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画廊

2015-12-22 00:59
天文爱好者 2015年9期
关键词:星系团土卫六极光

□ 卷 云

宇宙画廊

□ 卷 云

紫色玫瑰

[ 图片来自CHANDRA]

这张照片的焦点并非只有中间一位孤家寡人,它周围的星系也是重要的角色——这就是星系群NGC 5813。一般来说,星系群比星系团的规模小得多,星系团中的星系数量通常成百上千,而一个星系群中只有几十个成员。与星系团一样,星系群也会被大量炙热气体笼罩,因而会释放出X射线。这张照片由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拍摄,紫色的部分来自X射线波段的数据,而其他的部分则是可见光的影像。在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空腔般的结构,这是内部黑洞活动造成的现象。在对NGC 5813的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了三对这样的结构,这在以往的观测中绝无仅有。

星海水母

[ 图片来自SPACETELESCOPE]

星系孤独地走过,什么都不会留下?事实绝不是这样。这个旋涡状的星系,名为ESO 137-001,它正在独步穿过星系团Abell3627的中心地带,在星系的边缘有一些蓝色细碎的条纹,那便是这个星系团对它拉扯的证据:那是一串串年轻炽热的大质量恒星!然而证据还不止这些,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这个星系在穿行过程中好像戴着长长的头巾,画面中蓝色的部分便是X射线的图像,表明了大量高温气体被星系团“留”了下来。

星湖点点

[ 图片来自CASSINI ]

居然有湖?卡西尼探测器有了新发现,没错,就在泰坦,著名的土卫六上点点湖泊星罗棋布,然而这湛蓝的“湖水”可与地球上的湖水大相径庭。由于土卫六表面温度低达零下180摄氏度,这些在地表汇集起来的,其实是液态的甲烷和乙烷。这些小湖分布在土卫六的极区附近,形态各具特色:有的简直可以称为“海”,宽达几百千米,深达几百米,有河流一样的通道为其注入液体;有的个头较小,深度较浅,可以称为“湖泊”,其边缘圆润,还有类似峭壁的结构。可是问题来了,这些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就像水溶解地球上的岩石形成侵蚀地貌一样,在土卫六上也是如此,只不过这次是由液态的烷烃类充当了溶解剂。

小宝石一枚

[ 图片来自ESA ]

这个色彩清新的天体,叫作小宝石星云NGC 6818,是位于人马座典型的行星状星云。这枚星云的特色在于长长的丝状结构,以及如同夹心饼干般清晰的层次。这种丝状结构,现在猜测可能是内部高速风冲过那些慢速云气而形成的。这个角度早在1997年就被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过,当时使用的是广角行星相机2,采用了电离氢和电离氧两个窄带波段拍摄,而这张照片则用同样的相机,不同的滤光片进行了拍摄,效果与之前便截然不同了。

彩色火星

[ 图片来自ESA ]

与满目荒凉、以土红色为主色调的火星照片相比,这张火星照片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别激动,这些颜色只是表示高度的信息而已,红色和白色表示较高的地势,而蓝色和紫色表示低洼。这张照片由火星快车拍摄,该区域位于火星的南半球,这片区域地形非常丰富,让我们来数一数:悬崖、撞击坑、雕刻在陡峭山坡上的“沟渠”、皱脊和陡坎……这是一块有故事的大地。科学家们猜测,这一地区的一些火山坑和盆地可能曾经积水,那些在山坡上留下的“沟渠”便是证据。

红色丝带

[ 图片来自 APOD ]

极光的片子看腻了没有?这回来点刺激的:在一次预报条件良好的极光之夜,摄影师拍到了一张卓尔不群的红色极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道极光光弧。这种现象叫作质子极光弧。极光从形成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子极光,一类是质子极光。我们通常看到那些在夜空中摇曳的是电子极光,而质子极光大多暗淡而弥散,一般肉眼不可见。然而这次,摄影师却捕捉到了质子极光弧,表明大规模的质子正在轰击地球的大气层。

猜你喜欢
星系团土卫六极光
基于U-net的紫外极光观测极光卵形态提取
美土卫六探测无人机推迟发射
神奇的极光
身边的星系大集团
极光之上的来客
可能存在生命的土卫六
神奇的极光
宇宙画廊
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