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高原发展食用菌产业气候资源研究*——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

2015-12-26 03:28杨淑琴通占元高云凤李冬梅陈爱萍
中国食用菌 2015年5期
关键词:出菇食用菌高原

杨淑琴,通占元,高云凤,李冬梅,韩 丁,康 青,陈爱萍

(1.河北省优扶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5;3.河北绿健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6450)

坝上高原发展食用菌产业气候资源研究*——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

杨淑琴1,通占元2**,高云凤2,李冬梅2,韩 丁2,康 青2,陈爱萍3

(1.河北省优扶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河北 石家庄 050035;3.河北绿健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6450)

以坝上高原张北县为代表,收集了该县2003年~2014年间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湿度、光照、积温、风力等自然气候情况,比较了灵寿县与张北县2010年的气象数据,分别测定2011年、2012年、2013年3个年度最冷的1月、最热的7月棚内每日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温度。收集目前适宜人工栽培的平菇等主要食用菌品种的出菇温度、菌龄、产菇时间等生物学特性。研究提出坝上高原应充分发挥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无污染,光照充足环境好的优势,以香菇、双孢蘑菇为主栽品种,适度发展茶树菇、平菇、姬菇、秀珍菇等品种栽培。以夏季产出优质鲜菇为核心,研究开发增温养菌、防风保湿的设施设备及配套技术。按照生育期短的品种一年栽培两期或两年栽培三期,生育期长的品种一年栽培一期的模式,重点发展错季食用菌,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坝上高原;食用菌;栽培;气候;张北县

坝上高原是指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农牧交错地带,海拔1 400 m~1 600 m,有丘陵、湿地、内陆河、水淖、耕地、草原、林地等,总面积约30 000 km2,人口约200万[1]。该地资源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冰雹、风沙、霜冻频繁,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种植业经常因恶劣气候、市场波动,造成绝收、绝产;养殖业受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的约束,数量、规模逐年缩小;工业对外联系度低、外来投资少,经济基础弱,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落后。坝上高原是河北省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环京津贫困带中的特困“洼地”[2]。多年来,各级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扶贫攻坚和生态治理,坝上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错季蔬菜、畜牧业、旅游业、风光电等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但由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状况,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在16 000元和4 800元左右。近年来,为发展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多重效益的食用菌产业,当地政府、群众及外地企业先后在坝上高原进行了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的栽培生产,终因没有准确掌握当地的气候环境,未能达到预期产量及效益。为此,笔者以最能代表坝上高原气候的地区张北县为例,探索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气候资源,以期为坝上高原区域开展食用菌生产,寻找适合坝上高原气候特点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提供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坝上高原张北县气象数据收集

为全面、准确掌握坝上高原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气候资源,以该区域的张家口市张北县为代表,通过河北省气象局、张家口市气象局、张北县气象局查阅气象数据资料,走访当地群众等方式,调查收集了2003年~2014年张北县每个月的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湿度、风力,以及每月光照时间、积温等气象数据,汇总出12年内每个月每个气象数据的平均值。

1.2食用菌主产地灵寿县与张北县气象资料收集对比

为有效借鉴主产区成熟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模式,准确掌握坝上高原与食用菌成熟产区的气候差异,收集河北省食用菌主产区灵寿县2010年的气象数据,并比较了2个地区气候差异情况。

1.3五种棚型典型季节棚温测定

为确定食用菌栽培设施及配套技术模式,根据坝上高原气候特点,在张北县河北绿健食用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地设计建造了半地下一面坡菇棚、半地下日光温室、半拱形温室、大中拱棚、连体菇棚共5种棚型,分别测定2011年、2012年、2013年3个年度最冷的1月、最热的7月棚内每日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温度。

1.4人工栽培主要食用菌品种生物学特性收集

为确定该地适宜栽培品种及配套技术,收集目前适宜人工栽培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香菇(Lentinu edodes)、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等主要食用菌品种的出菇温度、菌龄、产菇时间等生物学特性。

2 结果与分析

2.1张北县2003年~2014年气象数据调查分析

张北县2003年~2014年每月平均气象数据调查汇总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张北县有5个月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其日均积温在-8.61~-11.26℃,其中12月、1月、2月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日最低气温均在-26℃以下。这一阶段的气温条件,既不便于食用菌生产作业,更不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4月、10月日平均气温在5℃左右,日有效积温为4.1℃~6.2℃;一年中余下的另5个月(即5月、6月、7月、8月、9月),日平均气温大部分在12℃~20℃,日均最低温为-1.8℃、最高温度为29.6℃,日平均有效积温为16.1℃~16.7℃。这一阶段的气温条件总体适宜中温型或广温型食用菌生长发育,但需做好防突发性高温、低温对食用菌的伤害。从日照时间来看,2003年~2014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 719.2 h,总体光照充足,寒冷季节光照时间短,利用光热养菌出菇难,炎热季节光照时间长,食用菌养菌出菇需做好遮阴降温工作。

表1 2003年~2014年张家口市张北县气象数据Tab.1 Meteorological data of Zhangbei county,Zhangjiakou city in 2003-2014

从风力和湿度来看,最大湿度为 69.7%,最小湿度为44.8%,风力最大的月份为3月、4月、5月,日均风速分别为3.74 m·s-1、3.98 m·s-1、4.04 m·s-1,相当于3级风,最大风力达6级~7级,其中7级以上大风超过30 d,5级~6级大风近90 d。风大、湿度小给出菇管理保持环境湿度和料内水分带来了许多挑战。风力大,要求菇棚有较强的抗风能力,菇棚建设、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均要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小风对食用菌生产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2张北县与灵寿县气象数据对比分析

张北县与灵寿县2010年气象数据的收集结果见表2。

表2 2010年张北县与灵寿县的气象数据Tab.2 Meteorological data of Zhangbei county and Lingshou county in 2010

由表2可知,张北县与灵寿县2010年月均最低温度分别为-15.8℃和-3℃,最高温度分别为20.2℃和30℃;张北县比灵寿县年光照时间少近200 h,年度积温仅为灵寿的1/3;张北县有5个月的积温为负值,灵寿县的月度积温均为正值。从风力、湿度看,张北县10月至翌年5月最大风力是灵寿县最大风力的2倍多,灵寿县仅有2个月的湿度小于50%、平均湿度比张北县高2%。总体看,张北县适宜食用菌生育的均衡期较短,夏季前后适宜栽培中高温品种食用菌,冬季前后不适宜栽培。灵寿县适宜食用菌生育的均衡期长,冬季前后适宜栽培中低温品种、夏季前后适宜栽培高温品种食用菌。

2.3五种棚型棚温测定分析

坝上高原5种棚型棚温测定数据见表3。

表3 2011年~2013年张北县食用菌栽培5种菇棚试验数据Tab.3 Test data of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greenhouse in Zhangbei county in 2011-2013

从表3可知,大中拱棚1月棚温低于零度,冬季不适宜养菌,而7月白天棚温平均达29℃,中高温品种出菇需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其他棚型7月棚温在18℃~25℃,总体可用于中高温品种栽培出菇,半地下日光温室、连体菇棚1月棚温在零度以上,可用于菌丝体培养;半地下一面坡温室、半拱形温室有1个月的时间棚温低于零度,用于菌丝体培养时需采取加温措施。棚温试验数据表明,坝上高原张北县虽然冬季气候严寒,但采取相应的棚室设施可满足发菌要求;夏季气候冷凉,各类食用菌栽培棚室均可用于栽培出菇。

2.4人工栽培主要食用菌品种生物学特性分析

人工栽培主要食用菌品种生物学特性见表4。

表4 人工栽培主要食用菌品种性状Tab.4 Main edible fungus varieties traits

从表4中可知,所列品种发菌温度大部分在5℃~25℃,茶树菇、双孢蘑菇分别在低于15℃和10℃时菌丝均不能正常生长;杏鲍菇、白灵菇出菇温度高于20℃、双孢蘑菇高于22℃不出菇,其它品种在30℃以下基本可以出菇;坝上高原张北县有连续6个月的最高温超过了21℃,6月、7月两个月刚刚超过30℃,因此,该地夏季白灵菇、杏鲍菇不宜出菇,双孢蘑菇需采取降温措施,其它品种较适宜。从所列品种生育期看,短的需要150 d以上,长的需要270 d以上,而该地适宜食用菌生育期不足150 d,因此,将150 d适宜生育期留足出菇时间,通过设施、技术等措施延长适宜养菌期,将是该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关键。

3 结论

坝上高原冬季漫长、寒冷、多风沙,不利于食用菌生产;夏季前后雨热同季,有连续7个月的日平均气温在5℃~20℃,期间有150 d适宜中高温品种食用菌生长发育。该地可避开冬季前后不利于食用菌出菇生产的劣势,重点研究解决冬季前后扩繁菌种、菌丝体培养的问题,为夏季错季出菇做好充足准备;夏季前后可利用全国食用菌产出量小、价高、利销的市场空缺,重点研究解决夏季前后产出各类优质鲜菇的技术体系,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地应充分发挥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无污染,光照充足环境好的优势,以香菇、双孢蘑菇为主栽品种,适度发展茶树菇、平菇、姬菇、秀珍菇等品种,以夏季产出优质鲜菇为核心,研究开发增温养菌、防风保湿的设施设备及配套技术,按照生育期短的品种一年栽培两期或两年栽培三期,生育期长的品种一年栽培一期的模式,重点发展错季食用菌,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刘绍本.河北省情概览[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

[2]安沫平.北方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Research about Climate Resources of the Bashang Pateau Region for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Fungus Industry:a Case Study in Zhangbei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YANG Shu-qin1,TONG Zhan-yuan2,GAO Yun-feng2,LI Dong-mei2,HAN Ding2,KANG Qing2,CHEN Ai-ping3
(1.Special Care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51,China;2.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35,China;3.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Greenmushroom,Zhangjiakou 076450,China)

Zhangbei county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the Bashang plateau,the average monthly temperature,humidity,light,accumulated temperature,wind and other natur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is county were collected during 2003-2014.The meteorological data which was obtained by comparison the natural weather conditions between the countries of Lingshou and Zhangbei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both the coldest and hottest monthly of the day and the night in 2011,2012 and 2013 were determined.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 mushroom temperature,fungus age and fruiting should be collected by some mainly appropriate cultivated strain.We sh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natural weather,the big difference in diurnal temperature and fresh air and sufficient environment in Bashang,taking the shitake mushroom and Agaricus bisporus as the maincultivated varieties,the cultivation of Agrocybe cylindracea,oyster mushroom,Pleurotus cornucopiae,Pleurotus geesteranus and other varieties of mushrooms are moderate development.Regard the high summer mushroom quality production as the core,the fresh summer temperature strains,wind proof moisturizing equipment and related technology are studied.According to the pattern of growth period shorter varieties cultivated two phases a year or three phases two years,while growth period longer varieties cultivated one phase a year,the stagger season edible fungus is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market,and would lead to local people out of poverty,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shang plateau;edible fungus;cultivation;climate;Zhangbei county

S646.9A1003-8310(2015)05-0020-04

10.13629/j.cnki.53-1054.2015.05.006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项目(2015036903)。

杨淑琴(1961-),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菌物药学研究。E-mail:184396967@qq.com

**通信作者:通占元(1963-),男,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与推广。E-mail:tzy7798@163.com

2015-07-05

猜你喜欢
出菇食用菌高原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秋栽香菇养菌出菇管理顺口溜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