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探讨

2015-12-26 03:05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科循证消化

张 洋

(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探讨

张 洋

(辽宁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5)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生活习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消化内科;循证护理法;治疗效果;康复

本次研究选取6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日常活动 自身疾病认识 精神状况 睡眠 食欲观察组 30 4.15±0.57 4.22±1.21 4.01±1.10 4.10±0.41 3.71±1.38对照组 30 2.18±0.67 1.78±0.60 2.38±0.77 2.07±0.61 2.80±1.01 P<0.05 <0.05 <0.05 <0.05 <0.05

1.1 基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21±12.54)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中学以下2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3例;肝硬化引发出血患者18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2例;出血原因:8例劳累所致,9例不良情绪诱发,9例不良饮食习惯,4例其他因素;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4.46±11.74)岁;文化程度:中学及中学以下1例,高中、中专19例,大专及本科以上10例;肝硬化引发出血患者1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4例;出血原因:5例劳累所致,10例不良情绪诱发,8例不良饮食习惯,7例其他因素。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出血原因等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嘱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清理2次口腔,对于有便血迹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在便后,借助于淡盐水做好清洁工作。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注意饮食,尽量使用容易消化、半流质的食物,同时减少运动量[1]。

1.2.2 观察组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向患者提出问题,根据患者提供的答案,寻找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注意患者的血压、脉搏和体温等有无异常变化,如果出现了大出血或者有大出血的征兆,要24 h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心悸的迹象,防止患者出现休克,做好记录,对于烦躁情绪非常严重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镇静剂。②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戒烟戒酒,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与饮料以及会加重溃疡病的食物,如水杨酸类食物等。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的介绍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必要的鼓励和帮助,积极主动的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

1.3 判断疗效标准:①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②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根据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按时用药、合理锻炼、合理饮食、烟酒控制等生活习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活动、自身疾病认识、精神状况、睡眠、食欲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消化道溃疡是导致消化内科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疼痛、吐血等,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的自身身体功能在不断下降,对于护理的要求也就更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3-6]。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操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而循证护理可以很好的避免传统护理模式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使护理人员的操作有证可循、有据可依,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本次研究选取6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1]马志英.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49-550.

[2]杨晓娟.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5):2955-2956.

[3]张丹丹.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意义[J].健康之路,2014,13(4):269-270.

[4]毕绍叶.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疗效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27):237-238.

[5]张方征,黄欣.自制饮食护理标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95-196.

[6]马志英.循证护理法对提高消化内科患者治疗效果及促进康复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49-550.

R473.5

B

1671-8194(2015)06-0269-02

猜你喜欢
内科循证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