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大豆原生环境增强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

2015-12-24 23:24张维友王秀波孟东辉
吉林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野生大豆太平镇双阳区

张维友 王秀波 孟东辉

(长春市双阳区农村新能源开发服务中心,吉林长春130600)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活动、旅游、乱采滥挖野生大豆等人为活动破坏,双阳区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迫在眉睫,加大保护力度、落实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阳区;太平镇;野生大豆;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S565.10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7.001

随着生态环境被破坏,野生资源越来越少,野生大豆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野生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的基因库,为将来、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基因库尤为重要,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保护起来。

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植物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有野生大豆、山野菜、蘑菇等。在地处太平镇南部的治国村,野生大豆分布较多,类型丰富,集中连片,原生自然形成,有野生大豆群落。其特点是长花序、多荚、高蛋白,总占地面积500亩,包括核心区200亩和缓冲区300亩,属荒山荒地,地点坡度小,为漫岗地,有村路直达是一片野生大豆生长区,该区面积较大;农户和人口少,地广人稀,具有建设保护点的优越条件;此地处东经125°26′36″,北纬43°16′26″,气候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为5℃,最高气温达38.9℃,最低气温达-38.4℃。年平均降水619.4毫米,且集中在6月~8月,森林覆盖率为35.4%,土壤以棕壤土和暗棕壤土为主,黑土厚度达20~25厘米,最大冻土深度1.7米。

1野生大豆资源应用现状

大豆源产于中国,我国拥有90%的野生大豆资源,大豆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育种工作的发展,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搜集野生大豆近5万份,并从中发现了一批珍稀的基因源,野生大豆的基因在优质高产、抗病虫育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新的科研成果。

2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的必要性

吉林省幅员辽阔,独特的地理位置保持了较好的原始自然面貌,气候条件适宜,野生大豆资源特别丰富。20世纪70年代前,在吉林省东南部草原湿地、沼泽、东部林间灌木丛附近、河岸、中部平原低洼草甸子上、小河岸边均能见到野生大豆,但是,由于保护意识淡薄,野生大豆资源不同程度遭到了破坏,加强野生大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几点:

2.1是保证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永续利用的需要

长春市双阳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是大豆主要生产区,大豆种植面积达1万公顷,太平镇是唯一没有受到人为或自然迫害的野生大豆区域,其野生大豆更是独具特色,具有长花序、结荚多的特点,而且蛋白质含量较高,达53%以上,脂肪含量也较高,野生半野生均有分布,我省优质大豆品种都是利用这些基因选育的,如我省农业科研单位已经选育出高蛋白大豆品种十多个,主要品种有通农10、通农13、通农14、长农13、长农15等,这些大豆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脂肪含量大多在21%以上。对于大豆主产区的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意义重大。

2.2是保护大豆育种种质资源的需要

我国早期的大豆都是通过野生大豆育种发展得来的,野生大豆属豆科大豆属,在吉林省各地都有分布,其特点:

一是高蛋白,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的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都在53%以上,是罕见的优良种质。我省高蛋白大豆品种都是利用这些基因选育的,如通农10系列,蛋白质含量达45%以上;二是无限生产型和花序长、多花多荚,单株结荚数一般都达到400~500个,多荚者达1000个荚,花序长可达5~10厘米,而且具有无限生长型;三是很强的耐性,对病虫害的抵抗加强;四是野生大豆有许多优良基因。

2.3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需要

利用野生大豆培育的品种,可以提高吉林省大豆品种抗病虫、抗旱、抗寒的能力,让现有大豆品种得到进一步发展。

2.4是增强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从历史上看,大豆原产于我国,从周朝到秦汉,大豆就已是松花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主要作物。20世纪初,中国大豆已进入国际市场。30年代,中国大豆已年产1130万吨,产量与出口量占世界的90%。而现在,世界大豆平均亩产143.2公斤,而中国是119公斤;含油量美国平均为20%,而我国为17.5%~18%,相差2个百分点;美国亩生产成本为120元,我国为156元,这种状况不改变,大豆在国际市场就难有竞争力。2013年,我国进口大豆4225多万吨,由此可看出,切实加强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尤其是特种野生大豆,已成为振兴大豆产业、增强大豆产业市场竞争力、恢复大豆产业地位的迫切需求。

3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

有效保护野生大豆遗传基因,增强大豆抗病、耐脊薄、抗旱耐寒基因等优良基因,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大豆良种,提高大豆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2社会效益

为国家和吉林省选育具有独立产权的大豆新材料、新品种提供丰富的、不可替代的遗传资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物质基础,保护吉林省特有的野生大豆基因,对保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3生态效益

目前,吉林省野生大豆原生境生态环境已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绝大多数的原生境已丧失、生态系统已严重退化,多种野生大豆处于濒危状态,众多野生大豆遗传资源丧失。建设野生大豆保护区,将有力促进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工农业生产活动、旅游、乱采滥挖对野生大豆资源的破坏。

4结语

双阳区太平镇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主要是通过土建工程、田间工程、化验检测等综合措施,将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起来,保持野生大豆群落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优良大豆的繁育开发。综合分析,在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建设野生大豆保护点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黄英山.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04).

[2]庄炳昌.中国野生大豆研究二十年[J].吉林农业科学,1999, 24(05).

作者简介:张维友,长春市双阳区农村新能源开发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农村能源、环保。

猜你喜欢
野生大豆太平镇双阳区
吉林省野生大豆考察收集与评价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幼苗期耐盐碱特性鉴定
野生大豆利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长春市双阳区耕地土壤现状及修复策略
中部地区特色小镇要素分析
双阳区玉米农机农艺融合栽培技术
辽宁省部分地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与收集
四川最早的乡土文学
昌图县太平镇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双阳区2013年作物生长季气候概况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