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12-28 02:07陈永森伍壮生王敏
园艺与种苗 2015年7期
关键词:高山海南蔬菜

陈永森,伍壮生,王敏*

(1.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保亭572300;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地处亚热带,全年平均气温23~26℃,全年平均降雨量1 600 mm以上。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温充足,是全国闻名的冬季“菜篮子”“果篮子”。每年5—9月的夏季,高温强光照导致平原地区蔬菜生产困难,出现供求矛盾,是海南的蔬菜“淡季”[1],蔬菜供应几乎依赖岛外。据统计,海南每年5—9月从岛外调进蔬菜超过100万t,长途运输使得海南夏季菜价居高不下,一旦遇上灾害性天气,价格更是无法预测,且品质、数量都难以保证。随着该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蔬菜均衡稳定供应期望值要求高,特别对于海南当地居民,叶菜在餐桌上必不可少。因此,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度发展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2],可起到平抑海南当地菜价,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作用。

1 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现状

海南岛南部高山蔬菜产区分布于海南海拔高度350~791 m区域,位于海南岛中部内陆,依东南方向呈阶梯状逐渐抬升,有利于南太平洋水汽大量侵入。保亭的高山蔬菜区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属于第2阶梯台地,海拔高度341~615 m;五指山市高山蔬菜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属于第3阶梯山地,海拔高度457~826 m。

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20~25℃,昼夜温差较大,森林生长茂盛,降雨量丰沛,与周边的陵水、三亚等地区相比较,夏季最热月份平均温度低2.5~2.8℃,终年云雾缭绕,受南下寒流影响小,遭受台风影响也小,土壤疏松、肥沃、适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因此,就海南本岛而言,南部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高山蔬菜。高山蔬菜在海南南部山区生产区域分布较广,立体条件好,具有周年可生产,均衡供应能力较强等特点,在每年的5—9月大面积种植,已经成为海南夏季蔬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南南部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表1)。

海南南部山区目前高山蔬菜有2种栽培模式:①露地栽培,如保亭县毛感乡、新政镇、响水镇等乡镇种植四棱豆、树仔菜[3]等品种,种植面积340 hm2,全年总产量约1.02万t,总产值约4 500万元。②采用蔬菜大棚全年栽培高山蔬菜,主要的蔬菜品种为菜心、小芥菜、大白菜、芥兰菜及丝瓜等,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市境内的水满乡、南圣镇及畅好乡,面积320 hm2,总产量 3万 t,总产值约 9 900万元(表 2)。

保亭县响水镇辖区国营五指山茶场、陡水河村、毛岸村从20世纪80年代尝试种植四棱豆及树仔菜、四季豆获得成功,客商在当地收购后,进行分级精包装,贴上五指山野菜商标,空运到沈阳、哈尔滨、大连及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反映良好。当地政府通过引导,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毛感全乡,新政镇南改等高山地区,进行高山蔬菜改种,当地农民因菜脱贫,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海南旅游的升温,人们对蔬菜需求剧增,特别是三亚、海口等城市需要高山叶用蔬菜数量很大。五指山市最早在水满乡采用大棚种植夏季高山蔬菜,主要种植叶菜类的白菜、菜心、小芥菜等10多个品种供应市场,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南圣镇与畅好乡的农民也积极发展蔬菜生产,是当地农民不离乡、不离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表2 高山蔬菜种植区域种植品种及产量

2 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存在问题

2.1 配套设施不完善

虽然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发展起步较早,但配套设施不完善。当前高山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许多适宜发展高山蔬菜的坡地、旱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运输不便或灌溉水渠不配套;整个高山蔬菜产区土地用于生产蔬菜的面积不到50%,能够开发利用剩余土地生产高山蔬菜的潜力相当大。

2.2 种类单一,缺少市场导向

高山蔬菜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效性。由于种植户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滞后,主栽品种单一,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在种植时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个别品种产量大,产出集中,导致“卖难”等问题,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缺乏大流通,大市场的整体观念,缺乏品牌意识,蔬菜销售以“三无”(无品牌、无包装、无标识)的初级产品形式为主。蔬菜销售坐等外地菜商上门收购,定价的“话语”权由菜商说了算。

2.3 生产规模小,设施栽培应用少

以农民分散种植为主,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效率低,标准化程度低,种植蔬菜种类、品种、茬口安排等方面随意性和盲目性大,缺乏能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农业专合组织或企业,而已成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也未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高山蔬菜主产区设施大棚栽培应用少,没有工厂化蔬菜育苗车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2.4 连作障碍严重

多年的高山蔬菜栽培,因传统种植习惯和对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连年种植某一种或同科蔬菜,导致部分土地严重板结、酸化,病虫害蔓延,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部分农民种植的蔬菜产量锐减,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连作障碍逐年加重。

2.5 技术力量薄弱

南部高山蔬菜产区居民多为黎族同胞,由于交通闭塞,文化教育程度低,与外界沟通少,喜欢自农自耕的生活方式,栽培技术落后,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导致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难。同时,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缺乏专业蔬菜技术人员,不能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约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3 海南南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政府支持

高山蔬菜生产是当地优势产业,要依靠地方政府支持高山蔬菜做大、做强,让广大的农民朋友受惠。重点支持产区的道路硬化、电力线路架设和水利设施的基础建设。在重点产区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建设育苗工厂。支持蔬菜专业户、合作社等自建高山蔬菜大棚,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3.2 优化品种结构,实行错季生产

高山蔬菜发展面临种植结构调整的问题,现阶段大白菜、菜心、小芥菜等品种种植面积不宜再扩大,增加菠菜、苦瓜、豆角、莆瓜及茄子等蔬菜品种,丰富消费者的菜蓝子。

高山地区的农时与低海拔地区存在自然时差,要适应当今蔬菜消费出现的多元变化,在品种、时段及空间上实现合理错季[4-7],做到产品供应交错上市,避免恶性竞争,海南4月下旬逐渐进入夏天,雨季来临,同时5—9月高温强光照导致平原地区蔬菜生产困难,出现供求矛盾,高山蔬菜生产自然就担当市场主力军,即保供又增收。

3.3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通过技术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方式培养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各种蔬菜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的种植管理技术[8-9]。特别是加强乡镇一级的人才培养,尽可能使乡里有1~2名专职技术人员,指导全乡的蔬菜种植及管理工作。同时采用现场观摩、现场培训会、讲课、播放各种音像制品、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

3.4 注重品质,大力发展绿色高山蔬菜

海南岛中部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土壤、气候、水质等环境无公害程度高[10],绿色无公害是高山蔬菜的生命力,倡导减少高山蔬菜化学肥料施用量,生产全过程增施含有益微生物种群和以芽孢杆菌为主要代表的生物菌剂有机肥。通过有目的地引进有益微生物,操纵管理设施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合理分布,形成一个生物多样化的设施生态系统[11],恶化土传病害病原菌生存的环境,充分发挥有益微生物生物防治的作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高山蔬菜土传病害引起的连作障碍可持续控制。同时减少化学除草剂在菜田施用,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如挂黄、蓝色板诱杀害虫,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喷洒生物农药治虫等[10]。

3.5 建设营销网络

高山地区多年的蔬菜生产没有自己的营销网[12-13],种出的蔬菜全靠外地菜商在当地设点收购,然后就地分拣、分级、包装,运到省内的超市或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建议地方政府使用一定的价格调节基金,补贴一些有经商能力的专业户、合作社、公司走进蔬菜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网,超市直供,让产自高山的蔬菜减少流通环节费用。同时鼓励高山蔬菜建立自有商标,通过品牌效应带动种植户实行标准化生产。

[1]范南虹,张静,吴聚平.海南夏季蔬菜供应淡季菜价更比冬季高[EB/OL].(2009-07-31)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09/07/31/010528842.shtml.

[2]刘建,庞真真.海南五指山地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议[J].长江蔬菜,2013(21):9-11.

[3]韩文海.树仔菜的主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J].福建热作科技,2010,35(4):52-55.

[4]张鸿,邱涛.重庆商山蔬菜发展打好生态、错季、品牌三张牌[J].长江蔬菜,2014(9):8-9.

[5]邱正明,肖长惜.生态型高山蔬菜可持续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

[6]周辉.南方棚室蔬菜雪灾、冻害防御及自救[J].农业灾害研究,2012(8):39-41.

[7]高红治.我国蔬菜种业面临的困境及参与国际竞争力分析[J].园艺与种苗,2012(4):23-25,59.

[8]赵从新,郑宇峰,何继文.德宏州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长江蔬菜,2015(1):7-9.

[9]李玉奇.基于SWOT分析的襄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10):27-29,44.

[10]周辉,张志转.中国蔬菜农业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污染防控[J].农业灾害研究,2013(5):27-38,50.

[11]詹成波,敖清艳,张建军.四川省高山蔬菜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长江蔬菜,2011(13):2-3.

[12高晓玲.山东省菏泽市蔬菜品牌建设现状与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2(9):9-10,14.

[13]万福祥,袁尚勇.湖北省高山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10(17):1-4.

猜你喜欢
高山海南蔬菜
奇怪的蔬菜
怀念海南
高山上的贝壳
蔬菜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蔬菜也“疯狂”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