的选育过程,阐述其生物学特征、品种特性、果实内营养成分含量、物候期及栽培技术要点。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均表现出果壳薄、高产、优质、出仁率高等特点,平均比对照增产22.53%。2013年10月该品种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铁榛1号;品种;选育

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Fisch是榛科榛属植物,平榛是榛属植物中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多的种。铁岭市是我国平榛的重点产区,目前铁岭平榛品种混乱、良莠不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品种多因果实较小、加工品质差、市场价格低,不适合生产发展,急需更新换代。优良品种是保证平榛产业健康持久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加快铁岭榛子产业的快速发展,选育出高品质的优良品种非常必要。

铁岭市林业(榛子)科学研究院从2003年开始进行平榛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历时10 a选育出适合铁岭地区生长的平榛优良品种‘铁榛1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果型好、果皮薄、口感好、易脱皮、果实成熟期晚等特点。果实形状为圆形,顶部略尖、果皮薄、果仁饱满,易于脱壳,生食或加工后食用。

1 选育基地概况

在辽宁省平榛主要栽培区铁岭市境内的铁岭县、开原市、清河区、西丰县、昌图县等地开展试验。铁岭市系辽宁省14个省辖市之一,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地处东经 123°27′~ 125°06′,北纬 41°59′~ 43°29′之间。南与沈阳市、抚顺市毗邻,北与吉林省四平市相连。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干湿季节分明。

截止到2013年末,铁岭市的榛子面积达到88 000 hm2,产量达4 000万kg,产量占全国的62%。全市榛子加工企业120余家,营销企业达到278家,年加工销售榛子达到5 000万kg,超过全国榛子总产量的76%,成为全国榛子的集散地。

2 选优标准

根据国家林业部门颁布的木本油料良种选育标准,同时参照一些经济林油脂类树种(核桃、油桐、黄连木、乌桕)优树选择标准,并结合平榛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拟定优良单株的如下标准。

(1)树形完整,生长良好,抗逆性强,没有或极少病虫害。

(2)色泽纯正,果实表面洁净。

(3)果实大小、分布均匀。平榛单果侧径1.1 cm以上,果壳厚度1.8 mm以下。

(4)果仁饱满,果仁质量占20%以上,缺陷果3%以下。

3 选优方法

从2003~2013年,历时10 a。在有野生平榛分布的各县市区进行平榛品种资源调查,选定优良无性系后移栽到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种质资源圃进行对比研究并将其扩繁。在扩繁过程中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嫁接、压条)方法。在指定的种质资源圃内栽植选育新品系及用于对比试验的普通平榛各0.67 hm2。通过选定品系和普通平榛在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果实成熟后性状、各项生理指标、各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所选育新品系的特性和特点。

4 选育过程

4.1 资源调查

对在铁岭各县区内有平榛分布的乡镇进行定点品系资源调查,每个点榛林面积不少于3.33 hm2。资源调查过程中每3人1个小组共设5个小组,在选定的调查点内对品种进行选定、观察、照相、记录,并对该品种的分布面积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选定品种后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内与普通平榛(CK)进行对比试验。共选出10个优良品系,各品系具体的种源地及其特点见表1。

表1 平榛各品种的种源地和生物学特性Table 1 Provenances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 heterophylla varieties

从2003年开始在铁岭市各县区对选定优良品系‘铁榛1号’进行品系资源调查,并将选定品系移栽到铁岭林业科学研究院种质资源圃与当地的普通平榛进行对比试验,主要资源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见表2。

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子代测定是目前鉴别表型优劣的唯一办法,优异的表型不一定产生优异的子代,其优异的程度更不一定与亲本的表现型相关。通过子代测定,确定根据表型值选出的优树的遗传型是否也和表型一样优良,应用这一遗传信息进一步评选优良遗传家系,以此选育出优良的繁殖材料,达到林木优质高产的目的。

表2 ‘铁榛1号’种源地情况Table 2 Provenance information of C. heterophylla ‘tie 1’

在种质资源圃内,对选出的新品系进行子代测定,测定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家系的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的占40%,说明各家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别。

表3 各子代家系主要性状变异系数Table 3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rogeny families

4.2 区域试验

试验点各品系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按照等高线将山体分为上部、中部、下部),品系小区与对照(普通平榛)面积100 m2。采用棋盘式抽样对小区内的单株进行测定,并对品种小区与对照进行产量调查。

在试验地对供试品系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记载,并对每株花数、每花结果数、单果侧径、单果质量、果壳厚度、出仁率、空粒率、缺陷果率、百粒质量及产量进行调查。

5 选育结果

5.1 各平榛品系果实性状

各平榛品系果实性状见表4。由表4可知,‘铁榛1号’单株花数略少于对照,但是单花结果数多于对照,说明‘铁榛1号’的每花结果数较多,且‘铁榛1号’的单株结果数多于对照,显示出它的丰产性。通过表4还可以看出,‘铁榛1号’单果侧径、单果质量均值与普通平榛相近。

5.2 各平榛品系果实品质

各平榛品系果实经济性状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铁榛1号’果仁饱满,空粒率与缺陷果率均比对照少。果壳厚度比对照薄,壳薄则容易脱壳,易食用与加工,因此‘铁榛1号’是比较适宜食用的平榛品种,且香甜味浓,品质上等。

2011~2013年经铁岭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3 a检测,各平榛品系果实营养成分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铁榛1号’平均含蛋白质为0.093 5 g/g,脂肪含量为0.545 2 g/g,钙含量为1 711 mg/kg,均略高于对照,锌含量为34 mg/kg与对照持平,总体相比差别不大,且其它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可放心食用。

表4 各区域试验点平榛品系果实性状Table 4 N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 heterophylla varieties at the test sites of each regions

表5 各区域试验点平榛品系果实经济性状Table 5 Nut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 heterophylla varieties at the test sites of each regions

表6 各区域试验点平榛果实营养成分Table 6 Nutrient components in nuts of the C. heterophylla varieties at the test sites of each regions

5.3 各平榛品系果实产量

2009~2013年在铁岭市各县市区进行区域试验,每年5个点次,各试验点平榛品系果实产量见表7。由表7可知,2009年平均单产为963.39 kg/hm2,比对照增产了21.95%;2010年平均单产为970.41 kg/hm2,比对照增产了25.47%;2011年的平均单产为956.76 kg/hm2,比对照增产了24.25%;2012年的平均单产为927.75 kg/hm2,比对照增产了15.80%;2013年的平均单产为955.5 kg/hm2,比对照增产了23.54%。5 a平均产量为963.75 kg/hm2,比对照增产了22.53%。

表7 各区域试验点平榛品系果实产量Table 7 Nut yield of the C. heterophylla varieties at the test sites of each regions

6 品种特征

6.1 形态学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数株丛生。树皮灰褐色。芽卵形,芽鳞边缘有须毛,背面无毛。小枝被毛。叶片阔卵形,颜色深绿,先端平截,下凹,具三角形骤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在中部以上近先端处有小浅裂,侧脉5~8对,背部沿叶脉被毛,叶柄长1~3 cm。雌花为头状花序,柱头红色囊状,长5~8 cm,授粉后柱头变黑。雄花为腋生葇荑花序,总状圆柱形,花粉黄色,苞片先端尖。果1~8个簇生或单生,总苞钟状,叶质,具纵纹,密被细毛,边缘浅裂;果序柄长1~2cm,被毛;果实深藏在总苞内,果实圆形,顶部略尖,底部略平,果径10.1~23.0 mm,果壳厚度1.1~1.6 mm。较普通平榛果实晚熟。

6.2 生长结果习性

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40 cm以内的土壤中。枝由基生芽萌生出来的基生枝和不定芽萌生的根蘖枝组成。叶片萌芽后随新梢的生长依次展开。2年生植株即可形成雌花序和雄花序,3年生实生苗开始结果,嫁接苗和分株苗2年生枝条开始结果。

6.3 物候期

‘铁榛1号’在铁岭地区4月上旬开始开花,4月下旬开始萌芽,5月上旬展叶,5月中旬至下旬为子房膨大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幼果发育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种仁发育期,8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种仁充实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果实成熟期,9月末叶片开始枯黄进入休眠。

7 栽培技术要点

人工建园时,在丘陵、坡地株行距适宜采用2 m ×3 m,亦可采取先密后稀的计划密植方式。嫁接繁殖在4月下旬进行劈接,压条繁殖在春季至夏季均可进行。该品种成花多,坐果率高,幼树结果多,树势容易转弱,应加强土肥水管理,并及时补充所需的各项微量元素。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保证丰产稳产的根本措施。

[1]李 艳,潘百红,何浩志,等.湿地松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3):86-89.

[2]吕慧卿,郝志萍,穆婷婷,等.晋荞麦(苦)5号新品种选育报告[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47-1248,1251.

[3]张 瑞,李永荣,彭方仁.薄壳山核桃品种“马汉”的栽培适应性及其评价[J].经济林研究,2013,31(2):176-180.

[4]张 华,田 歌,邵嘉鸣,等.薄壳核桃新品种金薄香6号选育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219-223.

[5]王国安,刘 娟,张 强.不同新疆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J].经济林研究,2013,31(1):35-38.

[6]王湘南,陈永忠,王 瑞,等.油茶主栽品种的开花授粉习性[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12):1-5.

[7]陈思聪.‘惠圆1号’橄榄品种选育报告[J].中国园艺文摘,2013, (7):1-2,13.

[8]李鸿杰,奚存娃.中国红豆杉壮苗培育试验及生产技术要点[J].经济林研究,2014,32(2):136-137,143.

[9]肖化顺,曾思齐,欧阳君祥,等.天然林抚育经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3):94-98.

[10]庄红卫,陈建华,王 森.不同种源五味子种籽含油率研究[J].经济林研究,2013,31(3):64-67.

Breeding of a new variety ofCorylus heterophylla‘tie 1’

LIANG Guo-ru, GAO Qiang, ZUO Hui
(Tieling Academy of Forestry, Tieling 112608, Liaoning, 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cultivars unsuitable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urgently need to update, selection process ofCorylus heterophylla‘tie 1’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nutrient component contents, phonological period, and some main points of culture techniques were elaborated. The results of regional test and production demonstration showed that the variety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 shell, high production, fine quality, high kernel rate, and so on, and average yield was increased by 22.53% compared with CK. The new variety was examined and approved by the Tree Variety Appraisal Value Committee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October of 2013.

Corylus heterophylla‘tie 1’; variety; breeding

10.14067/j.cnki.1003-8981.2015.03.010 http: //qks.csuft.edu.cn

2014-08-23

辽宁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平榛优良品种选育与丰产技术研究”(2006207003);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平榛优良品种与丰产技术推广”(〔2014〕05)。

梁国儒,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liangguoru1962@163.com

梁国儒,高 强,左 慧.平榛新品种‘铁榛1号’的选育[J].经济林研究,2015,33(3):56-62.

S664.4

A

1003—8981(2015)03—0056—07

[本文编校:闻 丽]

猜你喜欢
铁岭市铁岭品系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铁岭石油花样多
铁岭市烈士陵园
铁岭雷锋纪念馆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水生态健康现状分析
铁岭境内辽代州城设立的环境依据研究
美丽的小城铁岭,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