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剖宫产优质产妇

张 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河南 郑州 450000)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 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行剖宫产手术生产的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抽取产科收治的采用剖宫产手术顺利生产的112例产妇,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痛阈值,提高产妇手术新生儿的安全性。

产妇;优质护理服务;剖宫产术;应用效果

分娩是孕龄妇女都要经历的生理反应。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胎儿在母体内获得充足的营养,致使胎儿均较大,增加了自然分娩的难度,加上初产妇比例不断增多,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及害怕疼痛,因而,行剖宫产手术生产的产妇越来越多。剖宫产属于有创手术,多数产妇对剖宫产的了解较少,术前均较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术后的腹部切口和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对产妇的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可导致产妇并发抑郁症[1]。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顺利生产的产妇进行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并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抽取产科行剖宫产手术顺利生产的产妇112例,将其近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45岁,平均年龄为(27.35±4.27)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39.31±1.02)周;初产妇48例,经产妇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为(27.65±3.42)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孕周(40.17±1.09)周;初产妇44例,经产妇12例。剖宫产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组剖宫产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内整洁、干净,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良好,并保持定期通风;同时,密切观察产妇变化,对于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及时给予安排手术进行生产。

1.2.2 优质护理服务。①入院介绍: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应向其详细介绍医院情况,并介绍产妇经常活动区域的环境,包括开水室、食堂、电梯等,同时介绍主治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给产妇认识,增加医患的沟通,减少产妇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②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对于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妇[2],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向其讲解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及剖宫产的成功率和胎儿的安全性,以增强产妇信心,减少术中危险的发生,提高剖宫产安全性。③术中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情绪变化,保持与患者交流,并通过语言或肢体接触给予产妇支持,促使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手术风险性。④术后护理。a.体位指导:术后6 h,去枕头,使产妇平躺于床上,6 h后采取患者舒适体位,并协助产妇进行简单的翻身运动,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剖宫产术后肠道粘连[3]。b.疼痛护理:术后密切与产妇沟通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部位,并通过播放音乐、观看视频或沟通交流等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⑤新生儿护理:术后指导产妇采取正确的哺乳方式对新生儿进行合理哺乳,循序渐进的使产妇养成良好的喂养习惯,同时,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避免产妇因过度担心体型变形而愿意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4]。同时,为确保新生儿有足够的乳汁进行喂养,告知产妇多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产后疼痛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评价指标: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定。并于产妇出院前采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疼痛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产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疼痛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2.2 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情况:两组护理干预前抑郁、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情况

2.3 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3例,满意22例,不满意21例,总体满意度62.50%;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5例,满意30例,不满意1例,总体满意度98.21%;两组比较,总体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3 讨 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的一种形象标志,是指导护理人员实现护理目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赢得医疗市场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消除患者痛苦、恢复患者健康、满足患者生理需求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产妇入院时到产妇生产结束出院时均给予密切的关注及护理,是对剖宫产产妇最佳的护理模式,通过对医院环境的介绍,消除产妇的陌生感;通过心理疏导,增强产妇信心,提高产妇手术配合性;通过术中的密切配合以充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5]。同时,术后卧位的指导及新生儿护理,不仅为产妇的术后恢复创造的条件,更为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做出了有利指导。从而全面改善了护理服务的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产妇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术后产妇疼痛评分明显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显著上升。说明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痛阈值,提高产妇手术新生儿的安全性。

[1]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33-34.

[2]黄祥寿.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4):1453-1454.

[3]吴婧,金晨霞.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甘肃医药, 2012,11(6):476-477.

[4]程艾敏.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9):131-132.

[5]段红霞,何秀影,孙亚平.剖宫产手术期间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09,22(15):124-125.

R473.71

B

1671-8194(2015)06-0237-02

猜你喜欢
剖宫产优质产妇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