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新研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控制要求研究

2015-12-22 07:40高宗强郭海霞徐居明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5年3期
关键词:元器件新品研制

高宗强 郭海霞 徐居明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航空新研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控制要求研究

高宗强 郭海霞 徐居明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根据多年的新研元器件管理与技术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新研元器件的立项论证、研制单位选择、研制合同签订、研制方案评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详细规范审查、技术鉴定评审、检验验收、技术状态控制、信息管理等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控制要求。

新研元器件;质量控制;可靠性;技术协议

为了实现航空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同时满足武器小型化要求,在国内无现成元器件可供选择或元器件达不到使用要求时,装备承制单位(元器件使用单位)提出按要求新设计研制元器件。新研元器件,是指国内电子元器件生产厂未生产过的元器件,由于装备研制的需要,经使用单位主管设计人员提出并论证,按一定程序审批,指定一个或几个元器件生产厂研制、生产的元器件。有时也简称为新品。实践证明,新研元器件解决了型号急需,降低了型号研制的风险,打破了国外垄断,总体满足了型号研制进度和质量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新研元器件成熟度与大规模批量使用仍有距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失效比例比较高,有些是批次性严重质量问题,给型号研制和批产带来严重困难。某型产品使用100多种,300多只新研元器件,在装配、调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占所有元器件故障的60%以上。新研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控制,一直是型号研制和产品批产的薄弱环节。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新研元器件管理和技术工作的研究和实践,提出新研元器件选用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控制要求,以期对保证新研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1 新研元器件研制流程及形成的文件要求

1.1 研制流程

新研元器件研制包括立项论证和合同签订:立项论证、研制单位选择、研制合同签订;研制过程监控:研制方案评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详细规范审查、技术鉴定评审;以及检验验收、技术状

态控制、信息管理等过程。其质量与可靠性控制依据研制流程开展,通过相应的评审进行把关。

1.2 形成的文件要求

在新研元器件从立项论证、研制到使用的过程中,将形成论证报告、技术协议、研制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使用单位必须在一些研制节点对文件或项目进行严格评审。论文中提到的一些文件或项目,其包括的内容见表1。

2 新研元器件立项论证和合同签订

2.1 立项论证

使用单位的设计部门要根据航空型号研制进度、物资供应状况对元器件选用需求进行分析,需要安排新品研制的,及早进行立项论证并提出新品研制申请。要严格控制新品,除非不能用成熟元器件或其组合替代,才安排新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安排新品研制:

● 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装备性能、增进装备质量和降低成本,并使其可靠性大大提高;

● 国内外现有元器件的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技术指标难以满足型号设计的要求和产品生产的需要;

● 国外无法提供或采购周期难以满足科研、生产的需要;国外已经停产断档,但科研、生产仍必需的元器件。

设计部门依据需求分析结果组织初步立项论证,提交新研元器件论证报告和新研元器件研制项目申请表。

使用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新品立项评审,主要是结合型号产品的特点,对新品立项的研制背景、必要性、先进性、工程可行性,技术指标、适用性、质量与可靠性,研制单位等内容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程序。

2.2 研制单位选择

新品的研制单位必须是该新研元器件所属专业的主要专业厂所,有较为丰富的军工研制经验,其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开发、设计能力。研制的同属性元器件是该单位的主要和优势产品,在航空、航天重点工程成功应用。研制单位要具有军品生产资质,有稳定的生产线,具备一定的批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使用单位按上述原则编制《新研器材研制单位优选目录》,新品研制单位要优先在目录中选择,如在目录外选择研制单位,要进行相应的审查,并经批准。

立项论证报告要推荐两家以上研制单位,如只能独家研制,必须提供详细说明材料。

2.3 合同评审和签订

研制合同是新品研制的依据,因此合同中除了商务内容外,还必须有经评审通过的技术协议和质量保证条款。

质保条款要包括筛选试验、鉴定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要求以及其它质量保证规定。

表1 文件或项目包括的内容

3 新研元器件研制过程监控

3.1 研制方案评审

合同签署后,研制单位提交新品研制方案、研制计划和质保大纲等文件,并组织有关专家对研制方案进行评审,使用单位参加。研制方案应满足新品技术协议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先进性,并对是否进行了降额设计、冗余设计、热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工作;选用的二次配套器材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使用了禁用的、质量不稳定的工艺;是否进行了抗静电设计;是否能满足规定的贮存寿命要求;样品内部使用的焊锡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接口要求等逐项进行质询和评审。

研制方案评审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研制工作。

3.2 初样研制

产品设计要根据对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与可靠性要求,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择优,贯彻可靠性标准和要求,做好降额设计、冗余设计、热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工作。

新品研制工艺要符合技术协议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适时对工艺进行固化和细化。不得使用禁用的、质量不稳定的工艺。

1.3 化 疗 放疗期间同步行紫杉醇50 mg/m2+卡铂40 mg/m2治疗,每周1次,共6次;放疗结束后第21天再行紫杉醇135 mg/m2 +卡铂80 mg/m2治疗,每3周1次,共2次。出现化疗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时停止化疗,进行对症治疗,待不良反应消失后继续化疗。

研制单位采用的二次配套原材料和元器件由使用单位设计、质量部门共同监控,必须符合型号总体要求。研制单位必须清楚掌握所使用元器件、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质量状况,严格禁止使用已禁用、淘汰及质量等级不符合型号要求的元器件、原材料。

研制单位初样完成后,将样品交使用单位主管人员,主管人员负责样品测试和样品试用,填写初样阶段样品交付和使用结论意见表。初样样品要能满足装机试用要求,如部分技术要求和试验要求暂时无法达到合同要求,研制单位要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初样阶段研制单位要按相应国军标的要求启动详细规范的编制工作。

新品在由初样转入正样时,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再次评审。

3.3 正样研制

研制单位按相应国军标的要求形成相应的详细规范,详细规范按相应国军标主要要包括器件描述、技术条件、质量保证规定等内容,测试方法和验收项目及要求作为附录纳入到详细规范中。

使用单位主管人员负责样品测试,满足技术指标要求后装机使用,填写正样阶段样品交付和使用结论意见表。

在通过正样评审的基础上,由主管人员编制用户使用报告,然后转入鉴定程序。

3.4 详细规范审查

研制单位将编制的详细规范提交使用单位审查,详细规范必须满足研制合同的要求,不能通过标准评价表来降低合同要求。

使用单位设计人员对新品详细规范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审查技术参数,测试项目、方法和要求及判据,工作温度范围和振动要求以及振动过程中需通电检测/监测的项目和要求等。使用单位元器件专业人员重点对筛选项目和条件、质量保证规定、验收要求等进行审查。

所有审查意见经审查批准后,作为“企业军用标准用户评价意见表”的评价依据。研制单位要按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详细规范的最终版本提供使用单位,作为新品订货、生产、试验、验收的依据。

3.5 技术鉴定评审

新品的鉴定检验要按上级要求在认可的国内具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研制单位按要求完成初样研制、正样研制、整机试验以及鉴定检验后才能进行鉴定工作。

新品鉴定前,使用单位必须确认:新品技术参数、质量与可靠性等符合要求,并且装机验证满足使用要求;转阶段的评审意见已落实到正样产品并满足要求;编制了元器件“用户使用报告”。

研制单位提交详细规范和鉴定试验报告后,组织新品鉴定工作。使用单位设计、质量、物资部门代表及顾客代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国内专家。

新品鉴定后,鉴定材料的最终版本必须归档。

4 检验验收

研制单位要依据新品详细规范确认产品符合验收标准后,方能提交使用单位验收。

新品技术鉴定后,使用单位主管设计人员编制新品复验规范,并由工艺师、元器件工程师会签,作为新研元器件复验的依据。对关键/重要以及质量不稳定的新品,要到研制单位进行监制。

5 技术状态控制

必须严格控制新研元器件品的技术状态更改,使用单位要组织对新品的技术状态更改、重大工艺更改、软件更改进行审查。

通过技术鉴定的新品,其技术状态应予冻结。凡涉及技术指标、工艺、二次配套器材和质量保证要求及其它方面有关技术状态或试验条件的任何更改,研制单位变更前需要将更改原因、各项试验数据等通知使用单位,经使用单位审批同意,签发书面意见后才能更改。更改必须考虑库存品、在制品的处理,必须考虑其它与其相关联的产品或器件的协调处理。

6 信息管理

使用单位要与研制单位建立质量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渠道,确保质量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和反馈,保证和提高新品质量及性能可靠性,满足合同和使用要求。

研制单位要将新品研制过程中出现的批次性、重大、严重影响进度和交付的质量问题及时通报使用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使用单位要将新品交付后和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研制单位,研制单位及时制订和采取纠正措施,并将结果通报使用单位。

使用单位建立元器件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新研元器件选用全过程的质量档案。

7 结论

航空型号产品使用了较多的新研元器件,其质量与可靠性对整机可靠性的影响巨大,是型号研制和产品批产的瓶颈和控制重点。对新研元器件的立项论证、研制单位选择、研制合同签订、研制方案评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详细规范审查、技术鉴定评审、检验验收、技术状态控制、信息管理等的所有过程,实施严格有效的控制,特别对一些关键点和关键项目要组织评审,以保证新研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满足使用要求。

[1] 付桂翠. 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保证[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 周婕,徐居明,刘鉴莹. 军工产品用新研器件可靠性控制方法研究[J]. 电子质量,2014第07期.

[3] 史玉琴,周婕,徐居明等. 空空导弹新研元器件可靠性保证方法研究[J]. 航空兵器,2014(2).

[4] 王香芬,高成,付桂翠. 航空国产新研电子元器件应用瓶颈研究[J]. 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01).

[5] 卢晓青,刘靖. 航空新研电子元器件技术状态控制探讨[J].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年第2期.

[6] 龚印生. 新品元器件控制[J]. 航空兵器,2002(4).

(编辑:劳边)

V240.2

C

1003-6660(2015)03-0044-04

10.13237/j.cnki.asq.2015.03.012

[收修订稿日期] 2015-03-25

猜你喜欢
元器件新品研制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新品速递
Reebok愤怒回归多款联名新品推出
必“要”新品杀到
先进的元器件优选控制方式在飞机研制中的应用
新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