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和NT-pro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特性分析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利钠心源性血浆

袁 权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BNP和NT-proBNP在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中的特性分析

袁 权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及NT-proBNP浓度的变化,评价BNP及NT-proBNP对鉴别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为观察组,健康者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测定,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血浆BNP和NT-proBNP的特点及性质。结果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浓度中位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和NT-pro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并且能够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和判断预后,尤其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BNP;NT-proBNP;舒张性心力衰竭;特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报道,CHF的发生率为在一般人群中占0.8%~2%。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包括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尿钠肽(BNP)是由于心室肌受到牵拉或心室容量负荷增加时,由左心室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化学物质,包括BNP和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1]。收缩性心力衰竭时的BNP及NT-proBNP水平增高已被临床证实,而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尚缺乏高效、准确的方法。因此,为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及NT-proBNP水平,本研究选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BNP及NT-proBNP特性,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以证实BNP及NT-proBNP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84例,其中42例为我院确诊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为门诊体检心功能正常者。男50例,女34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其中冠心病28例,扩张性心肌病17例;单纯高血压15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心率失常8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肾病综合征等其他严重疾患。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84例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分别置于EDTA-K2真空抗凝管、肝素钠真空抗凝管及促凝管中,立即颠倒混匀后,3500 r/minn离心5 min,分离血清和血浆。取血浆分装,保存于-20 ℃,1个月内测定BNP浓度测定及NT-proBNP浓度。

1.2.1 BNP浓度测定:利用免疫化学发光原理,使用德国进口的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测定收集血浆的BNP浓度。

1.2.2 NT-proBNP浓度测定:利用免疫电化学发光原理,使用美国进口的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测定收集血浆的NT-proBNP浓度。分别对放置0、2、4、8、16、24 h,的血浆BNP与NT-proBNP浓度进行监测,观察其结果稳定性并做好记录。

1.3 统计学分析: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组血浆BNP、NT-proBNP浓度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1988年,BNP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出来,但人们随后发现它主要由心脏产生。它与心房利钠肽(ANP)、C型利钠肽(CNP)等同属利钠肽家族。因此,BNP开始被作为反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在诊断心力衰竭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以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所致的心力衰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阻断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心室重构的发生,从而延缓和逆转心力衰竭的发展。因此,临床上不断在寻求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NT-proBNP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辅助诊断、评价指标,与BNP一样,在心力衰竭诊断上占有重要地位[2]。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BNP、NT-proBNP浓度比较

我国的心力衰竭相关指南指出:如BNP<100 ng/L或NT-proBNP<400 ng/L,心力衰竭可能性很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BNP>400 ng/L或NT-proBNP>1500 ng/L,心力衰竭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3]。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BNP或NT-proBNP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本研究4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对血浆的BNP及NT-proBNP浓度测定,得到其BNP浓度平均值456.16 pg/mL,NT-proBNP浓度平均值为1740.87 pg/mL,与上述内容相符合,证明BNP及NT-proBNP浓度可作为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

同时,BNP及NT-proBNP也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繁多,医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除了常规心电图等检查,BNP及NT-proBNP血浆浓度是检测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有效指标,直接提高了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准确性及时效性。

综上所述,BNP和NT-proBNP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良好指标,并且能够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和判断预后,尤其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1]王蓉,李桂珍,陈雪雯.心衰患者NT-BNP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5): 78-79.

[2]刘爱华,王绪芳,韩桂云.脑钠肽和NT-Pro BNP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 1038-1040.

[3]刘红莉,杨良瑞,高琴,等.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 59-60.

R541.6

B

1671-8194(2015)06-0155-01

猜你喜欢
利钠心源性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