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纵隔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12-26 03:05卢衡凭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放化疗食管癌生存率

卢衡凭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纵隔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

卢衡凭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目的探讨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的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PR与CR均为19例,观察组10例PR、26例CR;对照组患者治疗24个月的生存率以1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27.8%(P均<0.05)。结论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治疗。

食管癌;纵隔转移;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

纵隔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术后或综合治疗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治疗后的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另有部分患者可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1-2]。我院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治疗中,采用了同步放化疗方法,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的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76例,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为40~79岁,平均年龄为(58.9±6.1)岁;确诊为纵隔淋巴结转移时间为2~19个月,平均为(6.8±2.7)个月。16例食管肿瘤为胸下段,41例为胸中段,19例为胸上段;69例为腺癌,4例鳞癌,3例为鳞腺癌。其中,37例患者伴术后放射治疗与根治性治疗史,其余39例伴化疗、手术或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史。所有患者经MRI检查或CT检查后证实,且所有患者病灶均为单发,病灶位置分布情况:19例为左上纵隔,39例为中上纵隔,18例为右上纵隔。转移病灶直径:11例为<2 cm,44例为2~3 cm,21例为>3 cm(其中包括1例最大者3.5 cm×5.5 cm×5.0 cm)。所有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均>70分,无放化疗禁忌证。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治疗,采用螺旋CT薄层进行扫描,全纵隔扫描范围,厚度为5 mm(病灶直径<2 cm者则为3 mm一层),将图像传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该系统设计时,照射野为5~7个,GTV外加0.1 cm为CTV,CTV外加0.8~1.0 cm为PTV,且其剂量范围差值保持在10%左右)中,将外轮廓勾画出后注意保护肿瘤靶区与器官,照射剂量为2.5~3.5 Gy/次,4~5次/周,总照射剂量为65~70 Gy;且在此期间并行全身FD化疗(5-Fu+PDD方案),治疗时间为4个周期(1周期为3周),具体方案:DDP为30 mg、ivgtt、dl~5,5-Fu 0.5 g、ivgtt、dl~5。对照组则行单纯放射治疗,具体方案与观察组等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3]。CR:患者病灶连续消失时间>4周;PR:可测病灶两垂直径之和缩小幅度>50%,且持续时间>4周;NC:可测病灶最大两垂直径乘积之和缩小幅度<50%或增加幅度<25%,且持续时间>4周;PD:患者病灶直径增加幅度>25%。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近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疗效明显不及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CR、PR各为19例,NC为2例;观察组CR为26例,PR为10例。②远期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治疗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为82.5%、15.0%,观察组为88.9%、27.8%,两组治疗24个月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③不良反应情况:两组的急性放射性反应以放射性肺炎、食管炎、骨髓毒性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见放射性脊髓炎发生;慢性放射性损伤主要发生在观察组,2例食管溃疡,1例食管穿孔。

表1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采用放疗、手术或综合治疗的效果在5年内的生存率均较低。数据资料统计显示,食管癌术后,瘤床转移、纵隔转移的失败率高达26%以上,而晚期占比则更高[4]。

食管癌切除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照射,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等患者的意义尤甚。由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再手术的临床治疗难度大,当患者全身状态乐观的情况下高剂量放射治疗,可延长其生存时间,而采用常规放疗的疗效不甚理想,或与布野局限敏感组织不能规避、患者术后血运差放疗部位不敏感等有关。而三维适形放疗布野多、照射精准,剂量分布更为合理,且注重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故而可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剂量,以在短时间内促使剂量生物学效应发挥最大化,因而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对远处转移、局部在肿瘤细胞起到较大的杀伤作用[5]。患者行放疗的主要并发症以放射性肺炎、食管炎、骨髓毒性为主,而观察组出现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概率较大,或与同步放化疗治疗时,疗效增加与不良反应呈正比有关,故而应加大注意,给予其必要的对症治疗,以确保治疗计划顺利完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明显由于单纯行放疗治疗的对照组,充分表明同步放化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故而值得推广应用。

[1]花勤亮,李小瑞,李四清,等.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纵隔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9,10(5):12-15.

[2]王新强,魏建敏.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3,12(6):171.

[3]陶华,孔诚,陆进成.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调强放疗同步化疗(5-Fu+奈达铂)的Ⅱ期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2,23(10):2106.

[4]张苏,于长华.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的放射治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1,10(1):21-23.

[5]张泉,刘欣,陶光州.食管癌治疗后纵隔转移灶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协同化疗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12(4):154-155.

R735.1

B

1671-8194(2015)06-0177-01

猜你喜欢
放化疗食管癌生存率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谢萍教授辨证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