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在心肌梗死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氯胺酮低血压收缩压

龙 悦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41)

氯胺酮在心肌梗死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龙 悦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心肌梗死急诊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0.01 mg/kg,进行静脉辅助镇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氯胺酮0.3~0.5 mg/kg静脉推注,在插管前几插管即刻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即刻,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能显著减少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的发生,减少循环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氯胺酮;心肌梗死;气管插管;急诊

氯氨酮作为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临床使用后能有效的消除患者意识,起到遗忘效果,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静脉给药后能较好的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避免循环功能的抑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有严重的循环功能抑制、心率减慢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交感兴奋作用[1],本研究主要探讨氯胺酮在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心肌梗死急诊行气管插管术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4~87岁,平均(65.3±3.4)岁,体质量40~88 kg,平均(65.7±4.3)kg,合并呼吸骤停者11例,甲颌距离<4横指者1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3~86岁,平均(65.6±3.5)岁,体质量40~87 kg,平均(65.8± 4.5)kg,合并呼吸骤停者12例,甲颌距离<4横指者1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呼吸情况及甲颌距离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均与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患者使用咪达唑仑0.01 mg/kg,进行静脉辅助镇静,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氯胺酮0.3~0.5 mg/kg静脉推注,在插管前几插管即刻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两组插管前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

组别 时间 心率(次/分)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观察组 插管前 65.8±3.1 94.8±5.4 64.3±2.7插管即刻 73.8±5.8 103.7±6.7 74.3±3.5对照组 插管前 66.9±3.2 95.4±5.6 65.1±2.8插管即刻 54.8±3.1 81.2±5.1 54.3±2.1

2.2 两组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存在血压的下降,心率增快甚至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因为呼吸暂停以及呼吸抑制等原因需要行急诊气管插管术,对于此类患者,如果未用麻醉药物实施镇静镇痛,因为直接喉镜的置入显露声门加上气管插管的刺激,可能会引起血压的急剧升高,心率的增快,甚至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患者心功能急剧下降,同时回心血量减少,外周循环功能被抑制,并合并有交感神经系统的抑制,从而对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能激素结合能力减低,在使用麻醉药物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循环功能抑制,而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2]。

表2 两组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发生情况(例)

在临床工作中加深麻醉可以减弱气管插管反应,但也观察到心血管系统的抑制,对部分患者可能导致意外,特别是对危重患者,甚至发生死亡的风险,氯胺酮是目前静脉麻醉药中唯一兴奋心血管系统的静脉全麻药,镇痛效果完全,但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兴奋,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3-4]。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进行静脉给药后行气管插管术,发现插管即刻,观察组心率快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对照组,氯胺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具有一定的心血管兴奋效应,尤其是对于心室率减慢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提升心率、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的能力,小剂量的氯胺酮静脉注射后在有效镇痛的同时还有较好的遗忘功能,对于拮抗使用咪达唑仑后引起的心血管功能抑制具有较好的拮抗能力,有效的减少了低血压的发生以及减少和避免了因咪达唑仑诱发的心室率减慢而出现的心律失常,起到了稳定循环功能同时镇痛遗忘的目的[5-6]。同时观察组发生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氯胺酮主要作用机制是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进行结合,从而起到拮抗作用,临床应用上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小剂量静脉使用后可以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并且其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抑制较为轻微,作用于低血压等循环功能抑制患者,还具有一定的兴奋交感作用,从而避免了血压的进一步下降,心率的减慢等。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氯胺酮主要是利用其强效镇痛和镇静作用和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减少其他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和其他静脉麻醉药对心血管抑制作用[7-8]。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气管插管术,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能显著减少心脏停搏、心率失常、低血压等的发生,减少循环功能的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1]夏登云.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对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23):3258-3259.

[2]李智军,吕静明.小剂量氯胺酮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30(3):202-204.

[3]李宁江,沈立红,袁春晖.不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对危重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98-99.

[4]霍素芬,何相好.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18(8):683-684.

[5]胡日红,宋湘红.小剂量氯胺酮在气管插管全麻诱导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08,10(9):1271-1272.

[6]刘慧莉.异丙酚与氯胺酮的麻醉诱导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4):492-493.

[7]易明南,王永帅,卢为琴.七氟醚联合氯胺酮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非插管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新疆医学,2014,44(1):87-89.

[8]杨明全,郑刚,周传正,等.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急诊危重患者气管插管镇静对血压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4):326-329.

R542.2+2

B

1671-8194(2015)06-0124-02

猜你喜欢
氯胺酮低血压收缩压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