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015-12-25 01:13贾文俊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尿液生物学设置

贾文俊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是这位教育鼻祖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有关启发式教学的最早雏形。

他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给他举例了。

孔子关于启发式教学的论述虽然简洁,却深刻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并抓住了启发式教学的操作要领,同时阐明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的种种矛盾心理状态,以及这些矛盾心理的正确处理方法。

看到这段论述,笔者深有感触。教学设计不仅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更需要为学生预留知识沉淀与思考的空间,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在理清教材知识间潜在联系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设置梯度性问题。

例如在“尿的形成过程”教学中,设置了如下问题:

1.比较肾动脉的血液和原尿,它们在成分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2.在此基础上,你能提出哪些大胆的设想?

3.血浆中的物质只有在哪一类血管中才能被过滤?为什么?

4.比较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和尿液,它们在成分上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5.在此基础上,你能提出哪些大胆的设想?

6.肾单位中什么结构适合完成这一生理功能?

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表格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推理,发现问题并大胆推测,尿液的形成经历了“血浆→肾小囊液(原尿)→尿液”的过程,创设思维矛盾,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疑问,产生思维碰撞,并有效解决问题。

这种引导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愤”的状态,掌握了知识的关键,建构了动态知识体系。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科学,但由于地域、环境等差异,中学生已有的生物学常识差异较大,所以教学情境创设需要挖掘与学生生活最贴近的知识。

例如在介绍人体含水量特点时,设置了如下问题:

1.为什么常说小孩长得“水灵灵”的,而不说老人长得“水灵灵”?

2.红楼梦中有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那么男人是水做的吗?

通过两个小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不仅化难为易,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具有实用性、生活性,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针对中学生物学知识点多、散的特点,教学中只有突破教材,构建各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熟悉各章、节、栏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帮助学生建立点、线、面、体的发展性思维体系。

如中学生物学教学以生物圈为主线,设置了10个一级主题,有效将整个中学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正如现代教学论所言,只有当学生遇到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最活跃;只有当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时,他们才学得最好。让我们抓住“问题”这个纽带,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盛宴”。

猜你喜欢
尿液生物学设置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跟踪导练(三)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