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而尽精微”——蒋洪新教授访谈录

2015-12-24 06:05蒋洪新,叶冬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学思想跨文化传播人文主义

“致广大而尽精微”
——蒋洪新教授访谈录

蒋洪新叶冬

(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06)

摘要:蒋洪新教授在访谈中阐释了“大学的意义”与英语人才培养的关联,强调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版《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理念和主要内容。同时,他以庞德研究和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为例,指出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把握“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文本相结合和立足本土、注重文学比较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这些深刻见解对于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背景下的青年学者教益极大。

关键词:人文主义,通识教育,英美诗歌,文学思想,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106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6.001

作者简介:蒋洪新,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学等。

蒋洪新教授是享有盛誉的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英语诗歌与诗论的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同时他在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育等领域也卓有建树。近日,笔者就英语人才培养、庞德研究、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等话题专访了蒋教授。

叶冬(以下简称叶):蒋老师,我们发现近十年以来您在从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的同时,发表了多篇有关“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意义”的论文,提出了自近代以来欧美大学办学精神中“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争论和博弈。这是否与您兼有高校学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有关呢?

蒋洪新(以下简称蒋):我个人认为,对“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意义”进行反思与探究,应该是每一个大学教师自觉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中国高等教育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巨变之一就是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扩招,大学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然而,我们在扩招的同时如何把握教育质量?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大学如何传承知识和进行创新?外语专业学生仅仅作为会说洋文的传声筒,还是作为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培养?这一系列问题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从事大学教育的人的心灵。而其中的核心就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标准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大学的“精神”和“意义”何在这一问题?西方自近现代以降,有关大学的理念与功能至少存在着信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派之争。人文主义的倡导者是英国19世纪的红衣主教纽曼。面对英国工业革命后“科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日益上升的情形,纽曼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提出了自己的大学理想: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秉承纽曼的自由教育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对当时盛行美国的实用主义提出批评,反对大学过分专业化。与纽曼所怀抱的理想迥然不同的是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大学不仅仅是教学的阵地,更应该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洪堡所创办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化大学的典范。洪堡这一理念的追随者还包括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尽管西方拥有诸多富有远见的教育家,但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主张一直是大学论争的主旋律。

叶冬,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和科幻文学。电子邮箱:leafwinteryd@163.com

叶:对“大学的精神”进行探究,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性或启发性?

蒋:发生在英美两国近两个世纪的人文与科学、通识与职业的教育之争,其实是工业化过程与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这场跨世纪的思想交锋至今尚未尘埃落定。透过这场喧嚣的论争,我们扪心自问:在现代化征程中高歌迈进的中国及其大学教育是否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毫无疑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除独立学院外,我国现有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①,其中900多所设有英语专业,已成为我国本科院校中开设量最大的专业。规模的扩大,教学的投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培养了数百万的外语人才。但在发展的同时,许多专家注意到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少外语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等。但通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在办学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也许还存在某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叶:您刚才提到了“科学与人文”、“通识与职业”的教育理念之争,那么您能否谈谈英语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蒋:中国现代大学从诞生起就吸取了西方现代大学的先进理念。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了通识教育的理念,他认为大学教育“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吴宓先生在1926年代理清华外文系主任时就拟定了办系总则:“博雅之士;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因而在国内教授英、德、法各国语言文学,足以胜任愉快;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②可以说“通识教育”的理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英语专业的教学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但在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教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情况令人担忧。首先,英语专业对不少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而言,还未上升到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高度,他们大多将其视为培养工具性人才的专业。其次,中国相当多的大学长期在条块分割下形成的管理模式,阻断了各院系、各学科教学人员的相互交流。没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大学行政和学术教学组织的良好协调,通识教育无从谈起,由此也就导致了英语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不够开阔。因此,如何将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英语专业的建设相结合是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叶:的确,就我国高等教育中英语人才培养的理念、标准与模式等方面来看,存在着诸多需要拓展与改进的领域。据悉自2013年始,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按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三个专业制定英语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您作为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主要起草者,能否谈谈制定《国标》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蒋:英语专业的《国标》就是国家关于英语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也是基本标准。英语专业的《国标》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中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具体而言,新《国标》要求未来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系统的英语文学知识和较强的文学鉴赏与批判能力、较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在注重学生语言知识与技巧(听、说、读、写、译)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新《国标》还强调学生应具有多元文化认同感,能以开放的态度、批判的思想和包容的胸襟对待多元文化现象;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能比较敏锐地觉察各种跨文化现象;能较好地理解、诠释、评价文化差异,并灵活运用沟通策略来突破汉语和英语文化的差异而实现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因此,《国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叶: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历史上曾有过几个版本,《教学大纲》的历史演变反映出了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观念发生哪些时代性的变化?

蒋: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从1978年到2000年制定了三个高等学校教学大纲。1978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学大纲(实行草案)》,于1979年4月连同教学计划草案一起下发各校。这是国内第一个独立和完整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1980年,教育部英语编审组完成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学大纲(实行草案)》修改稿;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又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这两个教学大纲确定了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我国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有序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两部大纲在很大意义上沿袭了重英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外语教学模式。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并于2000年4月颁布《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新大纲的特点在于:将四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注重语言基本功的培养;明确了21世纪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了新世纪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将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大板块。新大纲体现了新形势对外语人才的新需求,虽然其中所提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褒贬不一的反响,但新大纲整体上得到了学界与社会的较好评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大纲》只是一个总则和基本框架,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各层面的相关人士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由此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矛盾——这也是《国标》应运而生的缘由。

叶:那么您负责主持制定的新版《国标》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来作为标准的?

蒋:《国标》制定的主要依据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同时,还借鉴了我国外语学科历史上各种有关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参考了海内外有关提升教学质量的标准,并广泛调研各层次学校和征求专家、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以确保《国标》具有合理性。《国标》框架主要包括前言、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几个部分。就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而言,新《国标》明确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和指标。例如:首先在学科分类上,确定了其属于人文学科。强调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英语不应简单作为语言工具,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健全的人格和道德素养,以及全球化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并对不同意识形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立场。其次,关于培养规格。在新形势下,培养规格的覆盖面应更为广阔,对素质、能力、知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三,关于课程体系。新《国标》是一个基本标准,总体框架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分为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英语教育及特色课程几个模块)、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五个部分组成,突出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国家标准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的理念和标准。此外,对于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指标。

叶:蒋老师,我们知道作为一位在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卓有成就的知名学者,您在“英美诗歌”研究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尤其是《庞德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以及《庞德研究文集》三部著作,被学术界誉为“在学术方法、研究视野、内容取向以及文献开拓与阐释方面极富特色与创新”。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这些研究中的心得与经验?

蒋:在我学术研究的理念与方法上,导师袁可嘉先生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和影响。具体到“庞德研究”上,我个人认为可以分享的经验与体会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应采用“总体把握”与“细节洞察”,也即“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一个文学家或诗人的艺术作品与艺术风格的形成,必然有着他人无法复制或无法企及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我力图将庞德的家庭背景、学术渊源、社会语境、时代思想、诗学理论、文化理论,以及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特色与代表作等诸方面进行全景式展现与对接。二、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应将抽象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文本解读相结合。在庞德诗歌创作的不同时期,其意涵与风格呈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对社会、历史、文化意象,庞德并非简单的挪用,而是注入自己的感受与领悟,并以独特的意象构造出有机的、充满情感与精神张力的诗学结构,形成了一种“庞德诗体”。因此,在研究文学时我们岂能仅靠某一种批评方法将作品的“整体性”解剖与消解呢?所以我将西方关于庞德的诗学文献进行了引用与疏理,并对东西方的经典诗学和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吸收与运用,进而以文献考证与理论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庞德的诸多经典篇章进行解读。三、注重文学比较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进行文学欣赏与研究时应该学会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既寻根探固了解其本身的文化立场,又不拘于不同文化的机械对立,在承认固有差异的同时从更高的角度把握时代与历史价值。以庞德为例,他本人更看重文学的世界性而非地域性,在20世纪初就倡导跨国界的比较文学方法。他与中国的渊源本身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好范例之一。我从世界文学的学术格局对庞德诗作中的中国元素和翻译进行了跨文化探究,发现了庞德诗作中一个东西方文学与文化交融的新领域。

叶:作为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的首席专家,您能给我们谈谈这一选题的背景和价值吗?您为何选择了一个如此大尺度、大视野和大纵深的课题?

蒋: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美国文学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别。一是“文学思想史”或“美国思想史”中的历史性研究;二是文学通史中的关联性研究;三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纵论性研究;四是关于文学类型、文学流派或文学家的专题性研究。研究成果虽然不少,但缺乏整体性探究和历时性梳理,尤其对“文学思想”与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的区分不深入:散论式、片段式、单向式研究偏多。文学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文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文学的本质、使命、价值、内涵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和言说上,也体现在关于文学的形式因素、创作方式、发生发展规律、读者接受、社会传播、历史影响等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思考上。文学思想除了体现出文学主体对于文学自身构成和发展现状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各个方面的情形,而且深受后者的影响。20世纪美国社会的历史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对美国文学和文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既深远且巨大。我期待这一研究能超越传统的文学史观,以中国的学术精神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理念来拓展美国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同时探究不同时期美国文学发展的现实语境,并对20世纪百年间美国文学思想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差异及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动因进行梳理,以此完整地揭示出20世纪美国文学及思想发展的总体态势。我希望这一研究能丰富20世纪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及其思想的研究范畴,并形成一种创新性的文学思想研究架构,对20世纪美国思想与精神的根本属性,以及美国的社会思潮、文化特征、国家形象及全球影响力研究产生一定的关联价值。当然,我也希望该研究能对21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以及转型期中国本土文学思想中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建构产生重要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文学思想跨文化传播人文主义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红楼梦文学思想的现代阐释》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论元代散曲的文学思想和现实特征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