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的鱼

2015-12-24 16:00曹春雷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6年1期
关键词:河里饭菜小河

曹春雷

这是朋友讲的一个故事,关于他和他母亲的。

因为工作关系,他常常出入星级酒店,请别人,或者别人请他。饭菜之丰盛,可想而知。鱼是每餐必上的,这是国人的传统,炒的、煎的、炸的、烤的……味道自然是很鲜美,要知道,这鱼动辄上百元一条。

酒桌之上,联络感情是主要的,吃则是次要的。一次宴请下来,桌上的菜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动一些。他常常看着剩下一大半的鱼,感到莫名的心疼,可惜了这么好的鱼,如果母亲能吃到这鱼,该有多好啊!

母亲是喜欢吃鱼的,他也遗传了母亲的这一喜好。他的乳名叫作“鱼儿”,母亲起的。据母亲说,生他时,母亲正在河边捞鱼。名字的另一层意思,是希望今后的生活能好起来,能够年年有“余”。

他稍稍大一点,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拉扯他,生活很是困顿。那时他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够吃一顿鱼。

农闲时,母亲会到村外的小河里,用自制的网捞鱼。捞上鱼来,母亲回家用面裹了,放在油里炸,炸得酥透,就连鱼刺也炸脆了,最后再打上两个鸡蛋,吃起来味道别提有多香——这香一直穿透了岁月,让他如今隔着时空,依然能嗅得到。

他渐渐长大,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然后毕业,参加工作,结婚,在城里定居下来。他履行了幼时向母亲许过的那个诺言:当个城里人,让母亲住上高楼,过上好日子。

母亲从乡村来到了这个城市。媳妇很孝顺,像亲娘一样伺候。母亲乐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可日子久了,她开始沉默寡言起来,常常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朝着老家的方向张望。

他知道,母亲是想家了,想她的院落,想她的左邻右舍,想她的鸡鸭鹅狗,想她的庄稼地。他感觉自己对母亲其实是一种“羁押”,母亲无法融入这个城市,她是落寞的。而自己却无法排解母亲的这种落寞。

他决定答应母亲,在这之前,母亲一再要求回去,但他都没同意。

母亲终于回到乡村,回到她自己的生活里。他所在的城市与母亲所在的乡村,有几百里之遥。无论多远多忙,每月他都回家一两次。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母亲。

他每次回家,对母亲来说都是盛大的节日。母亲会提前一天晒被褥,准备饭菜,为他炸小鱼——这是他最爱吃的。

这一次,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办得顺利,他得以提前一天回家。清晨赶到家时,铁将军把门,母亲不在。邻居大娘告诉他,你娘知道你要回来,这几天一直都去河里捞鱼,这不,一大早就去了。

他赶紧往村南的小河跑去。在河里,他看到了母亲。

母亲背对着他,挽着裤腿站在水里,正在撒网。由于身体胖,弯腰时就有些吃力。深秋微寒的风,吹乱了她的白发。

他定定地站在那里,泪流了下来。

猜你喜欢
河里饭菜小河
清澈的小河
小小筷子八寸长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我最喜欢的作业
海里丢河里找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石器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