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我梦中的文学殿堂

2015-12-24 09:28杨建栋
飞天 2015年12期
关键词:殿堂文学创作飞天

杨建栋

八十年代初,我刚从部队退伍回到老家,正处在人生飘忽不定、无所事事的为难时期。苦苦寻求,却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出路,整天像懵头的苍蝇样到处碰壁。唯一能安抚我孤独心灵的是从部队托运回来的一大箱文学书籍,是它们陪伴着我度过落寞寂寥的日子。特别是伤痕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片段的遭际,像一片片特效膏药,医治着我伤痕累累的心房,让我困乏疲惫之极的身心得到了莫大的抚慰。书页里面主人翁遭遇了那么多的沉重打击,蒙受了那么多的不白之冤,他们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苦苦煎熬,坚强地存活着。相比我眼前受到的这点曲折坎坷,真是小巫见大巫,算得了什么呢!我不断地昼夜苦读,从这些书籍中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经过几番苦思冥想,我的内心世界豁然开朗,仿佛重见了天日,呆滞的思维有了活水源泉,精神也随之振作起来。读书的欲望随同饭食的需求,呈现正比例增长。只要获取几册喜欢的书籍杂志,就像饥饿的肠胃遇到可口的饭菜,风卷残云般地狂扫一遍。有时觉得还不过瘾,便重新扫视,生怕遗漏某一页。

当时我所处的乡村,书籍的匮乏犹如物质财富的贫瘠一样,处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黄不接现状。现今读完这些书,又愁将后怎么有书可读呢!浓厚的读书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望,让我多次遭遇弹尽粮绝的地步。有一日正苦于无书可读,在公路上徘徊溜达之际,偶然碰见一个骑着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在我身旁停下,他问了些情况后,让我帮他将几封信送给收信人。我毫不推辞地向他保证送到。在闲聊的过程中,谈到征订报刊的事情。之前我虽没拜读过《飞天》杂志,但我毫不犹豫地选订了这份甘肃的纯文学刊物。

一月后,我如愿收到了第一期《飞天》杂志,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其中的小说散文作品,生发了我文学创作的激情。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开始潜心于短篇小说和散文的创作。怀着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态,冒昧地给《飞天》编辑部投稿。大概过了一月多时间,我收到了编辑老师的退稿,并附了一封回信,鼓励我继续坚持创作。我拿着退稿信的双手有点颤抖起来,内心有说不出的兴奋与失落交织着。后来,我又投了几次,得到了同样的退稿。

参加工作后,我所处的乡镇比较偏远,交通闭塞。邮递员转送有误,所订的《飞天》杂志近一半收不到,就只得间断了订阅。但《飞天》的字眼一直在我心里存活着,始终激励着我走向文学创作的路。调入县城后,再次与《飞天》杂志邂逅相遇,它已成为我的精神食粮。

多年来,我只要去兰州,第一件事是先去省文联招待所登记落脚。每当走向那米黄色的小楼,心里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温馨感觉。尽管它没有星级饭店那样的豪华气派,但对我来说似乎走进了充满文化气息的快乐家园。住在文联招待所,颇有一种精神依托感。更主要的是它紧靠着省文联、省作协、《飞天》编辑部的办公楼。每天出去办事或者游览省城,出进都要经过668号楼前。我不由自主地仰望这座闪烁着文化艺术之光的神秘殿堂,想象着我省文学艺术界的名人、编辑、老师们,正在如何忙碌营造、辛勤耕耘着西部文化田园的场景。这种似梦若幻的追想似一缕悠长的飘带,把我同《飞天》的情结日久牵系在一起。

去年,我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这座文化殿堂的大门。经过门卫登记后,我没有乘坐电梯,而是迈动着非常缓慢的步子,轻轻地爬上每一个楼层,全神贯注地浏览着走廊里洁净优雅的环境。桔黄的地板,配衬咖啡色的门套,给人一种温暖静谧的感受。洁白墙壁上的空闲处,挂着装框的小方斗名人字画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我冒昧地叩响省作协常务副主席魏珂的房门,作了自我介绍。他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很热情地给我沏了一杯龙井,向我讲解了加入省作协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并告诫我,从事文学创作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不要急于出书,要让自己的作品见诸有影响的纯文学报刊。要在贴近生活上下功夫,不要在房屋里闭门造车。

告辞了魏主席,我又行至三楼的《飞天》编辑部,拜访了《飞天》主编马青山老师。望着马老师平易朴实的神态,我的身心很快放松起来。我一边喝着他给我沏的热气腾腾的铁观音,一边闲聊着有关文学创作的感受。他直奔主题地谈道:要想在写作上有所突破,就要多读名家的作品,从中受到启发。要善于观察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先从小小说起步,再逐步在短篇小说上下功夫……半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谈兴正浓,但我不忍心占用马老师过多的时间,就起身告辞了。与马老师交谈的时间虽说短暂,却让我茅塞顿开,真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

在各位老师的启迪下,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作品,还出版了自己的拙作《眷恋流逝的岁月》一书,并于今年加入了省作协。文学创作的道路很漫长,我将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殿堂文学创作飞天
走进创作殿堂,体验变奏之美
航天探索之飞天筑梦
少儿书画作品4幅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殿堂级街头文化
“飞天屁股”重返蓝天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酒坛飞天
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