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但不应该“无我”

2015-12-25 07:07蓝玫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儿歌作业妈妈

蓝玫

【案例回放】

小姑娘叫雪,人如其名,长得白白净净,说话的声音清脆响亮。雪属于那种乖巧的女孩儿,让人一看就喜欢。每天一来到教室,她会先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的,然后从书包里一本一本掏出当天要用的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角。她从来不会把书包胡乱塞进桌斗里,也从来不会出现没完成作业的情况,就连她坐在座位上的姿势,也永远都是端端正正的。

后来才知道,雪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妈妈是幼儿园老师,难怪雪有着这样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我反而有些担心,我宁肯她有那么一点点的“逾矩”才好。比如,她可以回答错几次老师的问题,只要她敢站起来就好;她也可以追问老师几个为什么,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是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皱皱眉头……因为,课堂上的雪,如果不是百分百保证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她就不会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没有老师的命令,她就只会把手放好,端坐在座位上。

雪的妈妈告诉我,雪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从来不用催。不过常常是会的也不敢写,总要问几遍“对不对”才落笔。奶奶或者妈妈经常会给孩子“加餐”,在雪写完老师留的作业后,会让她再做几件抄写一些拼音、练习一些口算之类的事情。家人强调最多的,就是让孩子“听话”,雪也喜欢“听话”这个评价。甚至感冒吃药的时候,只要妈妈说:“你是听话的好孩子,是老师的好学生。”雪就能把药吃下去。

在“我要做个好孩子”这个主题里,我选了一首儿歌《半半歌》。

在学这首儿歌的时候,雪第一次显得那么忘情,一边读,一边笑得合不上嘴。

第二天早晨,雪妈妈告诉我,雪回家就给她背了这首儿歌,还问妈妈:“这个叫半半的小孩儿,为什么不早点起床啊?太好笑了。”我心想:“这个一向听话的孩子,终于不再只是‘听话,也开始‘问话了。”

我对雪妈妈说:“孩子提的问题,不要着急回答,你可以先问问她:‘你觉得呢?其实孩子提什么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是不是真正让她开始了思考。”

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走进了“踏叶寻秋”的小主题。有一首儿歌是《秋天的颜色》。学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出示了很多秋天的图片,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不认识高粱和谷穗。我在给家长们的信中讲了这件事,并且提议:“学习这件事,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和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很大关系。孩子们离开大自然太久了,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尽量抽出一些时间,带着他们离开水泥丛林的城市,去嗅一嗅泥土的气息。”

恰好周末的“手工乐园”,美术丁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让孩子们制作树叶贴画。雪妈妈和其他妈妈商量,干脆就带孩子们去郊外赏秋,顺便捡落叶制作树叶贴画。

雪妈妈说:“这次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看着孩子们那么高兴,妈妈们都觉得很欣慰。我们雪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她的问题越来越多,现在经常问得我都回答不了,比如‘树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毛毛虫?蜜蜂采的蜜都放在哪儿了?树叶掉下来的时候大树会不会觉得疼啊?我觉得,还是得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儿。”

在又一周给爸爸妈妈们的信里,我对父母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既要多读书增长知识,也要多游历开阔视野。这两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概是尝到甜头了吧,没有集体活动时,雪妈妈也会在节假日带着雪出去走走,去参观植物园、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或是放风筝、打球、滑旱冰。雪的性格,就这样越来越开朗了。

从雪妈妈那里,我不断听到关于雪的故事。开始的时候,雪妈妈的信里都是在谈雪的作业:“老师,雪今天认真写作业了,速度也很快。我们还给她出了连加和连减的题,她都做对了。”“老师,雪这周写完作业自己进行了检查,不过还没有养成习惯。我们会继续督促她。”

慢慢地,雪在家里阅读的情况出现了:“老师,雪今天写完作业以后,我和她一起读了带回来的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她就问我读什么,我教她查字典了。”

我回复她说:“尽量不要中断故事的阅读,有些不重要的地方,甚至可以让孩子跳着读,重要的是阅读故事本身!”

雪妈妈说:“老师,我们雪写完作业之后,会主动帮我们做一些家务,能够坚持阅读。”“老师,我们雪越来越喜欢读书了,每天早早写完作业,就认真去读带回来的书。”我回复她说:“孩子读完以后,如果能鼓励她把所读的故事给你们讲一讲,她一定会更喜欢的。”

雪妈妈真的是一位非常尽职的妈妈,一段时间后,她跟我说:“老师,我们雪现在读完了书,总喜欢把她读的故事讲给我们听,还会提很多问题。”我心想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我跟雪妈妈说:“那您也赶紧去读孩子问的那本书,然后和孩子交流一下她的问题,您会发现,原来孩子的想法是那么神奇!”

雪妈妈也变得欣喜了:“孩子读书越来越着迷了,读着读着居然笑出声来。这个周末,她让我们做观众,给我们表演了《爱吃苹果的鼠小弟》的故事。雪的性格也有变化,变得爱说爱笑了。”我对雪妈妈说:“是啊,这就是成长!”

1.父母偶尔的“无知”并非都是坏事

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似乎都必须给一个答案,否则,作为父母的权威就被撼动了。他们怕的是孩子说:“这都不知道啊?你还是大人呢!”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恰恰是总听父母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你自己再想想”的那些孩子,更具有钻研精神,思维更活跃,个性更独立。

2.父母要认识到,好孩子不仅仅是听话

很显然,在家里,不仅父母,应该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对雪的教育一定是非常严格且细致周到的,这些都可以从雪表现出来的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看得出来。这本身并没错。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必须得有这样的“训练有素”。但是,如果缺少了试错的经历,孩子怎么能够真正成长呢?所以,父母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不仅仅是听话,更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听话。

3.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会让孩子逐渐失去自我

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雪的妈妈作为家委会的活跃分子,她的行为带给女儿的变化尤为明显。她让雪从一个只是听话的孩子,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再到敢于站出来和大家一起游戏、一起活动,并且有自己的思考。这才是一个孩子真正应该有的生命状态。

1.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老师如果没有基本的哲学素养,就很容易被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打击得“溃不成军”。所以,老师同样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

2.教师的育人目标清晰,才能让教育行为的效果更加明显

一般老师都喜欢遇到雪这样的孩子——听话、有规矩、做事有条理。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不用老师操心。除了孩子自己知道努力,父母对孩子成绩的关注,也足以让这样的孩子成绩不逊于别人。但是,老师恰恰要警惕的,就是类似雪这样过分乖巧、听话的学生。老师要多了解孩子听话背后的根本原因,帮助父母消除那些对孩子个性发展不利的因素。

3.教师最重要的智慧,是让孩子提出问题

孩子自我的确立,很多时候得益于他们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找得到“出口”,有人聆听,或者有人引导,哪怕暂时没有答案。因为提出问题就证明有思考,而一个人开始思考,就是自我觉醒的表现。但当我们对孩子干涉过多的时候,孩子便丧失了自我。正如有句话说:“孩子不是天生喜欢读书,也不是天生不喜欢读书。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而这个引导,同样适用于父母。雪的妈妈从最初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作业,到后来开始关注孩子的阅读、游戏等,首先得益于她作为一个母亲的不断成长。老师应该努力引领更多的父母达到这样的状态。(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儿歌作业妈妈
快来写作业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鸟妈妈
作业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