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冠一怒为红颜”中之红颜

2015-12-26 12:24李建树
文学港 2015年5期
关键词:吴三桂李自成红颜

李建树

“冲冠一怒为红颜”中之红颜

李建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物,知名度极高,但这些人物的出名只是因其身上有故事,这些故事若拍成电影电视便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宫斗剧”之类的大戏。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有些知名人物故事,本身就很有戏剧性、根本不必动辄化多少亿投资去辛辛苦苦地将它们拍成电视连续剧什么的,就这么用笔写出来就很好看了,比如这个“红颜”,就是大家熟知的“秦淮八艳”中的一艳,名叫陈圆圆的那个歌妓。

那年崇祯皇帝的外戚周奎因一心想讨皇上欢心,实在无计可施时,就命人下江南去寻美女,说不定真能找来一个皇上喜欢的,日夜陪在皇上身边为自己说好话。这是多好的事啊,主意既定,他组织的各路猎头也就领旨出发,直奔江南而去。其中有一位就是田贵妃的父亲田畹。田畹来到以脂粉香艳闻名天下的南京秦淮河边,还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个被评为“秦淮八艳”之一的绝代美女陈圆圆,花高价购得后就将她带到了位于北京铁狮子胡同的田畹府中。

陈圆圆原名邢沅,江苏武进人,为苏州名妓,因幼时其家境贫穷,其母就托姨母陈氏抚养,于是邢沅也就改姓成了陈沅。陈沅十四岁入私塾读书,聪明灵秀,貎若天仙,甚得塾师喜欢,就专为她起了个“圆圆”的名字。

且说陈圆圆这妞,琴棋书画样样来得,唱歌跳舞更是人中一绝。其身价之高令人咋舌:侍一宴须五金,度一曲伴一舞得是十金。艳名远播,一时引得走马王孙坠鞭公子趋之若鹜,大有车马盈门之势。出场费如此之高,仍难挡蜂拥而至的采花大盗。可见其美貎和才艺确是非同一般,这妞要是放在当今社会,恐怕早就被称为京城“一姐”了。

各路王侯将相都很钦敬那位能引进人才的老国丈田畹,所以当年北京铁狮子胡同田畹府门前总是停满豪华官轿和马车。尤其是来了一位美貌歌女陈圆圆之后,再加上田畹的老国丈身份,这就更不得了了,用今人的话来说那田畹可是通天的人物啊,何况这老国丈又十分好客,不仅能让来府上的各路人物陶醉于陈圆圆的美貌及其曼妙的歌舞之中,又天天有美酒美食招待。美是需要分享的。现代人这么说,在陈圆圆时代又何尝不是这么说,且也是这么实行着的。美酒加美女,田畹府真是因有了陈圆圆而香风四起了。但田畹还是很不满意。他用老眼只那么随意一瞟便发现府上的来客身份总还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说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圆圆还没有能够搭上当今皇上崇祯帝。还没上到最高档次。

但要走上这一步于田畹来说也不是难事,他有宝贝女儿啊,当年,他的女儿田贵妃已成了西宫娘娘,都已经被人称作“田后”了。陈圆圆的事若是让田后到她老公(皇上)耳边去提一句,不就成啦?

谁料还真不成。别看京城门内的田畹府天天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其实京城大门外却并不太平。首先是各地动乱不止,搞得明王朝内外交困。崇祯帝虽贵为“一把手”,但日子着实难过,天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地方上告急文书一来,他时常束手无策,有时实在逼急了,就不免失声痛哭,当皇帝当到这样,也实在是窝囊至极了。这些情形田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回父亲出于好意特地从南京花高价带来了美女歌后陈圆圆,想通过她介绍给崇祯解闷儿消闲。作为女人,田后自然也担心这样一来自己会在皇上身前失宠。但田后真不愧是一个明理的女子,她考虑崇祯毕竟是自己的丈夫,也是他们父女俩的靠山。一旦病倒,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才是最关键的死结,这个结也只能靠自己去解开,如今父亲送来个陈圆圆,又为什么不到夫君跟前去试一试呢?或许皇上见到美女开颜一笑,心情大好了,又能有精神坐下来阅奏章办理国家大事了。于是特意挑了个好日子,找了个理由,亲自带着陈圆圆来晋见皇上。崇祯见了田后带来的陈圆圆眼前一亮,觉得果真名不虚传。与宫中三千嫔妃相比别有一番风韵。田畹看出苗头,当即进言:“此女雅善歌笙,又工诗画,超凡脱俗,藩府不敢私有,特送来进献皇上。”事情也真是巧中有巧,偏偏此时又传来州府失陷的急报,看样子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离京城是越来越近了。这一下就弄得崇祯什么心情也没了,只是淡淡地说:“此女真佳人也,然朕因天下还不太平之故,没一日开怀,哪还有心思去碰这美女歌姬啊。国丈年高,不妨留殊色以娱暮年,不必客气。”田畹听皇上这么一客气,就当是自己的福气,于是就放下身价,高高兴兴地将陈圆圆收作了小妾。

我分析崇祯当年的心理:面对国事窘迫,他不能不顾忌此举的后果:在此国难危机之时如果收了此礼必将背上“好色误国”的恶名,还怎么能让征战沙场的将士心服口服呢?他那时候急需的是捷报而不是美女,“爱江山就别爱美女”这条原则崇祯还是能坚守的,于是就再不多看陈圆圆一眼,又将目光专注于手头的奏折公文上去了。

天下谁没有野心呢?原本在秦淮河边唱曲卖笑的陈圆圆离开秦淮河边到了京城,虽然田畹老是老了一些,但毕竟有个老国丈的身份,田畹府门前车水马龙,正引得京城一众男人如苍蝇闻到腥气似的,纷纷到田畹府来一睹京城一姐的风姿和美妙歌舞。这自然让陈圆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这远远还不够,自古美女爱英雄,尤其是少年英雄,难怪陈圆圆在田府碰上年青英俊的吴三桂,又听闻这少年将军还有个平西王的身份,当不成皇后跟着他当个小王后也好啊。两人眉目传情,一拍即合。那吴三桂一见大美女陈圆圆就差一点昏倒,然后是向田畹软磨硬泡就想带着陈圆圆去云南上任当他的那个平西王。于是就对田畹自降身价,什么儿子,孙子之类的好话都说尽,并表态说若田府遭难,他会带兵救援。田畹听后,觉得此人颇像当年带兵救援崔莺莺母女的张生,这才同意放手。

吴三桂终于将陈圆圆讨到了手,他倒也不急着带她去云南,而是将陈圆圆先带到他自己在京城的家中。交由兄弟姐妹管着了。

吴三桂,明清之际的江苏高邮人,武举出身,袭父荫而当上军官,英勇善战。明末刚刚二十七岁的他便成了明朝的高级将领,官至“宁远总兵”,封平西王,驻防山海关。且说李自成克北京后也曾有意招他归降,他想到的是如有了吴三桂的效忠就有了山海关天险的牢固。吴三桂原先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大顺军)气势很大,所以也是存有归顺之心的,他是想在李自成成功后,能在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中或李自成建立的新王朝中谋得一个高位。谁料李自成的“均田免粮”口号虽深得民心,却搞得大顺军没了经济来源,军饷严重不足。逼迫无奈的李自成进京后只得纵容手下烧杀抢掠,忙乱中又听来使报告,说:“吴三桂反……不再归降了!”这令李自成大为震怒。一怒之下就命其手下杀了吴三桂在北京的一家人,又将吴三桂的爱姬陈圆圆抢来赏给了他的那个铁匠出身的大将刘宗敏,以鼓励其再当大顺军的先锋,尽早攻克山海关。

吴三桂闻讯气得冲冠一怒。说“大丈夫生不能保家,不能保自己喜欢的女人!活着何用?”“冲冠一怒为‘红颜’”只是他这一怒也太过火了点儿,不仅就此与李自成结下了一生无解的深仇大恨。而且不惮冒背叛的风险。索性致书多尔衮,引清兵入关。1644年(甲申)入关后的清朝,仍封其为平西王,让他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农民起义军。

多尔衮命吴三桂不得入城,只管一路去打李自成,他认为吴三桂毕竟是汉人,万一他进京坐上龙椅不肯让位就不好办了,所以就索性命他一路直追李自成的起义军。吴三桂当时也不知道多尔衮的小算盘,他一心想的只是李自成抢了他的陈圆圆,还杀了他北京一家人。所以就认准了李自成是他的死对头。非得一鼓作气追上起义军,杀他个狗日的不可。

李自成逃到河北卢龙,在卢龙西二十里的范家店又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并将其首级用竹竿挑着示众。这令吴三桂更加下定决心要将李自成彻底剿灭。

吴三桂至此更加看清了:李自成及其大顺军只是一帮流寇而已,不足以统天下的。而这时急于借刀杀人的多尔衮却又拨给他一万兵马,让吴三桂更加奋力地追杀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五月(1643),李自成在西安称顺王。半年后的十七年二月亲自率马步兵五十万造船三千,又征发船万余渡过黄河,从禹门渡河登岸后势如破竹,经山西仅用四十九天就一举攻陷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改写了历史。二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称帝,但不敢久留,所以龙椅尚未坐热(四十九天),便又退出京城,往西进发。

吴三桂再度追打李自成,打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吴三桂夺取农民军手中从皇宫带出的金银财宝,赏予他的将士。

李自成再跑,退回西安后,又撤离。疲于奔命的李自成化名“曹国公”,在乐昌市的金城山蜷伏了六年,到第二年的四五月间。不幸被内部的叛军所杀,“死于马背之上”。

多尔衮率清兵进京后,忙着清场,少不得烧杀抢掠,清兵杀进城来了,京城一片兵荒马乱。

被刘宗敏霸占的陈圆圆没死,李自成下令将吴三桂一家满门抄斩时,她正好住在李自成死党刘宗敏的府中,逃难时,刘宗敏不舍得杀她,也不想让她再落到吴三桂手中,于是也就只能由刘宗敏他自己来安排这个红颜的最终命运了。就这样,在一片兵荒马乱中,不知就里的陈圆圆混杂在满面血污、衣衫凌乱的数千余名女子中一齐逃离京城,进入荒郊野地。当吴三桂的队伍冲杀过来时,陈圆圆远远地望见了吴三桂的战旗,别的女子,纷纷四散逃命,她却像见到亲人一般镇定地独自向着吴三桂的战旗走去。

自从吴三桂在山海关听说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后,再也没有听到有关陈圆圆的任何消息。因此陈圆圆再度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已经无法判断眼下的这一切到底是梦还是幻了,找到了陈圆圆,吴三桂像是找回了自己的魂。

古往今来,一个男人对其所爱的女人只想完全占有的那一种自私心理从来就没变过。按说在讨伐李自成的进程中,作为主帅的吴三桂身上有多少大事需要谋划处理,他应该忙得很的。但恰恰在此时,笼罩在吴三桂心头的阴影不是战场追杀,而是一个有关陈圆圆被刘宗敏霸占期间,她会不会失节失身的问题,哈哈,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一边是血雨腥风,提着脑袋血战沙场,一边却在时时盘算自己的小情人会否失身失节。但历史和人性正是这样的。

多尔衮进京,中国历史从此改写。这是大历史。从明到清。在这大历史遮掩下的普通人命运,那所经历的生死坎坷,真是无从说起。据沈自我的一则博客文中披露,李自成在此期间死亡将士七万余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虽只是刀枪格斗,没有飞机大炮地雷榴弹却也照样杀得血流成河,十分惨烈。

康熙皇帝登基,明朝最后一个政敌永历皇帝也已被吴三桂杀掉了。吴三桂的复仇大业已经圆满完成。所有的动荡和离乱都已经终结。应该说不论是紫禁城里的康熙还是云南的吴三桂都到了他们最轻松的时期。

一座座崭新的宫殿在紫禁城内矗立起来的同时,镇守云南的吴三桂也不甘落后,刀枪入库之后的他很快就将气势恢宏的平西王府建了起来,王府的地址正是在原先永历皇帝的故宫,五华山故宫的旧址上。那可真正是“红亭碧沼,曲折依泉,杰阁崇堂,参差因岫,冠以巍阙,缭以雕墙。袤广十里。一切参照京城皇宫的气派:卉木之奇,运自两粤;器玩之丽,购自八闽”。富丽堂皇之极。

王府之外,吴三桂又大肆兴建花园,那花园广达数十里,流水碧波,虹桥飞架。他又在园内兴建“石卷楼”,收藏古今典籍。

此外,吴三桂又派专人去“三吴(江南)”地区挑选美女,后宫之选不下千人。不过吴三桂倒还是重情义的。不管后宫有多少美女,他还是记着自己的那位红颜陈圆圆的。

当时朝廷降旨,可以将亲王的正室以“妃”相称,吴三桂是一心想将这一名分赐给陈圆圆的,但陈圆圆经过这一番生死折腾之后,像是想明白了不少人生之道,所以没有愉快接受。而是说了以下的一段话加以婉拒,她说的是:“妾以章台陋质,得到我王宠爱,流离契阔,幸保残躯,如今珠服玉馔,依享殊荣,已经十分过分了。如今我王威镇南天,正是报答天恩的时候,假如在锦绣之中,置入败絮,在玉几之上,落下轻尘,这岂不是贱妾的罪过?贱妾怎敢承命?”

吴三桂理解了她的承受不起,所以还是按旨意将封号给了正室张氏。但他还是专为陈圆圆修建了一座花园,名叫“野园”,在昆明的北城外。

吴三桂常来野园,用月光下酒,酒酣时听陈圆圆唱上一曲,诉说他们内心的幽情。

吴三桂后来又会同多尼进攻南明云贵地区,杀了明永历帝。旋奉命镇守云南,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

圣上为加强统一,下令撤藩。无路可走的吴三桂只得举起了反清的叛旗。

陈圆圆无法接受吴三桂的背叛,闻讯黯然地离开了野园。清军攻陷昆明之后,在吴三桂的籍簿上,也没有发现她陈圆圆的名字。有人说,城破时,陈圆圆自缢而死;也有人说她远走他乡,当了尼姑。

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十七年在衡州称帝(今湖南衡阳)国号大周,建元昭武。不久病死。

猜你喜欢
吴三桂李自成红颜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红颜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短暂的辉煌
弹指红颜,刹那芳华
梅花香,红颜薄
岁月如金丝,红颜不堪织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教训再思考
清初吴三桂控制下的云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