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搭台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

2015-12-22 16:14上海市闵行区社会建设工作党委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两新组织社会治理

上海市闵行区社会建设工作党委

[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上海市闵行区立足现状,通过党建搭台,探索“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及方法,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社会治理;党建搭台;“两新”组织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0-0050-0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和复杂,如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解决日益凸显的各类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上海市闵行区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现状,通过党建搭台,探索“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及方法,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一、引发党建搭台的三个思考

随着闵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我们党领导的对象和领域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要拓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载体和途径,就要考虑到我们党开展工作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变化,这也是闵行区采取党建搭台、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背景。

一是考虑到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发展为社会治理,适应了我国新时期的新特点。社会治理的核心就是参与主体的多元,不仅包括党委、政府,同时应包含社会新兴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是考虑要探索一条我们党通向社会的有效方法和路径。通过组织搭台、党建牵线,将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培育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相连接,整合社会治理及各类服务资源,可以在社会领域实现党的引领、社会组织协同、企业支持和党员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考虑要将我们党在社会领域的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又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社区土壤,更是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工作抓手。

二、引导各方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实践

闵行区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党建搭台,挖掘社会需求、设计优质服务项目,推动各方主体参与公益服务实践,加强项目推进中的机制建设,赢得各方参与主体的信任和支持。

(一)需求导向,多渠道的社会项目设计。闵行区各级党组织问需基层,聚焦民生类公益项目,完善社会需求到社会服务的转化过程。一是征集社会需求,通过党建牵线,全区各领域、各条线党组织重点关注受益群体受益的有效性,通过筛选,共收集需求16项。二是引入社会组织,通过走访调研、业务咨询、专家推荐等方式,从区内、外梳理出近30家有能力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相关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三是设计服务内容,邀请社会组织根据组织专长,自行选择社会需求,共设计出33个具体服务内容。

(二)公益凝聚,多层面的社会资源支持。闵行区对区内有关部门工作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动员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与社区的互动。一是寻求企业支持,通过积极走访非公企业,宣传党建搭台服务项目,取得了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参与覆盖面,丰富社会资源。二是企业自选项目,由企业党组织及所隶属的上级党组织共同把关,结合企业自身特长和文化建设需要,由企业党组织从33个服务内容中自愿认领合适服务项目,发挥企业自主性。三是多方完善项目,党组织多次召开协调会,召集支持企业党组织、受益方和社会组织多方主体,根据实际社会需求,由社会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特点、提供服务的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服务项目内容,使公益服务更具可操作性。

(三)跨界合作,多主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闵行区坚持专业、开放的理念,引导多方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观察、服务和评估。一是坚持党组织把关,由党建指导部门督导社会组织按步骤实施项目内容、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二是引导企业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企业党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激发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引入专业第三方评估,与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委派专人指导社会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途径,同时进行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

通过“党委搭建平台、社会组织参与、企业资源支持、社区居民受益”的实践模式,闵行区党组织的社会工作以项目化服务为形式,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开展了民办三级幼儿园幼儿助学项目、预防视角下的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绿色城花”垃圾分类减量行动项目、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项目及非公企业来沪务工人员亲子关爱等项目,提供了各类专业社会服务200余场,2000余名区域范围内的幼儿、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外来务工家庭亲子从中受益。

三、闵行区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党委搭建平台、社会组织参与、企业资源支持、社区居民受益”的模式在探索过程中,闵行区逐渐搭建起了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了部门协作平台。整合了区各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将工作对象一致的部门统一纳入到社会公益指导服务体系,开展了部门合作、区镇合作、政社合作的公益项目。

二是搭建了资源衔接平台。梳理并建立了闵行区非公企业公益资源库、社会组织及优质服务项目库、社区公益服务和社会救助需求库,通过党群部门协作,使各方资源与需求有效对接。

三是搭建了社会协同平台。坚持“多元平等、尊重接纳、共享共赢”的理念,促进了党政部门与“两新”组织、公众间的交流互动,以亨特讲坛、社会建设主题沙龙等形式,展示了通过社会力量优化社会治理、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效经验做法。

四、工作启示

启示一:党组织动员、引领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要转变。在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闵行区不断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由党委、政府直接主导,向党建搭台、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与群众骨干等多方参与的党的动员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党建搭台,重塑党建引领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与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哺社会,社会组织提供更为专业的社会服务,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群受益,有效传递党的声音。

启示二:党组织要支持、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感觉到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落差,党在搭台、引领社会建设中要注重发挥扶持和支持的作用,帮助社会组织成长,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以及和企业沟通、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

启示三:党组织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的评估力量增强客观公正性。每一个服务项目都要既让受益者满意,也要让企业的利润和人民的税负能够公开、公正、透明的使用,这就需要在多方参与社会建设的格局下,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及时跟踪、指导、督促与公开项目开展的过程、效果,形成企业、社会组织与受益群众等多方社会主体的良性互信关系。

■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两新组织社会治理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